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y. 24.2023 ![]() ▽ ▽ 看到身邊一位朋友發(fā)三十歲生日的照片,才意識到原來我們都已經(jīng)這么大了,原來我們都不再是小孩子了。住在大學校門口,每天上下班都會目睹金槍魚般擱淺的澎湃。這些小魚們真年輕啊,風絲還硬冷的時候就露出了小胳膊小腿,看著仿佛盛夏已至。也許正因為這樣的氛圍才會讓我產(chǎn)生錯覺,以為自己還是小孩子,以為自己還沒有生孩子。 即將三十歲的年紀,身邊同齡人有的還是單身,思想還停留在漂泊的節(jié)奏里,覺得安穩(wěn)離自己很遠??晌蚁菰谧约旱钠教怪校挥X得這個年紀配上此刻的境遇,讓人感受到另一種迷茫。不是不知未來自己將去往何處的迷茫,而是沉溺在幸福之中,卻看不清幸福模樣的迷茫。 和很久未聯(lián)系的朋友聊天,她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目前和我一樣,喜歡做點小手工之類的事情來讓自己快樂。其實我也是做了媽媽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做母親是有慣性的,這件事維持下來并不難,因為很多外力都在督促你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母親??墒亲鲎约哼@件事卻很難,因為在被高度需要的情況下很容易忽略自己的需求。人是會在付出的巨浪下沉淪的,犧牲也是會上癮的。 ![]() 記得還在上學的時候,我對快樂也是有要求的,而且很苛刻。很多同學放縱自己就會覺得快樂,可我只會覺得心虛,甚至在盡情玩樂后感到愧疚,覺得自己虛度了時間。大一下半年的時候,我曾因突然意識到自己半年里一無所獲而感到悲傷,還很矯情地買了罐啤酒來喝,以此“成熟”的方式來洗心革面??墒茄巯碌纳?,很多需要拉長戰(zhàn)線才能獲得快樂的事情卻成了奢侈,我發(fā)現(xiàn)自己再也沒有上學時那份專注與熱情了。 于是快樂的來源變得簡單粗暴,吃個漢堡或者喝杯冰可樂,睡前看看電視劇或者刷刷手機,逛街買兩件好看的衣服或者毛絨玩具,這些我從前覺得很廉價的快樂,如今卻被紛紛提上了日程,甚至還需要很長時間的醞釀才能實現(xiàn)。我想,是我自己的時間變少了,還是快樂的源泉改變了路徑呢? 小的時候,感覺自己有大把屬于自己的時間。媽媽洗碗的時候跟我說:“去學習吧,這兒不用你?!睂W習是我自己的事,那時候的我還可以堂而皇之地做自己。爸爸修理水管的時候也對我說:“你去玩吧,這兒挺危險的。”玩樂也是我做自己的時間。所以你看,所有人都希望我做自己的時候真的只有在小時候,因為能力有限,因為還不到付出的年紀。可是到了如今的歲數(shù),我感覺身邊需要我的聲音變多了,我有了些許幫助別人的能力,也因此而失去了那些大段的只屬于自己的時間。 想來,也許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快樂的來源真的會經(jīng)歷很多次改變。 ![]() 多巴胺和內(nèi)啡肽作為大腦中行為和情感的調(diào)節(jié)機制,以不同的通道促使我們感受快樂。多巴胺是大腦中的一種神經(jīng)遞質(zhì),像承載著我們微笑的小船,漂蕩在我們深海般的身體里。當我們吃美食、聊天、追劇、聽音樂時,多巴胺水平就會增加。這種增加像漲潮時的沙灘,此起彼伏的快樂也會促使我們對這些事情產(chǎn)生更多的興趣和動機。然而,過多的多巴胺也會產(chǎn)生負面影響。當多巴胺水平過高時,人們對獎勵的追求過度,快樂擱淺,甚至會產(chǎn)生上癮。 相反,內(nèi)啡肽是一種內(nèi)源性阿片類物質(zhì),主要與情感和痛覺有關。內(nèi)啡肽可以減輕身體和情緒上的疼痛,像冰天雪地里的一束暖陽,治愈人們更好地應對壓力和負面情緒。多巴胺和內(nèi)啡肽,同樣作為促使我們感到快樂的物質(zhì),卻形成了兩種快樂體系。一種是消費型快樂,而另一種是補充型快樂。前者讓我們沉迷于舒適圈,后者則激勵我們不斷創(chuàng)造更完美的自己。 盡管在當今社會的影響力下,很多人倡導自律,且排斥多巴胺創(chuàng)造的虛假快樂,但我覺得作為情緒的主人,應該同等對待兩種快樂來源。 人是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也是環(huán)境的締造者,在不同環(huán)境中,不同年齡層,不同需求下,有著不一樣的價值體系。我們可以選擇在漫長的付出后等待快樂降臨,也可以直接投入到廉價快樂的懷抱,只要符合當下的心境,所有選擇都應該被溫柔對待。 畢竟,不管幾歲,快樂萬歲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