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qū),占到全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人口兩千多萬,地廣人稀。新疆也是我國的能源儲備庫,煤炭、石油、天然氣儲量位居全國之首。不過新疆距離東部經(jīng)濟發(fā)達區(qū)很遠,烏魯木齊距北京的直線距離約2400千米,距上海約3250千米,距深圳約3400千米。常有人感慨,東部到新疆的快遞慢而且價格不菲。 實際上新疆有鐵路和公路通過河西走廊連到關中,而有一個國家,東西兩部分,是茫茫大海,就是東南亞的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國土由兩大部分組成,位于馬來半島南端的稱為西馬,占全國總面積的40%,卻集中了八成以上的人口,首都吉隆坡也座落于此;相比之下,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東馬,雖然面積廣闊,人口密度卻遠不及西馬,因而經(jīng)濟、交通、文化等各方面都比不上遠處的兄弟。東馬與西馬之間由南海相隔,海上距離約600千米,西馬的吉隆坡到東馬沙巴的距離則有1600千米。距離太遠無法架橋,人員往來主要靠飛機,貨物則靠輪渡。 歷史上東馬與西馬并不是一個國家,東馬并入馬來西亞的時間并不遙遠,在1963年之前,馬來西亞的領土還只限于西馬,后來合并與殖民者有關。 大航海時期,歐洲殖民者陸續(xù)到東南亞掠奪地盤,其中就包括荷蘭與英國,經(jīng)過一系列的斗爭與妥協(xié)之后,最終形成的格局是英國占據(jù)馬來半島、新加坡和加里曼丹島北部,而荷蘭則控制剩余的東印度群島地區(qū)。不過此時的東馬與西馬沒有任何關系,不過是受同一個宗主國控制的不同區(qū)域而已,甚至東馬自身也不是一個統(tǒng)一整體,而是分為砂拉越和沙巴兩部分。 1941年,日本實施南方作戰(zhàn)計劃之后,英屬東南亞與荷屬東印度相繼淪陷,英國和荷蘭的勢力暫時退出這片區(qū)域。不過日本的統(tǒng)治非常短暫,四年之后,英荷兩國再度卷土重來,但殖民地的民族覺醒卻一發(fā)不可收拾,東馬與西馬獨立的呼聲此起彼伏。眼見阻擋不了歷史大勢,英國便在1957年同意西馬十一州組成馬來亞聯(lián)合邦,位于東馬的砂拉越和沙巴則在1963年獲得自治地位。 馬來亞聯(lián)合邦、新加坡、砂拉越和沙巴打算延續(xù)英國統(tǒng)治時期的格局,增強實力,組成一個國家。1963年9月16日,英國與上述四地簽署《馬來西亞協(xié)議》,一個嶄新的馬來西亞聯(lián)邦成立,這一天也被稱為“馬來西亞日”。不過由于政見不合,新加坡于兩年之后退出聯(lián)邦,馬來西亞東西二馬并立的局面沒有改變。 由于是人為“拼湊”在一起的國家,東馬與西馬在此后走上了完全不同的發(fā)展道路。西馬在中南半島上,與東亞大陸連在一起,又鄰馬六甲海峽,在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領域擁有著與生俱來的優(yōu)勢。而東馬在地理上欠缺得多,除了資源豐富,各方面相對西馬都略顯遜色。 在馬來西亞聯(lián)邦成立之初,砂拉越和沙巴向馬來西亞上交了國防和外交權力,但移民事務卻可以自行管理,擁有相當?shù)淖灾鳈?。外國人去往東馬和西馬需要辦理不同的簽證,甚至在2006年以前,西馬的居民入境東馬也需要攜帶護照,而東馬進入西馬卻沒有任何限制。在東馬人眼中,西馬富饒且繁華,去西馬工作和生活成為許多東馬人的奮斗目標,由此導致東馬的人口流失嚴重。 圖-吉隆坡 我們可以通過鐵路公路連接新疆和東部地區(qū),還可以修建油氣管道和輸電線路,這些馬來西亞的東西馬之間都無法實現(xiàn)。這種領土被大海分成兩大塊,而且相隔甚遠的局面,確實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天然瓶頸,幾乎是無解之局,只能望洋興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