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病是宿痰伏肺,遇誘因或感邪引觸,痰阻氣道,肺失肅降,痰氣搏擊,氣道孿急,出現(xiàn)發(fā)作性痰鳴氣喘的疾病,以喉中哮鳴有聲,呼吸氣促困難,甚至喘息不能平臥為臨床特征。 本病病位在肺,關系到脾腎,發(fā)作期主病在肺,以邪實為主;緩解期病在肺腎脾,與五臟六腑皆有關聯(lián),以正虛為主。 【組成】僵蠶5條,姜汁、細茶適量。 【功效】祛風化痰。 【主治】風痰哮。 【用法】僵蠶浸姜汁,曬干,瓦上焙脆,和入細茶適量,共研末,開水送服。 【經(jīng)驗】僵蠶祛風解痙,化痰散結,姜、茶散風寒。 【組成】露蜂房30g,醋90g。 【功效】祛風解痙,通絡散結。 【主治】風哮。 【用法】水煎,1日3次分服。 【經(jīng)驗】露蜂房祛風,攻毒,殺蟲,止痛,一般用于癌癥、齲齒牙痛、瘡瘍腫毒、乳癰、痹病、皮膚頑癬、鵝掌風,不常用于哮喘,故本方頗具特色。藥理實驗表明,露蜂房具有抗感染、抗病原微生物、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有人用自擬蜂龍湯(露蜂房、桔梗、訶子各6g,地龍、百部、白果各10g,蘇子12g,天竺黃3g)水煎分2~3次服,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 【組成】麻黃10g,蘇葉6g,防風10g,蒼耳草10g。 【功效】溫散伏寒,宣通肺氣。 【主治】風痰哮。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經(jīng)驗】選用麻黃、蘇葉、防風、蒼耳草等祛風解痙之品,通過祛風,可使風邪外達,肺氣得以宣發(fā),清肅之令得行,氣道通利,則哮喘緩解。中醫(yī)之祛風藥,大多寓有抗變態(tài)反應作用,蟲類祛風藥如僵蠶、蟬蛻、地龍、露蜂房等擅長祛風解痙、入絡搜邪,亦為周老習用治哮之藥,常配合應用。 內(nèi)容來源:國醫(yī)大師??茖2∮梅浇?jīng)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