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作家原創(chuàng)作品 文學愛好者交流園地 」 孔孟之鄉(xiāng) | 禮義之邦 | 物華天寶 | 人杰地靈 太白樓 作者:楊恒坡 登太白樓,是在一個陰沉沉的、春日的下午。 沒喝酒,卻感覺有些步履蹣跚。周圍并沒有想象的酒香;俗話說“春色如酒”,一句比喻而已,只是說這滿眼的春光醉人,并非真能浸神入腦。那為什么走路還一搖三晃、飲了酒一般?我明白了,是文字的力量。 1300年了,晴里陰里,風里雨里,白天夜里,太白樓屹立著,努力以一種不倒的姿態(tài)站著,告訴熙來攘往的人們它沒喝多。是呀,喝的再多,它也清醒,它也知道歲月已走過唐宋元明清,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迷醉的只是身體,心靈始終是醒著的,就像李太白?!叭倭?,日日醉如泥”,或者“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再不就是“千杯綠酒何辭醉”,或者“會須一飲三百杯”,都不過是杯里乾坤,心里明鏡似的,不亂分毫。該醉時醉,該醒時醒,該干嘛干嘛,酒不過是一日三餐的另一種形式,除了讓人慢慢變老,別的并不能改變什么。飲酒飲不出一個盛唐,同樣,飲酒也飲不來一場叛亂,該有的早晚會有,該來的早晚會來。但是,有時候,喝與不喝還真不一樣—— 清醒的人,酒可以讓他糊涂;糊涂的人,酒可以讓他清醒。商紂王把酒看成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所以亡了國;劉邦并非叱咤風云的大英雄,那場鴻門宴卻讓他開了竅,從此步步登高。飲酒可以成事,多少美事兒是在酒桌上促成的,誰誰誰升了官,誰誰誰了發(fā)財;飲酒又可以誤事,多少英雄好漢酒后第二天捶胸頓足、悔不當初,比如張飛丟了徐州! 我是不是喝多了,凈說些與李太白無關(guān)的事? 太白飲酒,與那些俗事兒——得與失、成與敗、高與下、生與死……都無關(guān)!郁金香的蘭陵美酒,汪倫設(shè)在十里桃花岸的那場送行酒,金陵酒肆吳姬鶯聲燕語聲聲喚的那壇子剛剛壓制出來還冒著泡沫的酒,還有醉倒在長安市上的那次痛飲……隨心隨性而已,哪有什么目的、哪用什么理由?這才叫快意人生!還有稍微有點兒難以啟齒的那次“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那次平生喝的最孤獨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酒,其實都可能是一時興起,與“桃花流水窅然去”,與“欲渡黃河冰塞川”,與“何人不起故園情”,有半毛錢關(guān)系?! 話雖如此說,其實,多多少少還是有點關(guān)系。太上(圣人)忘情,李白不過一“謫仙人”而已! 天雖然陰沉沉的,游人還不少,腳下走著,嘴里說著,臉上笑著或者滿是敬意。是什么造就了“詩仙”?酒嗎?是,又不是:歷朝歷代、古往今來豪飲的人多了,怎么“詩仙”只有一個?是憂愁造就了天才吧?滿懷的理想沒誰搭理,滿腹的才學少有人識,滿目是蒼生的憔悴,卻沒有一點辦法盡一己之力。后來倒是去了長安,可呆了不到三年就“賜金放還”,讓人義憤難平。杜甫一家老小有飯吃嗎?石門山一別,兵荒馬亂的再也沒能見面。還有身處李璘幕府時建功立業(yè)的渴望,還有流放夜郎時的風雨飄搖…… 是快樂造就了天才吧?年少時“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快意,后來“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的江湖穿梭,都讓人心動不已。與王維的交往,與王昌齡的唱和,與高適的攜游,那“風流天下聞”的孟夫子也是令人心向往之!尤其是與賀知章的忘年交,那一幕金龜換酒,足以讓多少人羨慕大半輩子?天寶元年的那個秋天,終于可以“仰天大笑出門去”了,雖然結(jié)局有點悲傷。魏萬跑了三千多里路尋找詩仙,在揚州才得以相見。這不都是李太白難以言說的幸福? 不過,令人疑惑的是,快樂與憂愁眾生皆有,怎么也沒誕生第二個“詩仙”? 終于,我明白了:當快樂遇上美酒,當憂愁幽思遇上這種無色透明又散發(fā)著芬芳的液體,當端起酒杯的那個人是——李白,一切,都變得迥然不同!一瞬間,就像花草遇上了春天,就像種子遇上了泥土,也像天空里飛翔的鳥兒遇上了彩虹,立刻生機勃勃起來,立刻變得絢麗多姿,升華為一片迷人的風景。這是李太白才有的榮耀,這也是一個民族永遠的驕傲。整個大唐的詩歌史,整個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如果缺少了李翰林,不知道要讓多少人扼腕? ![]() 作者簡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