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陜西,厲害在哪?

 blackhappy 2023-05-24 發(fā)布于陜西

毋庸置疑,陜西是中國底蘊最厚重的地方。陜西的厚重,似高山厚土一般厚重,而又樸實壯闊。和溫潤秀麗的江南相比,這里沒有“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明媚;沒有“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的悠然;更沒有“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婉約;但西北地域奇峭、雄偉、敦厚、蒼涼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卻以它特殊的涵育力,自古以來就孕育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和“關(guān)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的豪邁,西北雄渾、蒼茫的山巒、高原和海濤般的大漠包蘊著一種神秘和力量。

陜西稱秦,上古屬雍州、梁州,其核心腹地為關(guān)中平原,東有潼關(guān),西有大散 關(guān),南有武關(guān),北有金鎖關(guān)??娤S涸凇对峤?jīng)翼》中說:“關(guān)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龍首也?!?/span>傳統(tǒng)風水學認為,中原的龍脈是從關(guān)中開始發(fā)脈的,所以長安高居龍首,俯視中原。而且,長安在黃河上游,有“處上游以制六合”的地理優(yōu)勢。

周族人曾據(jù)守沃野千里的關(guān)中平原,并東出滅紂,建立了昌盛的周朝。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召公奭輔政,當時,天下尚不穩(wěn)定,周、召二人于是決定分陜而治,陜西之名最早由此而來。分陜的具體位置,《水經(jīng)注》說以陜城或陜陌為界,《括地志》則說以陜原為界。

陜西是名副其實的帝王之鄉(xiāng),西周、秦、西漢、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后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王朝先后在這里建都,時間竟長達1200年之久。

像黑夜中的蝴蝶,這些走馬燈似的王朝消失于歷史波瀾壯闊的夕光,讓人想起法國學者謝和耐在其名著《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中所說的:“人們慣常于妄下結(jié)論,以為中華文明是靜止不動的,或者至少會強調(diào)它一成不變的方面。這實不過是一種錯覺而已……中國的歷史并非存在于延續(xù)性和不變性之中,而是存在于一連串劇烈震蕩、動亂和毀壞之中?!?/span>

文章圖片1

朝聽天言,夕聆地聲。沉甸甸的黃土,處處掩藏著舊時代的王氣和帝國斜陽的憂傷,一入此地,正如賈平凹在《論關(guān)中》中所說:威威乎白天紅日,蕩蕩乎渭水長行,朔風勁吹,大道揚塵,古都長安城池完整,廣漠平原皇陵排列,斷石殘碑證歷代名勝斜埋于田埂,秦磚漢瓦散見于農(nóng)舍村頭常搜常有……

山河古樸,天光沉穆,黃鶴掠過漢家宮闕的殘垣,野花遙映王侯將相郁郁累累的陵墓。在這里,隨便挖一鋤下去也許就能碰上古典時代的碎屑,田間地頭的一介草民也許就是一個《易經(jīng)》研習者。這里的文士送禮喜用漢瓦當拓片,或是一方秦磚做成的硯臺。

陜西的厚重,讓陜西人看起來像行走的兵馬俑。梁啟超在《中國地理大勢論》中精妙地闡釋說:“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吳楚多放誕纖麗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于詩于文于賦,皆南北各為家數(shù):長城飲馬,河梁攜手,北人之氣概也;江南草長,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懷也。散文之長江大河一瀉千里者,北人為優(yōu);駢文之鏤云刻月善移我情者,南人為優(yōu)?!?/span>

01

陜西的秀才陜西的將,陜西的皇宮住皇上

三秦大地上流傳著一個老幼皆知的民謠:南方的秀才,北方的將,陜西的黃土埋皇上。

這句話似乎很有道理。江南是溫柔富貴之鄉(xiāng)、花柳繁密之地;是青山軟水、澤國古鎮(zhèn);是十里洋場、七里山塘、二十四橋的明月;是朝霞共綢衣一色的麗人。適合于才子佳人。而朔風勁吹,鐵馬冰河的北國,特別是連年戰(zhàn)亂的邊關(guān),要生存就要靠好勇斗狠、就要靠拋頭顱灑熱血。西北雄渾、肅殺的自然環(huán)境,似乎更容易鍛造男人的戰(zhàn)斗力。

關(guān)中號稱帝王州。如果給中國古代帝王排一個座次,最偉大的帝王里,估計前十名里有八個皇帝長眠于陜西這片黃土之下。據(jù)初步確認,自西周始至唐末(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在西安建都的共有65個帝王,建有帝王陵52座,已知的帝陵39個。

林語堂說:吃大米的南方人,沒有福氣拱登龍座,只有讓那吃饃的北方人來享受。甚至在唐朝,唐人大概會這么說:陜西的秀才、陜西的將,陜西的皇宮住皇上。

這么說其實也很好理解。當時的陜西,尤其關(guān)中平原,是全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不是一朝一代,而是持續(xù)了周、秦、漢、唐四個統(tǒng)一封建大帝國,綿延將近一千五百年。

這一千五百年間,陜西可謂英才輩出,論起千古帝王,有周文王、秦始皇、隋文帝、漢武帝、唐玄宗……除帝王外也不乏經(jīng)天緯地之臣、東征西討之將、俠肝義膽之士,論才子有司馬遷、班固、白居易、王昌齡、杜牧。若論到武將,那似乎更霸氣。

文章圖片2

槍桿子里出政權(quán)。秦之所以能夠最終統(tǒng)御六國,和秦人的尚武精神是分不開的。春秋時期,秦晉軍旅武術(shù)在較長一段時間內(nèi)以強悍的姿態(tài)引領(lǐng)著一個時代。據(jù)古籍記載,“秦之銳士”勇于“魏之武卒”,更不必說“齊之技擊”;和秦人隔河(黃河)而立的晉人同樣有著不菲的作戰(zhàn)實力,梁惠王就曾評價說:“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

此時及至后世,秦晉地域涌現(xiàn)出眾多能征善戰(zhàn)的驍將,如在“戰(zhàn)國四大名將”中,秦晉竟據(jù)有其三,即白起、王翦、廉頗,而另一“名將”李牧雖非秦晉之人,卻曾常年鎮(zhèn)守在代州雁門郡,并“日擊數(shù)牛饗士,習射騎”,以抗擊匈奴,足窺此一時期秦晉軍旅武術(shù)之發(fā)達。此外,還有西漢抗擊匈奴的“帝國雙璧”衛(wèi)青、霍去病,三國時義薄云天的武圣關(guān)羽,唐朝“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被后世神化的“托塔李天王”李靖、“單鞭奪槊”的尉遲恭,宋朝“威震三關(guān)”的楊業(yè)、楊延昭父子、“面涅將軍”狄青等等,不勝枚舉,燦若繁星。

文章圖片3

三秦大地,自古以來就對武道一途津津樂道。初了武將,還有游俠和刀客。例如,名滿天下的畢陽、知恩圖報的豫讓、精通劍術(shù)的蓋聶,他們技藝高超,急人之難,是民間武藝的奇人。及至漢唐,陜西大地上的游俠更是蔚然成風,少年更以身為游俠為榮,詩人則留下了“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長安少年游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等膾炙人口的詠俠佳句,從中已窺彼時秦地武風之盛。

尚武精神也讓秦晉在歷史上是一個將帥輩出的地域,軍事科學院戰(zhàn)爭理論和戰(zhàn)略研究部編著的《中國將帥名錄》所收錄的從遠古至清末934名歷代將帥中,秦晉地域就有148名,占總數(shù)的 15.8%。這些秦晉將帥,有的謀略過人,指揮有方;有的武藝超群,手刃頑寇;有的智勇雙全,殲敵無數(shù)。如《史記》稱霍去病“善騎射”,《后漢書》稱馬嚴“通輕俠客”,“好擊劍,習騎射”,《南史》載韋睿之子韋洵“驍果有勇力,單騎擊刺,屢折魏軍”,《新唐書》稱劉武周“為人驍悍,善騎射”……似此等語,不勝枚舉。

在兵戎相見的戰(zhàn)爭年代,江南人的花拳繡腿哪里是虎頸燕頷的北方好漢的對手,南方人文弱的身體適合于畫畫兒寫詩,彈琵琶唱越劇,喝綠茶采紅菱,要么做精明的商人或溫良的小農(nóng)。他們膽子太小,文思太敏捷,體態(tài)太輕盈,皮膚太白嫩,語言太柔軟??傊麄儾贿m合于戰(zhàn)爭,不適合于拔劍見血、騎馬闖天下。

02 周禮、秦制、漢習、唐風

提到中國社會轉(zhuǎn)型的重大變革,離不開周秦,而追溯中國歷史的強盛年代,則必稱漢唐。如果說周、秦、漢、唐四大帝國組成了中華文明的上半場,而陜西,則是上半場毋庸置疑的主舞臺

關(guān)于周秦漢唐的歷史,我認為這四個詞可以高度概括:“周禮”、“秦制”、“漢習”和“唐風”。這也是陜西給中華文明的最高貢獻。

周禮

我所說的“周禮”不僅僅指《周禮》這本書,而是周朝對中國人民族認同、政治制度、文化理念乃至美學的一系列重大影響。如果說夏商周三代是中華民族的幼年史,但直到周,我們才真正長大成人夏代是否存在,其實在國際學術(shù)界上其實還存在爭議,從目前來看,夏代更像是一個松散的部落聯(lián)盟。

和夏朝一樣,商也是未成熟體。中原有準確的文字記錄始自周共和元年,殷墟的主要發(fā)現(xiàn)是甲骨文,內(nèi)容以祭祀占卜為主。而且《史記》對商的記載也不詳細。

商代雖然發(fā)明了分封制,但統(tǒng)治非常不穩(wěn)定,國王傳位一般采用兄終弟及的辦法,偶爾父死子繼。經(jīng)常出現(xiàn)嚴重的內(nèi)亂,首都也時常遷徙。

文章圖片4

到了周,歷史上才開始真正有了中國的概念,相比夏商而言,周是一個極具突破性、開創(chuàng)性的文化。商代雖然建立了分封制,但沒有相對應的禮法和宗族制度。周通過《周禮》,嚴格的控制著各級諸侯。把飲食、起居、祭祀、喪葬等方方面面,都納入了禮的范疇。

拋開學術(shù)之爭不談,西周也同樣是個讓人神迷的時代,從巫風彌漫、奇異詭譎的神怪世界步入了坦蕩質(zhì)樸的人文天地,周公制禮作樂不僅孕育了中國第一個治世,更影響了中華文明幾千年,周人用青銅器和農(nóng)耕文明構(gòu)筑起一個理想社會的模范,一個東方的烏托邦,一場“郁郁乎文哉”的詩樣年華。

被稱為圣人的孔子,不同于諸子百家。他一輩子沒有著書立說,只是一直在講:“吾從周”、“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因為在他眼中,他不是一個開創(chuàng)者,只是一個踐行者,把周公的道理講好就夠了,到最后孔子也成了他一直加持的那個“周公”,周禮流傳下來的禮教、禮儀、典范,親親尊尊、君君臣臣,成了所有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以前我們總是批判“克己復禮”。如今,越來越能感受到“禮”的強大。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周禮背后的規(guī)矩、紐帶和社會自治傳統(tǒng),不僅奠定了中國人幾千年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對于當今的社會治理,仍有很強的借鑒價值

秦制

如果說從商到周,中華民族褪去了青澀,從周到秦的這場周秦之變,徹底讓中華民族走入盛年,走上近兩千年世界文化的高峰。

在軍事上,秦“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馭域內(nèi)”,究竟是怎么干的呢?就是除了尚武精神,還要有嚴格的軍事紀律?!渡叹龝ぞ硟?nèi)》有錄:陷隊之士,知疾斗,不得,斬首。隊五人,則陷隊之士,人賜爵一級。死,則一人后。不能死之,千人環(huán)規(guī),黥劓于城下。同時也有豐厚的獎勵,如:能得甲首一者,賞爵一級,益田一頃,益宅九畝,除庶子一人,乃得入兵官之吏。以此類推得“二甲首”者給予百石之官 ,得“五甲首 ”者可以獲得“隸五家 ”的待遇,也就是可以至少役使五人為其奴仆。

文章圖片5

可以說,軍事上的秦制是非常嚴苛的。比較而言,近代孫中山領(lǐng)導的民主革命之所以總是失敗,其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民主講的多了,專制講的少了(據(jù)孫中山全集語)。

嚴苛的軍法與民間的尚武精神,讓秦軍成為一支集進攻性與機動性兼?zhèn)涞尿斢律茟?zhàn)且紀律嚴明的“虎狼之師”。

在內(nèi)政治理方面,秦以來改“分封世襲”,為“以戰(zhàn)功授爵”。商鞅實行的田制改革,其實質(zhì)就是土地國有化,大幅增強國家的執(zhí)政能力和控制力,從封建分封制度到大一統(tǒng)郡縣制,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一場變革

盡管秦始皇被稱為世界上最可怕的專制者之一,秦之大旗沾滿了腥風血雨,“焚書坑儒”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場文化浩劫,他所踐行的法家思想,在統(tǒng)治實踐上也的確出了很多問題,把秦帝國迅速帶入了深淵。但誰也無法否認,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度量衡,設(shè)立郡縣制,實現(xiàn)中央集權(quán)這些制度,都是秦朝奠定的。

文章圖片6

咸陽歷史上著名的秦直道,是一條橫跨陜西、山西、內(nèi)蒙三省,全長700多公里的大通道,就像秦王的一把利劍插入草原,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通過秦直道,秦兵三天三夜即可馳抵陰山,出擊匈奴,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正如民謠所說“橫有秦長城,縱有秦直道”,秦制給我們留下太多偉大奇跡?,F(xiàn)代人無法想象,在沒有任何現(xiàn)代化設(shè)備的兩千多年前,秦人如何用三年不到的時間,在溝壑縱橫的土地上,修筑起這樣浩大的工程,也不知道他們究竟是經(jīng)過了怎樣緊密的勘察,因勢利導避過丘陵大溝、激流險灘,秦直道一如秦人默默無言,穿越千年時光。

盡管如今,秦制已經(jīng)和秦直道一同于瀚海西風中,于荒煙蔓草間,漸行漸遠。但它留下的統(tǒng)一基因,中央集權(quán)和超穩(wěn)定結(jié)構(gòu)的基礎(chǔ),影響了后世幾千年。

漢習

史學界常有“漢承秦制”的說法,秦漢常統(tǒng)稱為第一帝國,和歐亞大陸另一端的羅馬帝國相提并論。秦制偉大則偉大矣,但畢竟太倉促、太冷峻,也太殘酷,最終“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漢朝實際成了秦制的補鍋匠,并且把制度的嘗試確立為習慣

秦亡之后,六國趁機回到封建分封制。貴為天子的劉邦也不得不妥協(xié),除了同姓王(子孫當王),還封了很多異姓王。漢高祖和呂后算是攜手干掉了異姓王,但同姓王還在。

到文景時代,輕徭薄賦、休養(yǎng)生息。50 年下來,國家經(jīng)濟繁榮、人民安康,在繁榮富強的時候,社會的腐敗也出現(xiàn)了,這就是人性的特點,飽暖思淫欲、家貧起盜心。社會已經(jīng)到了腐敗糜爛的邊緣,內(nèi)有同姓王作亂,史稱七王之亂;外有匈奴鐵騎一次次地踐踏中原。

漢初制度仍承襲秦法,后學黃老,直到了漢武帝這個少年天子手里,終于放棄了所謂的黃老之道,內(nèi)樹權(quán)威,強化中央集權(quán),外治邊患,退匈奴于千里之外,勒石燕然,保證了邊境的安全,使中華民族的基本版圖得以確立。

提到漢朝的制度改良,離不開“獨尊儒術(shù)”。但漢武帝的性格,其實和儒家并不怎么合拍,他更像是秦始皇再世,也喜歡巡游天下,修筑宮殿,并且性格強悍,東并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所謂“罷黜百家”所獨尊的“儒術(shù)”,其實是披著儒家表皮的法家,漢武帝通過董仲舒的手,把孔孟和韓非嫁接在了一起。

文章圖片7

武帝之后的漢朝,兼用霸、王之道,以溫情脈脈的儒家為表, 法家的君王術(shù)為里,讓原本冷峻的大一統(tǒng)制度變得剛?cè)嵯酀?。這種治國之道,不僅行于漢王朝,也成為后世歷代王朝的指導思想。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并不是說《論語》讀一半,而是用一半。

在漢朝,長安開始快速擴張。據(jù)史料載,靠近長安的七個縣,人口平均密度竟然達到了每平方公里四百多人。這個數(shù)據(jù)相當驚人,差不多在長安周圍就形成了一個總?cè)丝诔^百萬的超級人口聚集區(qū)。

文章圖片8

漢長安城分區(qū)示意圖

百萬人口,可能對于后世來說就是個三線小城市。但在當時,整個地球上都估計找不出第二個人口密度如此之大的地方了。當時長安的土地價格,就是當下北京房價的翻版,而日后整個關(guān)中地區(qū)的生態(tài)急速惡化以至于逐漸被廢棄,也和人口數(shù)量爆炸有直接關(guān)系

站在咸陽原上面對漢家陵冢,遙想漢并天下的雄風,享國四百年的漢朝,不僅在政治制度上走向成熟,更形成了漢民族基本的生活方式和習俗,文化、飲食、服裝、建筑、到音樂,各種生活習慣在兼容并蓄中逐步定型,產(chǎn)生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威加海內(nèi),令天下始知有漢,這是漢朝的榮光,如今漢朝雖已遠去,“漢”作為一個民族,一種文字,一種文明的標志性符號,在世界依舊名聲響亮。

唐風

漢之后的偉大帝國是唐,唐朝的夜市、詩歌、音樂、歌舞、繪畫、胡風等,至今還在世界上傳頌,是我們對大國輝煌盛世最生動的想象。

唐風究竟是什么?是“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都愛之如一”的胸懷,“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格局,以及“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風流。而這一切的歸宿,就是長安。

文章圖片9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位于秦川之上,俯瞰中原,君臨天下的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化都市人口最高接近百萬。前段時間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最吸引人的就是再現(xiàn)了千邦進貢、萬國來朝的天下長安。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名利場,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火箭發(fā)射臺。盛唐最大的發(fā)射臺和名利場就是長安。李白就是那個時代占領(lǐng)聚光燈和發(fā)射臺的超級明星。

文章圖片10

在中華帝國最為輝煌的那個時代,作為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國際化大都市,西安的開放性與包容性可謂空前,一個最有力的證明就是,那時被稱作“胡食”的少數(shù)民族飲食文化曾在長安出現(xiàn)過鼎盛局面。

羊美為羹,魚羊為鮮,遵守教規(guī),禁忌嚴格的回回菜真是把牛、羊肉做到了極致,到今天依舊如此。

李白有兩首詩還曾描寫胡食的盛況——“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美酒、美食、美女,少數(shù)民族開的酒館、食肆成了春游的絕佳去處;“何處可為別?長安青綺門。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尊?!比喇吘?,長安青綺門少數(shù)民族的酒店又成為送別貴賓的場所。

當年,長安分為東市和西市,專職貿(mào)易,想要買貨物只能去這兩處,這也是“買東西”一詞的由來。而繁華東西市上的酒肆,就相當于中央電視臺。

文章圖片11

當年的李白在東西市中的酒肆里喝酒,整天醉醺醺,一邊胡姬斟酒,一邊揮毫潑墨,杜甫描述他“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一篇寫罷,歌姬們口耳相傳,相當于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luò)直播,沒幾天時間就傳遍了長安,李白也就成了酒中詩仙這個響當當?shù)木W(wǎng)紅。

不止李白,在長安這個舞臺上,一茬一茬的詩人陸續(xù)粉墨登場駱賓王在《帝京篇》中寫到“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16歲的王勃寫下“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落魄的賈島寫下“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趕考士子崔護失落的寫下“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進士及第的孟郊則興奮地寫道:“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王翰邊塞思鄉(xiāng),寫下“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

遙想當年,多少文人墨客,不辭風塵、跋山涉水來到長安,留下了無數(shù)歌詠長安的詩篇,天才的詩人,寥寥幾筆就把盛唐氣象定格下來。單每一首來看,只反映了長安的一處風光,但它們匯集在一起,就為我們展開了一幅完整的盛唐畫卷。這種氣象在中國歷史上再沒出現(xiàn)過,所以我非常懷念他們。

我相信不僅是我,許多人內(nèi)心都有一種情愫,那就是“夢回大唐”。但隨著朝代更迭,現(xiàn)在的中國已經(jīng)找不到唐朝了,只有文字里依稀保留著“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盛景。

就像找民國最好去臺灣一樣,找盛唐最好去日本。日本人不僅承認中國是它的文化母親,而且保留了我們最偉大的民族記憶,就是漢唐盛世。

文章圖片12

詩仙李白提起筆來一揮而就,留下了一千二百年前中日關(guān)系最生動的寫照?,F(xiàn)在,日本關(guān)西、京阪神一帶,其建筑,起居生活,禮儀穿著等種種特色,都是學自古代中國。打坐參禪、茶道酒道、吹拉彈唱、詩詞歌賦等,這些在中國式微的文化,都在日本保留了下來。

日本的歌舞伎,一飲一啄、吹拉彈唱間,還有盛唐的影子。在中國,倡伎慢慢從人字旁演化成了女字旁,從賣藝變成賣身,但在日本還保留了下來,成了高雅藝術(shù)。

唐給我們留下來的遺產(chǎn),不止是政治制度、生活習俗、文藝作品,更是一種融化在血液里的氣質(zhì)。當我們行走于全世界,每每撫今追昔,觸景生情,這種感受和精神的愉悅,是外國人很難想象的。這是中國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陜西給中華文明最重要的貢獻。

但如果問陜西人最懷念哪個朝代,不出意外應該是盛唐。唐都長安的絕代風華,也是陜西在歷史舞臺上留下的絕唱。

文章圖片13

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短短的一二十年,一個大帝國由盛轉(zhuǎn)衰。杜甫的那句“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如果要寫一部唐朝由極盛到極衰的鴻篇巨制,這兩句堪稱壓卷之作。“落花時節(jié)”不只是他個人的絕唱,更是時代的挽歌。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是人性的弱點,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是歷史的輪回。伴隨光榮與夢想的,往往是罪與罰。人們贊美花的燦爛,但總忽略落花以后的凋零。

現(xiàn)在人們懷念民國也是一樣,民國是被文人們夸張了的時代,當時兵荒馬亂,官僚顧不上管理了,空隙里面才有了精神世界的繁盛,與之對應的,則是黎民百姓的滿目瘡痍。

一邊就是所謂的大唐盛世,從皇上到民間都是吃喝嫖賭;一邊是三吏三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一場漁陽鼙鼓,十年離亂蒼生。伴隨唐王朝王氣黯然遠去的,還有陜西的背影。

盛唐已經(jīng)離開很久了,陜西也是。

03

陜西的三副面孔:陜南、陜北、關(guān)中

陜西這個名詞,最早出現(xiàn)于西周,當時只是一個籠統(tǒng)的地理概念,大致指的就是陜原(今河南三門峽陜縣)以西的一大片區(qū)域。

今天的陜西,是一個由三塊完全不同的地貌單元捏合在一起的省份,除了陜北的粗獷豪邁,八百里秦川的關(guān)中平原深沉雄渾,也有陜南的鐘靈毓秀,南國風情。這也導致了很多人對陜西的印象流于片面。

其實不怪別人,這個組合的確莫名其妙,白頭巾黃土地的陜北和八百里秦川的關(guān)中平原,勉強能捏在一起。但一道秦嶺橫亙?nèi)|西,陜南那塊山那邊的飛地,怎么能捏到一起呢?

這其實要從省域劃分的原則開始講起,中國劃省都秉承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錯的原則。從政治上的考慮來看,一般一個省域內(nèi)包括著2到3個文化差異明顯、歷史傳承、習俗、群體特征差異明顯的區(qū)域,這樣從省域統(tǒng)治的角色來講,就會出現(xiàn)沖突與制衡的效果,有利于中央集權(quán),實現(xiàn)對省級政務(wù)強有力的影響。

文章圖片14

在宋朝之前,關(guān)中、陜北一直沒有和陜南捏到一起過,尤其是陜南的漢中,從其文化傳承和地區(qū)群體特征來講,是應該完全同類于“蜀國”的,且漢中市陜西入川的必經(jīng)之路。漢江澆灌而成的“陜南小江南”,其生活習性、民間性格完全迥異于秦嶺之北的關(guān)中和陜北。

漢中在中國古代的軍事地位非常突出,歷代都被看作是“咽喉要地”和“大糧倉”,為了防止蜀地據(jù)險自重,成為國中之國,自元代起,統(tǒng)治者特意把陜南劃分給了陜西,形成犬牙交錯的省域格局。

商洛是戰(zhàn)國時期商鞅的封地,也是李自成屯兵養(yǎng)馬、休養(yǎng)生息之處,從地理環(huán)境上來看,商洛與湖北十堰地區(qū)連成一篇,可謂山高林秘,歷代都是義軍藏身和中央集團斗爭的重要根據(jù)地。

說完陜南,再說陜北,陜北包括榆林市和延安市,屬于半干旱農(nóng)業(yè)區(qū),是黃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文章圖片15

從歷史上看,陜北歷來都是少數(shù)民族的地盤,也是各民族相互征戰(zhàn)的戰(zhàn)場鬼方、白狄、匈奴、黨項、蒙古,民族大融合一直都在這一地區(qū)進行著。這使得陜北地區(qū)既有農(nóng)耕文化的軀體,又有游牧文化的毛皮;既有中原文化的底色,又有邊域文化的花邊。

相比關(guān)中文化,陜北文化更接近晉文化區(qū)。與此類似,晉南的運城臨汾一帶,也算是關(guān)中文化的余響。陜北有句民謠:“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是說陜北多出美人和英雄。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嬋就出生在米脂。即使現(xiàn)在陜北小伙的英俊剛毅、陜北姑娘的俊美多情也是很有名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剽悍的民風也讓陜北成了個動亂窩子,李自成、張獻忠都是陜北走出來的。我想這與多民族的互相融合不無關(guān)系。

文章圖片16

陜北雖然稱得上人杰,但很難說地靈。連綿的黃土、起伏的山丘、縱橫的溝壑和干旱少雨的氣候,讓這里顯得蒼涼粗糲。除了一點紅色文化的資源以外,被邊緣化了的陜北人,向來也比較自卑。作為天府之國的關(guān)中,歷來看不起陜北人。

直到能源經(jīng)濟興起,地底冒油,山里挖煤,陜北這塊貧瘠的土地上,一下子蹦出了許多大款來,情況才有所改觀,但隨之也產(chǎn)生了很多暴發(fā)戶的習氣,如今隨著能源經(jīng)濟的回落,陜北應該會步入正常的發(fā)展階段。

陜西最重要的還是關(guān)中。

關(guān)中平原四面皆山,又有黃河為天然壕溝,平原上有渭河、涇河、洛河、灞河、灃河、浐河、洨河、靈詔河等歷史上稱之為“八水繞長安”的情形。山環(huán)水抱,猶如一座規(guī)模龐大的天然城堡。

關(guān)中的“關(guān)”字,指的是東潼關(guān)、西散關(guān)、南武關(guān)、北蕭關(guān)這四座關(guān)卡,四關(guān)一鎖,八百里秦川可謂是“金城千里”。如果說關(guān)中是最早的天府之國,那么西安就是天府中最珍貴的收藏。多少帝王興此處,古來天下說長安。

文章圖片17


“秦”這個古老而極富傳奇色彩的部族,飽經(jīng)苦難與風霜,在劍戟與硝煙中浴血而生,它源起于東夷族群,立國于隴東之谷,盛起于關(guān)中沃野,用銅戟鐵錘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的集權(quán)帝國。所以在它的發(fā)源地隴東地區(qū),當?shù)乩砝蠋熓殖纸瘫?,向?qū)W生描述“八百里秦川”沃野的時候,眼睛總是流露著綠油油的神光。

“秦”國雖從立國至覆滅僅有區(qū)區(qū)數(shù)載,但就在這短暫的十五年中卻融匯了漫長物質(zhì)文化播種后所結(jié)出的豐碩果實,更多呈現(xiàn)出的是中華民族極具創(chuàng)造力的文化性格?!扒亍眹m滅,但秦人剛毅堅卓的進取精神所創(chuàng)造的開放、包容的價值體系,為此后中華民族兩千年封建社會留下了物質(zhì)文化的框架和標桿。

從歷史上說,秦、漢、北周、隋、唐這個能夠建立帝國,以長安為根基統(tǒng)御神州,其權(quán)力基礎(chǔ)離不開關(guān)隴軍事貴族集團。關(guān)中本位是帝國一統(tǒng)天下的基礎(chǔ),關(guān)隴軍事集團的柱國大將軍,也是這幾個朝代的核心統(tǒng)治集團。帝國在統(tǒng)一前,皇帝的優(yōu)先目標是一統(tǒng)天下,貴族軍事集團能夠帶來相對理想的組織效率和戰(zhàn)爭能力,與皇權(quán)的需求一致,雙方天然是盟友。但帝國統(tǒng)一之后皇帝的優(yōu)先目標又會轉(zhuǎn)化為皇權(quán)的擴張,力圖壓制住軍事貴族對皇權(quán)的制衡作用,博弈于是從外部轉(zhuǎn)向內(nèi)部。

文章圖片18

一個故事就是隋文帝曾經(jīng)喜歡上一個女子,獨孤皇后發(fā)覺后暗中殺掉了該女子,隋文帝大怒,“單騎從苑中出,不由徑路,入山谷間二十余里。”一個人揚馬跑到了秦嶺山里,依舊憤憤不平。高、楊等身邊隨從趕緊策馬狂追,追上后扣馬苦諫。隋文帝在山林間感傷良久,說:“吾貴為天子,不得自由!”身邊人趕緊勸解:“陛下豈以一婦人而輕天下!”天子的不自由,其實就是在當時的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下,高高在上的皇帝,也對獨孤皇后身后的關(guān)隴軍事集團頗為忌憚;其隨從一語道破真相,不可為此事而“輕天下”!

文章圖片19

為了擺脫關(guān)隴軍事貴族集團的束縛,皇帝只得不斷從軍事貴族集團之外吸收新鮮血液進來,以充實到其官僚治理體系中來,以制約和約束軍事貴族集團。影響中國文人近二千年的科舉考試制度,就這樣因為一件情殺事件而被創(chuàng)立了。科舉制雖由隋文帝首創(chuàng),但真正發(fā)揚光大,成為全國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那要等到唐代以后了。

典故就是唐太宗曾要求禮部編修天下譜牒,結(jié)果第一等氏族竟是關(guān)東崔氏盧氏(依舊是軍事集團的)。太宗不滿,要求重排,不再追溯數(shù)代以前的血統(tǒng),僅以當下的官職高低來決定氏族排序。這代表著,身份的高低,從此取決于君王的意志。

千年黃土,十三王朝故都,古來天下說長安。帝國立都于此一千二百余載,正所謂“西有羅馬,東有長安”,從資歷上來講,西安是當之無愧的“中華文明圣地”。但令人遺憾的是,不同于古代中國權(quán)力和文化是從北向南梯次轉(zhuǎn)移,改革開放后,經(jīng)濟建設(shè)的漣漪恰恰是從沿海的南方向內(nèi)陸的北方梯次推進,使西安這個千年帝都的風采日益黯淡。

04

陜西文化的三副面孔:路遙、陳忠實、賈平凹

講到陜西的三幅面孔,離不開三位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家。這三位最為讀者所熟知的作家就是路遙、陳忠實、賈平凹,分別來自榆林(陜北)、西安(關(guān)中)和商洛(陜南)代表了陜西迥然不同的三種文化氣質(zhì)。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文學界的“陜軍東征”成為文學界相當矚目的焦點。很多人對陜西的認識,就來自于“陜軍”的文學作品,如《白鹿原》上令人直掉口水的一碗油潑辣子面;如《廢都》里那座頹唐迷離的西京城;如《平凡的世界》里描寫的陜北黃土高原的風土人情……

路遙為我們描繪里一幅粗獷、蒼涼、闊大的陜北地域特征和深沉、凝重、剛烈的美學意蘊;其樸素、單純、積極向上的人物性格;真誠的宗教情懷與天地之子的自我身份認同;遙遠的古典情結(jié)、宗法理想與走向現(xiàn)代的矛盾與追求等,在一個思潮紛起、眾聲喧嘩的大環(huán)境中,為讀者造就了一處能讓心靈棲息的思想高原。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曾經(jīng)引發(fā)大學校園里無數(shù)青年學生爭相傳閱與熱烈討論。路遙的名字以及他在小說中所追求的不屈、奮起、堅韌、執(zhí)著、自重等品格,鼓舞著一批又一批年輕人超越苦難,走向成功。

陳忠實筆下的關(guān)中,則展現(xiàn)的完全是另一個世界。他寫到:“秦嶺東山群峰的巔頂,清晰地映現(xiàn)在藍色的天幕上,夜的帷帳正從那里徐徐消退。稀稀落落的星星暗淡無光。乳白色的水霧,在已經(jīng)吐穗揚花的麥田里浮游。沿著河堤和灌渠排列著的高大的白楊林帶,在清涼的晨風中發(fā)出呼吸一般輕微的吟唱。知更鳥兒吵鬧不休,追逐嬉戲。坐落在黃土源下、小河岸邊的馮家灘,一座座被榆樹、槐樹和椿樹籠罩著的莊家院,開始從夜的沉寂中蘇醒過來。”這段景物描寫徐徐展開了一幅詩如夢般的關(guān)中平原的圖畫,這凝聚著千年歷史的秦地山川,與它南部的野山翠竹、北部的大漠黃沙截然相反,“豁然展開一個廣闊無際的原野,麥苗返青,桃花綴紅,楊柳泛綠?!?/span>

秦腔是秦地的戲曲,曾經(jīng)和西鳳酒、長線辣子、大葉卷煙、牛羊肉泡蟆一起構(gòu)成了秦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樂趣,高興了,唱`快板',高興得是被烈性炸藥爆炸了一樣,要把整個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腸的唱腔卻表現(xiàn)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來,美給了別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皺紋?!?/span>

文章圖片20

秦人,發(fā)源于野蠻荒涼的西部邊陲,從西垂到雍,再到咸陽,大秦帝國的歷代國君先后用了500多年時間前仆后繼完成了千秋霸業(yè),為此這個歃血的民族付出了許多生命代價,就連諸多秦君都戰(zhàn)死沙場,悲劇性的民族歷史造就了秦人悲涼蒼勁的心理,從而使秦腔擁有了“激越,多為殺伐之聲”的特點,也因此產(chǎn)生了慷慨悲歌的藝術(shù)魅力。劉禹錫有詩云:“秦聲一曲此時開,嶺泉嗚咽南云斷?!标愔覍嶎I(lǐng)悟到這種秦風秦韻,《白鹿原》里運用了“風攪雪”,“十樣錦”秦腔曲牌營造出一種緊張喧鬧的氛圍,使人有了“英英鼓腹,繞梁塵,聲震林木,響遏行云,風云為之變色,星辰為之失度”的感覺,為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

雖說同屬陜西,但來自商州山地的賈平凹與關(guān)中秦川的陳忠實截然不同,他們有各自地域所帶來的文化底色。商州,處于秦楚的過渡地帶,賈平凹深得秦頭楚尾商州地氣的滋養(yǎng),是三人中陰柔色調(diào)較濃的一位。賈平凹在從商州到西安的過程中,完成了自我秦楚文化的交融,從而藝術(shù)風格大變。講古拙、重鬼神、尚雄渾,楚漢文化在賈平凹的文本中,愈加濃烈。在現(xiàn)代化的推進,賈氏的黍離之悲滋生,頹廢之筆漸重,巫鬼描摹濫筋。審美不僅走向具有現(xiàn)代意味的怪誕,而且也取得和古老的楚漢文化的契合。

商州,從文化上來說,是秦楚文化的走廊。戰(zhàn)國時秦國以“火燒石壁,鑿洞架梁”的方式修建了通往東南諸地和中原地區(qū)的馳道,是僅次于長安至開封道路大驛路的次驛路。古時不僅許多商賈到南方經(jīng)商需行此道,唐宋以來,諸多遭貶文人也是由此前往南方荒蠻之地。李白、杜甫、韓愈、王禹榕等都走過此道。因而,商州古道上留下了可觀的歷代文人吟詠碑刻。白居易《登商山最高山頂》云“下有一條路,通達秦與楚?!?/span>王貞白《商山》道“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崩钌屉[也曾有“六百商樸路,崎嶇古共聞?!钡脑娋?。因此,商州處于溝通南北文化上的重要位置。

商州,從軍事戰(zhàn)略上來說,擁有著名的秦楚分界墻。據(jù)說它曾經(jīng)綿延千里,為春秋戰(zhàn)國秦楚疆界,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原始野性的商州盛產(chǎn)幾種特產(chǎn):

其一為狼。“因為氣候的原因,商州的南部曾是野狼最為肆虐的地區(qū),這和商州西北部盛產(chǎn)一種矮腳叫驢一樣有名,傳統(tǒng)習慣上,西北部的人就被稱為西北驢,南部人就叫做南山狼了。

就楚文化而言,充溢著人獸交雜、鬼神交織的神話傳說故事。至于狼,一般在東西方民間傳說中都被對塑造成兇殘的形象。然而,近世紀以來,在西方,無論是北歐神話中的芬利斯狼,還是杰克·倫敦《熱愛生命》中的荒原的狼,都是充滿了原始野性、勇力、反叛精神的肯定性形象。因此,受西方現(xiàn)代主義思想影響,當賈平凹翻開商州南部的鎮(zhèn)安、柞水、山陽三縣的縣志,分別一記載著在呈三角狀的三縣交界地,曾經(jīng)因狼災而毀滅過古時三縣合一的老縣城。曾經(jīng)無情地攻擊人類的血腥的狼,在賈氏筆下卻成為和人類和平共處的動物,賈寫道:“他坐下來吸煙,狼也坐下來看他吸煙,他把煙袋從口里拔出來讓狼吸,狼也就接過來煙袋吸?!?/span>

其二是匪。按照賈平凹所講,商州的土匪可能最早要數(shù)李自成了,后來的李長有、長毛等流寇在商州時間也較長。民國年間最有名的匪患就是從河南流串到陜西境內(nèi)的白朗。當白朗過境時,“總有許多人家在這個時候要趴在了窗戶縫里往街上看,就看見了一匹白色的大馬上端坐著那么俊美的少年大王,晨曦或者月光之下,那額角分明鼻梁高聳,雙目炯炯若星,簡直是天神一樣的人物??!多少青春少婦和妙齡的女子從此心族飄蕩,夜里的風雨多么緊,她們是不會醒的,嬰兒的啼哭多么吵,她們是不會醒的,而街的那頭一有了噠噠的馬蹄聲和喤喤的馬鞍上的鈴擋聲就翻身起來了。”

文章圖片21

商州的“匪”,關(guān)中的“俠”。漢、唐時期的“游俠”,是匪的職業(yè)化的一種存在,影響巨大。漢時游俠橫行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卻讓廣大平民群起效仿。其中有一個“網(wǎng)紅”游俠,叫陽陵游俠朱安世,他的影響力已經(jīng)能夠介入上層政治生活,左右到政治決策,讓皇帝都感到了不安。于是詔捕朱安世。丞相為了邀寵,請纓逐捕朱安世。朱安世獲知消息后,哈哈大笑,說“丞相這是拿他家族的性命和我下賭注呀!”后來,朱安世被丞相緝捕,但朱安世也通過自己的渠道告了御狀。朱安世告丞相什么事呢?其一,丞相的兒子與陽石公主有不正當性關(guān)系,其二,丞相通過巫術(shù)在暗中詛咒皇帝。皇帝通過調(diào)查,最后將丞相一家誅滅九族。當時,公孫賀貴為丞相,兒子公孫敬聲為太仆(相當于父子兩個都是政治局常委),卻因逮捕京師大俠招來滅門之災,足見游俠之威。

三是隱士。在商州最有名的山是商山?!吧躺揭幻?,形如商字,湯以國號,郡以為名?!薄扒厥蓟蕰r四皓共避世于商山?!薄妒芬挥洝ち艉钍兰摇份d“四人從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須眉皓白,衣冠甚偉。上怪之,問曰`彼何為者?'四人前對,各言名姓,曰東園公,角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上乃大驚,曰`吾求公數(shù)年,公避逃我,今公何從吾兒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span>

因為司馬遷的史筆,商山四皓化身為人們心中神仙似的高潔雅士,他們隱居在商山,把知識文化撒播在這片荒遠之地,使當?shù)氐娘L俗和老百姓的語言有了些典雅之風。加之商州古道上諸多文人墨客的筆跡,李白、白居易、韓愈、李商隱、杜甫、王維、溫庭筠以及宋王禹偁等詩文輝映后世。另外, 倉頡曾在陽虛造字,玄王于商地敬敷五教,造就了商州文風興盛的風氣。

從商州山地走出來的賈平凹,來自陜北黃土高原的路遙,從關(guān)中白鹿原一帶走出來的陳忠,三個都是陜西知名的文豪,但三人的文化底色則完全不一樣,代表了三秦的三種文化原色。縱觀歷史,在西安留下足跡的文人,羅列起來就是半部中國文學史。

05 偉麗雄渾的“長安畫派”

其實不止文學,陜西在書法、美術(shù)、攝影、影視等方面的人才也有相當積累和成績。

西北雄渾、蒼茫的山巒、高原和海濤般的大漠包蘊著一種神秘和力量。這里文明歷史悠久,具有豐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史底蘊,從上古傳說中的日月出入之所,到“秦王掃六合”的開疆拓土、華夏一統(tǒng),再到漢唐盛世橫貫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的開辟,文物典章,代有輝光,這里的山川大漠為詩人藝術(shù)家們提供了足以喚起壯美和崇高感的審美對象。

同時,這里也是多民族及其文化的集粹地,各地的民間歌舞、戲曲、剪紙、刺繡、扎染、民居、石窟藝術(shù)、巖畫和民間故事、民間文學、宗教藝術(shù)等等,有如一個巨大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shù)寶庫,成為西北地域獨特的文化資源,涵育了西北地域粗獷大器的民族性格,也成就了西北地域藝術(shù)文化偉麗雄渾的基本特色。

文章圖片22

長安豐厚的文化遺產(chǎn)積淀,為陜西文學藝術(shù)的茁壯成長提供了豐盛的土壤。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長安畫派”,“長安畫派”的發(fā)端,離不開西北藝術(shù)文化的滋育。在中國藝術(shù)史上,顏真卿、柳公權(quán)、閻立本、李思訓這些閃耀在歷史長河中的藝術(shù)巨擘,以及以吳道子“吳家樣”為代表的宗教藝術(shù)、以周昉“周家樣”為代表的宮廷仕女人物畫、以華原范中立“峰巒渾厚,勢狀雄強”之山水畫,以及于右任首創(chuàng)之“標準草書”,無不顯示出渾厚、大器的藝術(shù)特色,似乎在向人們說明:一個“藝術(shù)的品種和流派只能在特殊的精神氣候中產(chǎn)生”。

建國以后,以西安為圓心,陜西又形成了20世紀中國美術(shù)史上最重要的繪畫流派之一——“長安畫派”?!伴L安畫派”畫家以其多角度的探索與實踐,形成了總體風貌上的質(zhì)樸、渾厚、雄偉、深沉之美的集群風格,將一股雄渾有力的西北風刮到了北京和江南。他們的作品“重視了當代生活與革命題材的表現(xiàn),重視了現(xiàn)實對象與現(xiàn)代人物的描繪,他們力求體現(xiàn)出繪畫手法及審美情趣的時代風格與地域特色”, 以西北的自然、風物、人情為載體,將一種新時代革命浪漫主義的價值理想和陽剛雄偉的美學思想結(jié)合在一起”,并運用中國畫傳統(tǒng)筆墨,將西北荒涼峻拔的自然景觀轉(zhuǎn)換為一種美學上的崇高與磅礴大器。

06 推陳出新話三秦

中國諸省中,陜西屬于特色鮮明的省份。如果說浙江的風中都是吳越春秋,湖南的水里都是霸蠻血性,那么陜西的每塊城磚上刻著的都是穿越千年的沉重。

在2019年國慶閱兵中,陜西國慶彩車成為網(wǎng)友打趣的話題,“拉著一車磚”就來了。而其實,用磚塊形容老陜真是合適不過,磚塊質(zhì)地堅硬、外表土舊、稱量起來壓手,老陜的性格也差不多如此。

第一,陜西人倔,陜西人冷,自古就有“關(guān)中冷娃”“陜西冷娃”的說法。什么叫冷?就是他有他自己的邏輯,你怎么死拽都拉不動,有時候看起來像神經(jīng)病,但其實是一種義薄云天的英雄氣!唐肅宗至德元載(公元756年)冬,唐軍與安史叛軍在陳陶作戰(zhàn),來自秦地的四萬唐軍戰(zhàn)士全部戰(zhàn)死。杜甫《悲陳陶》詩云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野曠天清無戰(zhàn)聲,四萬義軍同日死?!?/span>“況復秦兵乃苦戰(zhàn)”,四萬秦地士兵同日陣亡,與八百名關(guān)中壯士集體殉國有著同樣的悲壯,體現(xiàn)出秦人剛烈之英氣。

陳忠實文章里講到關(guān)中冷娃,冷,就是執(zhí)拗、倔犟、認死理。對許多老陜來說,關(guān)中是最好的地方。這種自我感覺良好到了偏執(zhí)的程度。其實關(guān)中娃陜西娃,何止一個“冷”字,因為在“冷”之外還隱含著一種民族的正義和關(guān)中“尚義好氣”的精神。

1937年,日軍侵華,1938年3月,日軍牛島、川岸師團兵臨山西風陵渡,1938年7月,一支由三萬多名“陜西冷娃”組成的隊伍夜渡黃河,奉命阻擊來犯日軍。

這支軍隊在中條山堅持抗戰(zhàn)近三年,武器落后,后援匱乏,損失慘重,但一直死守陣地,被稱為“中條山鐵柱”,先后粉碎了日軍的十一次大掃蕩,使日軍始終未能越過黃河。其中800個陜西冷娃與日軍白刃肉搏后,走投無路,不愿受辱,寧愿赴死,朝西北方向的老家拜了三拜,紛紛跳入黃河,“冷娃”再一次用血與火印證了執(zhí)著不回的秦人精神。

文章圖片23

第二個特點說好聽叫傳統(tǒng),也就是土在春晚上,奸商說的是廣東話;小男人說的是上海話;如果一個人土的掉渣,一般說的就是陜西話,尤其是關(guān)中話。陜西話成了土的IP。

張藝謀算是陜西名片,國之巨匠了,骨子里其實沒怎么變。據(jù)說有一位做餐飲的朋友曾經(jīng)請張藝謀吃飯,精心準備了一桌山珍海味。張藝謀最后的結(jié)論是“東西的確好,但你別給我這么吃,整一碗面就行了”。面要寬,碗要大,最好背靠墻“圪蹴”著吃,能曬太陽更佳。

《廢都》也充分的體現(xiàn)了陜西土的一面,可以說是本鄉(xiāng)土氣很濃的都市小說。莊之蝶表面上是個風流才子,其實骨子里還是農(nóng)民,他的夢想就是做當代的西門大官人,把睡別人家的女人當做最大的榮耀。

其實陜西本來不土的,自西周開始,以陜西語音為標準的關(guān)中方言就被成為雅言,也就是官話。既指發(fā)音優(yōu)雅高雅,也是所有官員必須要學習的語言。就連孔子講課,用的都是陜西話,“子所雅言:詩、書、執(zhí)禮皆雅言也”?,F(xiàn)在陜西話里的很多用詞還相當?shù)溲?。隨著地位逐漸衰落,陜西才逐漸變得土了起來。

第三陜西人還是厚重,當然也可以說是保守有陜西官員講到陜西保守風氣的時候自嘲說,有這么一個段子,一個廣東的老板過來要找婆姨要困一覺,后來看到了一個白白凈凈的米脂婆姨,就掏出了300塊錢,婆姨說:“呃才不是那種人呢”。老板又掏出600,婆姨猶豫地說:“呃還要做人呢”。老板拍桌子上1000塊,婆姨馬上說:“呃脫褲子你關(guān)門呢”,這就是典型的陜西故事。

老革命遇上了新問題,其實不怪陜西人,就像馬克思所說的:“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zhì)的力量只能用物質(zhì)來摧毀?!标兾魍瑯咏?jīng)歷了一場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文章圖片24

述及過往的榮光,陜西人總是如數(shù)家珍。但說來歷史無情,宋代已降,陜西的榮光開始暗淡,皇城成了廢都,土地愈加荒涼。經(jīng)濟和文化的重心,逐漸自西向東、由北往南移動。

陜西也從昔日的昂揚剛健、縱橫捭闔變得沉郁下來。周故原、秦直道、漢宮闕、唐三彩,乃至吃面時手捧的海碗,都帶有某種落寞的意味。

夕陽下坍圮的角樓和起伏的城垣,幾個村民趕著驢車,車上滿載著玉米秸稈,一個年輕的農(nóng)婦坐在高高的秸堆上,路邊農(nóng)田里有一座兩三米高的土丘,立著塊無字石碑。

走近一看,依稀寫著“唐昭陵陪葬墓群——魏征墓”,撲面而來的蒼涼與凝重,這就是下半場的陜西。

自近代以來,陜西開始迎來大發(fā)展。作為輻射西北五省的橋頭堡,陜西是西部大開發(fā)的重要前沿。

文章圖片25

抗戰(zhàn)時期,山河淪陷,大量企業(yè)和學校內(nèi)遷,陜西迎來了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shù)和大量熟練工人,也使得西安成為了北方第二強的人才中心。

隨著60年代中蘇交惡,陜西在三線建設(shè)中再度獲益,形成了擁有航空、兵器、衛(wèi)星、核工業(yè)的國防工業(yè)格局,甚至成了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航空大國的搖籃。西交大、西工大中走出了很多人才,在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如今,西安人口已經(jīng)突破一千萬,晉升為超大型城市,作為一帶一路的起點與樞紐,也是大西部戰(zhàn)略的支點,無數(shù)機會紛至沓來,國家中心城市、絲綢之路等利好政策,正是國家對西安的無限期待。

與此同時,西安強大的虹吸效應,使其他市相形見絀,這當然也正常,西安作為省會,西北的中心城市,一城獨大使其歷史地理發(fā)展的必然,但如何讓滿天星斗不至于淹沒在一輪明月的光輝之中,既是西安引領(lǐng)、帶動陜西發(fā)展的責任,也同樣是值得其他地市乃至省里思考的課題。

今天西安的火爆,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更是陜西的縮影。這片黃土之上,有寫不完的文章,做不完的課題,皇城復興不再是昔日自娛自樂的過家家,也不是賠本賺吆喝的買賣,而是明天的奶酪。

陜西這鍋沉淀千年的老湯,還有太多故事可以挖掘,隨便舀一勺,就足夠生猛鮮活,震驚世界。對于老陜來說,靈光已逝的舊日時光是神秘斑斕的無邊錦緞。面對無邊漫長的未來,陜西,又會帶來什么?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