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藏品撇口,淺弧壁,矮圈足,盤心內凹外凸。內口沿下畫卷草紋一周,盤心及外壁各畫雙鳳穿飛云朵中。盤心雙鳳,看似平行,然方向一上一下,頭部一左一右,呈雙鳳追逐呼應狀(我認為這里應是一對鳳凰,雄為“鳳”,雌為“凰”),極富巧思,使原本圖案化的畫面,現(xiàn)出生機。同樣的圖案,宣德官窯生動靈活的表現(xiàn)為其他時代所不能及。鳳紋是中國陶瓷裝飾的傳統(tǒng)吉祥紋樣之一,據(jù)《禮記·禮運》記載鳳是“出于東方君子之國”的神鳥,為群鳥之長,是羽蟲中最美者,翱翔四海之外,飛時百鳥相隨,在中國古代被尊為鳥中之王,寓意祥瑞。 本藏品青花是蘇麻離青料、濃艷鮮明,白釉微泛青,胎骨略厚,圈足露胎,平整細膩,胎釉一線,呈淺橘色。底心雙圈內楷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從文獻來看,明宣德的青花瓷器(這里所指的是官窯出的青花瓷器),所用青料都是蘇麻離青。明王士懋《窺天外乘》載:“永樂、宣德內府燒造,迄今為貴。其時以鬃眼甜白為常,以蘇麻離青為飾,以鮮紅為寶?!边@是目前能查到有關蘇麻離青最早的文獻。明陳繼儒《妮古錄》載:“宣廟窯器,選料、制樣、畫器、題款,無一不精。青花用蘇勃泥青。”明高濂《燕閑清賞箋》載:“宣窯之青,乃蘇勃泥青也?!泵魍跏啃浴稄V志繹》載:“宣窯以青花勝,成窯以五彩。宣窯之青,真蘇勃泥青也,成窯時皆用盡?!鼻逯扃短照f》、藍浦《景德鎮(zhèn)陶錄》、唐秉鈞《文房肆考》等文獻,都有相同的記載。明宣德官窯青花瓷器,皆以蘇麻離青為青料,文獻與實際完全相符。 宣德時期蘇麻離青的主要特征有,第一是結晶斑(鐵銹斑)。線條的紋理中或青料凝聚處有烏黑而濃重的結晶斑,結晶斑呈濃黑的松煙墨色,濃重處或濃聚處下凹且深入胎骨,迎光側視或以手撫摸可感覺到有凹凸不平的現(xiàn)象。第二是暈散。暈散是指液體落在紙上向四外散開或滲透的狀態(tài),也即俗語所說的“洇”,如紙洇的厲害,洇水等。青花瓷器繪制也出現(xiàn)相同的情況,故有是說。暈散是蘇麻離青的一個基本特征,不論是哪一時期的蘇麻離青,無論其呈色如何,或多或少總是帶有暈散,沒有暈散的蘇麻離青是不存在的。這兩種特征為我們鑒別宣德時期青花瓷器真?zhèn)翁峁┝擞辛Φ淖C據(jù)。 鑒定要點:1、釉面肥厚溫潤,光澤柔和不刺眼,白中泛青,俗稱“亮青釉”,側面迎光看釉面不太平整,像橘子皮的顆粒感,也稱為“橘皮釉”。 2、以“蘇麻離青”料繪畫云鳳紋飾符合明代宣德時期的特征。有鐵銹斑和錫光、下凹且深入胎骨,迎光側視或以手撫摸可感覺到有凹凸不平的現(xiàn)象并有暈散感。 3、耿寶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鑒定》一書里對宣德瓷器的鑒定第三條這樣寫到:“斜坡式盤底,盤心微有下凹”。現(xiàn)代制瓷盤底平整容易下凹反而難,下凹并且像宣德瓷在燒造過程中自然形成更是難上加難。 價值參考:2014年北京盈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的明宣德青花鳳紋葵邊盤以33,350,000人民幣成交。 喝一壺清茶,寫幾行小篆,看一剪流云,賞一回古瓷。帶著世俗的溫度,品味歲月的痕跡。本期古瓷圖文由京兆堂藝術旗下的“旦月閣”提供。漢有“旦月”品評人物,今有“旦月”品評古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