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 張涔汐對人民來說,第一是面包,第二是教育。--丹東 前段時間,我的一個粉絲朋友參加一個關于心靈方面的公益活動。 回來她跟我反饋:
來訪的父母們,都是因為了孩子的心靈出了問題到處求助,有很多孩子輟學在家,他們要不是因為自閉癥,要不是抑郁癥,要不就是游戲上癮了。 今天涔汐幫助各位父母們找根源:為啥抑郁的孩子越來越多了?良心文章,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父母婚姻感情不和,導致孩子沒有安全感 我做公號這么多年來,來訪者也有數千人,有一個小學生還有一個初中生來訪者,他們跟我吐槽:
看到這個信息,我的眼淚滾了下來了。 如果我見到他們的父母會棒喝說:
我的學員中有不少是學校老師,這些老師們一致跟我反饋: 但凡孩子性格內向的,抑郁的,暴躁的,基本上爸爸媽媽感情都不好。 對于孩子來說最大的幸福,就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穩(wěn)定的父母恩愛的關系,才是會讓孩子心靈有安全感。 父母感情劍拔弩張永遠教不出幸福的孩子,因為孩子身上流淌的血液一半是父親,一半是母親。 父母感情不和,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配來到這個世界上,他的人生不被父母祝福,不被父母所愛。 不被父母祝福不被愛的生命,怎么可能會幸福呢? 留守兒童父母缺席,孩子從小缺愛 在郁抑癥的孩子中有一個龐大的群體就是留守兒童。 一般留守兒童是歸爺爺奶奶,歸姥姥姥爺管,而祖輩們都是只管孩子身體養(yǎng)育,不管孩子的心靈撫養(yǎng)。 在教育中,誰跟孩子相處多,就受誰的影響大。
這個時候父母會煩躁說:這孩子都18了,咋還沒長大呢? 因為父母沒有在他幼年童年的時候給過他心靈撫養(yǎng),他的心靈成長是斷層的。 留守兒童典型特征,任性,暴躁,他的任性是來自于發(fā)泄自己的不滿,同時也是因為心理停留在幼年時期。 有很多留守兒童對父母有一股怨氣,最后心靈自閉,抗拒跟外界溝通,這個根源在于孩子在幼年需要愛,需要被呵護,需要媽媽抱抱的時候,而父母全部缺席。 說白了就算孩子生理年齡已經18了,但是心理年齡還是3歲。 所以,我們會看到有些留守兒童的性格和心理會有不同的問題。 父母情緒不穩(wěn)定怨氣太重,家庭氛圍太差 關于各種抑郁癥和自閉癥中,全部有一個共性就是家庭氛圍太糟糕了。 我的來訪者有一個40多歲的抑郁癥患者,我剛接觸她的時候,她一直不停跟我哭訴童年時期父母如何否定她,父母如何打罵她的。 童年給她留下的陰影讓她一生都走不出來,刻在她的骨髓里了。 父母的情緒穩(wěn)定力,決定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力。
我見過一對夫妻就為了中午做飯多打一個雞蛋,兩口子罵起來了,是不是很奇葩。 有些婆媳不和,當著孩子面上演婆媳大戰(zhàn),所以啊整個家庭氛圍啊都是你怨我,我懟你,你罵我,我咒你。 教育的核心在于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就這樣一個你怨我,我咒你,充滿怨恨的家庭氛圍,養(yǎng)個仙人球都養(yǎng)死了,更別說養(yǎng)個孩子啊。 孩子的教育靠熏陶,你是用怨氣的氛圍熏陶,還是用歡聲笑語的氛圍熏陶,熏陶出來的結果能一樣嗎? 父母虧德太多,反噬在孩子身上 孩子抑郁中,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父母作惡反噬在孩子身上的。 舉一個例子,有些父母開的麻將館,開游戲機廳,我遇到過一個個案,就是父母是開游戲機廳的。 很多孩子不上學把大把錢往游戲機廳扔,然后孩子越玩兒越上癮,這叫誤人子弟,耽誤別人學業(yè)。 結果呢,這對父母自己的孩子出了問題,抑郁暴躁,極度叛逆。
這叫一報還一報。 而在教育中,大部分父母花大把的錢不停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卻從未想過自己多去行善積德給子女多積點德。 大家看過《天下無賊》這部電影,劉若英、劉德華、王寶強飾演的。 一對情侶是江洋大盜,但是女賊后來勸伴侶收手吧,不干了。 男賊問為啥?女賊說:
其實父母跟孩子是有很多能量鏈接的,父母積德會惠及到子孫,父母虧德同樣會禍及子孫。 這叫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 父母缺乏智慧,不會引導孩子 前段時間,我參加宴席,有一個媽媽在私下跟孩子說:
于是啊,就上演了一幕開席后,孩子啊就拼命往自己碗里夾菜。 父母就這么培養(yǎng)出一個極度的自私自利,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其實教育的本質拼的是父母的智慧。 父母是一個自私自利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能培養(yǎng)出有格局有胸懷的孩子嗎? 父母都是一個吃玩兒樂愛享受的人,能培養(yǎng)出一個艱苦奮斗勤勞進取的孩子嗎? 我見過一個媽媽一邊用惡毒的語言罵婆婆,一邊告訴孩子說: 我們要感恩,要孝順長輩。 就這樣的媽,不得把孩子搞成分裂癥了。 你的點點滴滴的言行就是教育的模板,很多父母越看孩子越嫌棄,嫌棄的是孩子才身上有太多惡習,沒法管,后來惶恐,惶恐的是這個惡習不正是我身上的嗎? 你在教育上所跳的坑,都是因為智慧上沒有繳費。 以上5點,看看你種了幾招? 教育的本質是喚醒孩子的良知,開啟孩子的智慧。但是如何成為智慧的父母,喚醒孩子的良知,開啟孩子的智慧呢?歡迎鏈接涔汐來學習
作者簡介:張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頭發(fā)雖長見識不短,深度剖析復雜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職場的認知大坑,歡迎關注@我是涔汐,公號(id:zhangcenxi99),一個讓你增值的地方, 個人微信:zhangcenxi9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