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腎臟病的隱匿性,導致太多腎友錯過了早期的最佳治療機會。60-70%的腎友首次在腎內(nèi)科就診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肌酐升高、腎小球濾過率降低,進展到了中、晚期的腎衰階段。 所以腎臟領域的學者要面對一個課題: 腎衰竭能否逆轉?傳統(tǒng)觀點認為,腎臟細胞不可再生,慢性腎臟病是進展性疾病,一旦腎臟出現(xiàn)慢性損傷,便不可恢復。也就是說,慢性腎衰竭不可逆轉。 而近年來的基礎科研和臨床實踐認為,慢性腎衰竭逆轉是可能的。腎臟的再生能力雖然較弱,但仍然有部分再生能力,腎功能逆轉幅度,隨著不同的損傷程度而存在差異。 2023年4月1日,曼谷,世界腎臟病大會公布了Roscoe R. Robinson獎得主:華盛頓大學醫(yī)學中心的查爾斯·阿爾珀斯教授,以獎勵其在腎小球損傷逆轉中做出的貢獻。 腎小球損傷是怎么逆轉的? 腎小球的球囊壁層上皮細胞,具有足細胞祖細胞的功能。當足細胞凋亡后,這些球囊上皮細胞增殖、分化為足細胞,使足細胞缺失得到補充: 查爾斯教授的病理切片,腎友們可能看著費勁,放個示意圖吧: 毛細血管卷曲成的團是腎小球,球外側發(fā)光的那一層球壁,就是腎小囊。腎小囊的上皮細胞,補充到腎小球中,幫助逆轉腎小球損傷。 以可逆性劃分,腎臟損傷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活動性病變,比如:細胞增生、基膜增厚、炎細胞浸潤、細胞性新月體形成、間質細胞水腫等等。這些是炎癥的表現(xiàn),炎癥消退后可以恢復。 另一類是慢性化病變:細胞凋亡壞死、腎小球硬化、纖維性新月體形成、腎小管和腎間質纖維化等等。硬化和纖維化,是細胞壞死的表現(xiàn),更新恢復更為困難。 炎癥主要導致尿蛋白升高,硬化和纖維化主要導致腎小球濾過率(GFR)下降,關系如圖: 要恢復腎功能和腎小球濾過率,就要恢復硬化和纖維化——這比降低尿蛋白更為困難,見效時間也更長一點。 逆轉腎功能的基礎研究目前,我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一些藥物成分,可以減輕腎臟的硬化和纖維化。比如,我經(jīng)常提到的丹參: 這是去年的一項綜述,匯聚了近年來61項相關研究成果。糖尿病腎病的難治性,在各類腎病中處于第一梯隊,不易逆轉。即使如此,丹參中的有效成分亦可使硬化和纖維化減輕。 是不是所有的硬化和纖維化都能恢復? 并不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損傷的輕重程度。 損傷輕重如何判斷? 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腎小球沒有完全硬化,只是其中的部分血管硬化(局灶硬化),那么經(jīng)過藥物干預后,再次在顯微鏡下觀察病理,發(fā)現(xiàn)硬化的那部分血管會被吸收,重新長出新的血管。這個程度的再生能力,腎臟可以辦到。 但這是上限了。 如果損傷繼續(xù)加重,也就是整個腎小球完全硬化了(球性硬化),那么即使通過藥物干預之后,腎小球新生速度也只是與硬化速度持平,新生速度很難逆轉取勝,所以一般認為球性硬化恢復不了。 如果沒有做腎穿刺觀察病理,亦可檢查超聲判斷:只要發(fā)生硬化和纖維化,腎臟體積就會縮??;硬化和纖維化越重,腎臟體積就越小。 當然,一位腎衰患者的病理損傷,不會全部是可逆的,也不會全部是不可逆的。各個腎小球和腎小管間質,總是損傷輕重不一、參差不齊,可逆與不可逆病變共存。 所以輕中度腎衰(肌酐256以下),在可逆的那部分病變得到恢復后,腎功能可能完全恢復正常。并不需要雙腎所有的細胞都齊全,而是只需要一半的細胞恢復工作,腎功能就可以正常運轉。 而重度腎衰,腎單位已經(jīng)不足20%,即使恢復了那部分可逆的腎單位,腎功能和肌酐一般也不會恢復正常,此時的腎單位能救回多少是多少,目標是不得尿毒癥。 逆轉腎功能的臨床實踐 關于腎功能恢復的案例,我已介紹過不少,這一節(jié)不多說,各位看官可移步我近日的案例:肌酐從650降到207。 逆轉腎功能的學者觀點中國衛(wèi)生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腎臟病專家:葉任高教授,載入《劍橋世界醫(yī)學名人錄》。他主編過教材《內(nèi)科學》,萬千醫(yī)學專業(yè)人士是他的「間接學生」,可謂享譽中外、“位高權重”。 葉先生的可貴之處并不止于學術和臨床水平,也體現(xiàn)在他對患者的關懷與責任感,以及心中那份對腎友們沉甸甸的擔憂,所以百忙之中擠出時間,為腎友們寫下科普讀物。他在《腎臟病防治指南》一書中介紹: 葉教授總結臨床實踐后感嘆:“尿毒癥經(jīng)治療,脫離透析,恢復正常生活的事例,不勝枚舉?!?/span> 同時他也強調:“是不是每一例尿毒癥都能脫離透析呢?顯然不是?!?/span> 這需要“讓醫(yī)生盡一切可能尋找可逆病因,爭取盡早徹底消除可逆疾病,脫離尿毒癥。”“有些引起尿毒癥的原發(fā)疾病雖然不可以治療后緩解。但給予糾正可逆因素的治療,則尿毒癥的病情也可以(部分)逆轉。不用再作透析,而能正常地工作和生活許多年?!?/span> 談及逆轉尿毒癥,筆者又想起百草枯的傳聞。 坊間傳聞:服用百草枯100%死亡,沒有例外。其實,百草枯中毒經(jīng)過目前最新的“齊魯方案”治療后有61.8%的存活率,恰好與尿毒癥的可逆率相仿。 百草枯100%死亡,是媒體只挑死亡的“大事”進行報道,給公眾形成的印象。但中毒與職業(yè)病科的專家們,較少愿意為百草枯進行辟謠,擔心辟謠后百草枯就缺少了震懾力,恐增加中毒事件。而腎衰竭和尿毒癥則無此擔憂,當辟除“不可逆轉”的錯誤認識。 總之,腎衰竭和尿毒癥能逆轉嗎?我們是否進入了逆轉腎衰竭的時代?很難簡單地回答是與不是,完全逆轉、部分逆轉、不可逆轉的事例都不勝枚舉。我們作為腎科的醫(yī)患,應盡一切可能尋找可逆因素,改善腎功能,給患者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