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fā)「青木大叔」(ID:qmds365),作者:青木大叔 隔屏問好,我是青木。 一直以來性侵案中,女性總是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現(xiàn),而男性往往是加害者。 實際上,男性被性侵、性騷擾的案例比比皆是。 我們不該因為對男性的性別刻板印象,而無視他們受到侵犯的情況。 淄博小哥遭性騷擾 這段時間淄博燒烤走紅網(wǎng)絡,全國各地的游客紛紛涌入淄博。 在一片熱火朝天的氛圍里,一件不堪的事情卻發(fā)生了。 4月23日,一位賣鴨貨的小哥,因為身材出眾,引起了大量粉絲圍觀。 一位女顧客拿著手機對他拍攝,并提出: “我想摸摸,過來!” 在小哥一臉懵,未作答的時候,女顧客一把拉住他,伸手摸捏其手臂肌肉。 并對著手機說: “我給大家摸肌肉,摸到了,確實練得好哈!” 疑似正在直播。 小哥全程縮肩躲閃,面露驚恐。 但出于工作或顧慮女生面子,并未出言拒絕和反抗。 現(xiàn)場視頻曝光后,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大家普遍認為這就是性騷擾。 雖然始作俑者是女生,但男生明顯是不樂意的。 這是違背男生意愿、侵犯男生身體的行為。 也有網(wǎng)友認為,男生被摸無關(guān)緊要,不吃虧。 但這種觀點顯然存在著性別偏見。 有網(wǎng)友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是女的被男的摸,早就被抓了! 一邊要求男性尊重女性,一邊要求男性任女性騷擾,不能更雙標! 實際上,沒有任何人會樂于被“騷擾”、“侵犯”。 男性的人格尊嚴、性自主權(quán)、身體支配權(quán),也應當被尊重。 男性怎么會被性侵? 知名法考講師羅翔曾說: “性侵主要是男性對女性的犯罪?!?/strong> 男性往往在體力、權(quán)勢上強于女性,生理構(gòu)造上也偏向“攻擊型”。 我國刑法里,更是長期限定男性為性侵犯罪主體,女性為受害主體。 直到2015年,刑法修正案才將男性納入“猥褻罪”保護范圍。 實際上,遭遇性侵的男性,遠比我們想象中要多得多。 2013年,廣東疾控中心發(fā)布報告顯示: 每100個男性青少年中,有2~3個被強迫與人發(fā)生關(guān)系,比例是女性青少年的2.3倍。 在《2013中國白領(lǐng)私生活大調(diào)查》 里,半數(shù)男性遭到過語言挑逗、身體觸碰等形式的性騷擾。 但是男性作為兩性中的“強者”,遭遇性侵后壓力往往更大,報案比例只有10%,比女性還要低。 這些偏見背后,還有對人的物化: 認為女性身上的貞操、生育能力是最重要的。 男性不需要貞操,不需要守身,只需要積極“播種”就行了。 實際上,男性與女性擁有同樣的人權(quán)。 在尊嚴、隱私、羞恥等方面的需求是一致的,一些容易被加害者拿捏的弱點也是相似的。 男性遭到性侵后,受到的創(chuàng)傷不比女性少。 據(jù)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男性性侵受害者,平均要26年才能坦然面對自己的遭遇。 不少受害男性會陷入自我懷疑,出現(xiàn)精神障礙,有的甚至會走極端。 2017年,林肯公園主唱Chester因童年性侵陰影自殺,年僅41歲。 2022年,遭遇老師猥褻、親人拋棄、網(wǎng)絡暴力的男孩劉學州自殺,年僅17歲。 一樁樁悲劇告訴我們,男性也需要受到性侵有關(guān)的法律保護。 平等對待男女受害者是非常有必要的。 性侵是對人類靈魂的殺戮 日本記者伊藤詩織曾說: “性侵是對靈魂的殺戮?!?/strong> 性侵對受害者的傷害,往往不在于身體,而是靈魂。 如果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人,很可能會覺得這種說法矯情。 “不就是發(fā)生一次關(guān)系嗎?” “不就是被摸了一下嗎?” “不就是開幾句玩笑嗎?” …… 針沒扎在自己身上,就感覺不到疼。 實際上,性侵帶來的傷害,觸及人類自我建構(gòu)的根本: 身體安全的邊界被侵犯,人格尊嚴被侮辱,性意愿被無視…… 被像一個玩具娃娃一樣對待后,受害者很難再去肯定自我的價值,也很難再去信任他人。 這種對自我價值體系的摧毀,在男性身上尤為嚴重: “男生怎么會被性侵呢?不知道反抗嗎?” “為什么搞你啊?肯定是你特別娘!” “男人怕什么,別斤斤計較!” …… 自媒體團隊“箭廠”,拍過一則關(guān)于男性性侵受害者的紀錄片。 其中一位受害者曉云,二年級時曾經(jīng)遭到表哥長達半年的性侵。 直到中學時,他跟男生們一起偷看成人電影,他才幡然醒悟。 但他第一反應不是怨恨表哥、告知家長,而是覺得自己臟了。 之后的十幾年,他一直活在恐懼和自我懷疑、自我厭惡之中,無法正?;閼?。 他說: “如果那個夜晚,他沒有進入我的房間,我可以享受青春,就跟無數(shù)的我羨慕的男孩一樣,結(jié)婚生子,遇到喜歡的人,平淡過一生?!?/strong> 性侵對精神和自我價值的傷害,是深入骨髓且難以抹去的。 男女面前人權(quán)平等 郭麒麟在綜藝《1068魂考》中提過自己童年遭遇性騷擾的事情: 他想呼吁一件事: “男孩子也要保護好自己。” 但他這句嚴肅的呼吁,至今還會被一些人當做是對男性的調(diào)侃。 潛臺詞是:“你不行啊!你很虛!你還不如女人……” 這無疑是在“綁架”男性,只允許他們以“強者”的身份出現(xiàn)。 諸如此類的偏見,還有很多: 女人穿男裝是酷,男人穿女裝是變態(tài)。 女人哭泣是撒嬌,男人哭泣是慫貨。 女人全職帶娃是本分,男人全職帶娃是無能。 女人摸男人是艷遇,男人摸女人是騷擾…… 但為什么同為人,你能做的事情,我卻不能做? 你能被保護的權(quán)益,我卻不能被保護? 人先是一個人,然后才是男人或是女人。 沒有任何人有權(quán)利用偏見,去框限個人的存在。 也沒有任何偏見能凌駕于人權(quán)之上。 國學大師葉曼曾說: “等到lady first取消,才是真正的性別平等?!?/strong> 男人和女人,除了生理相關(guān)的事情,在其他方面都不該搞特殊、搞雙標。 男人不能隨便對女人動手動腳,女人也不該隨意對男人動手動腳。 一視同仁,不分厚薄。 點個【贊】+【在看】,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就請轉(zhuǎn)發(fā)出去。 無論男女,請拒絕性別刻板印象,爭取平等權(quán)利! ![]() 版權(quán)說明:本文首發(fā)「青木大叔」(ID:qmds365),作者:青木大叔。人海茫茫,歡迎關(guān)注青木大叔,陪你洞察人生,品讀情感,溫暖治愈你的心,遇見更好的自己。文章轉(zhuǎn)載授權(quán)請聯(lián)系:Swaaa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