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了孩子之后,孩子睡覺都問題引起了不少家長的重視,部分家長也在這件事情上產(chǎn)生了分歧,通常情況下,家長為了照顧孩子,會選擇和孩子在同一張床上睡。 但是大家要知道,就算是和寶寶睡在同一張床上,也不能保證孩子就絕對的安全,有的時候大大小小的翻身動作,都有可能給孩子帶來一些危險。那么,問題來了,孩子分床睡和家長一起睡的好處與壞處有哪些呢?具體的內容如下。 和孩子一起睡的好處:1、讓孩子舒適入睡 淺層睡眠的寶寶需要哄著入睡,特別是剛出生的嬰兒,要經(jīng)過一段較長的睡眠時間才能入睡。 當孩子靠近爸爸媽媽的時候,感受到了溫暖,內心的安全感是很足的,尤其是當孩子被撫摸的時候,他們很快就能進入平穩(wěn)的睡眠狀態(tài)。 2、夜間哺乳方便照顧 剛出生的孩子晚上醒的次數(shù)比較多,餓了或者是害怕了都會醒,什么樣的原因寶媽都應該及時作出回應。一起睡便于母親夜間喂奶,寶寶的身邊有媽媽,隨時可以準備喂奶。在寶寶完全醒來之前,可以邊吃奶邊睡覺,而不需要靠哭叫的方式來表達需要。 3、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 同床睡說明孩子和爸爸媽媽有一定的身體接觸,父母所有的動作、觸碰、聲音和味道都能為寶寶創(chuàng)造一個豐富的感官環(huán)境。 這樣就能拉近親子關系,對孩子之后都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很多的好處。加強親子關系,有利于建立早期安全依戀關系。 和孩子一起睡的困擾:1、干擾媽媽睡眠 因為晚上要醒來很多次,給孩子喂奶,導致寶媽睡眠時間不足,睡眠質量下降,在孩子出生后的一年時間中,都沒辦法睡上一個好覺。然而睡眠不足,帶來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就比如說抑郁癥。 2、弱化孩子自我安撫能力 如果和孩子一起睡,孩子在哭鬧的時候,雖然爸爸媽媽能及時給予回應和安撫,但這樣會弱化孩子自我安撫能力。比如說孩子已經(jīng)習慣了睡前有父母的哄睡,父母要是突然不哄孩子,哭鬧的頻率會加大。 3、剝奪孩子睡眠 通常孩子的睡眠時間在10~11個小時左右,晚上他們如果是一個人睡覺的話,醒來的次數(shù)會比較少,但如果孩子習慣了和父母睡覺,晚上醒來的次數(shù)會變多,時間長了孩子的睡眠質量會下降。 當然睡在一起容易,分床睡卻很困難,那么怎么才能讓孩子習慣一個人睡呢?月齡小的孩子可以很快適應睡眠環(huán)境的改變,家長在給孩子換床的時候,可以多讓孩子在床上玩耍,時間長了孩子就能習慣睡小床了。 對于月齡大的孩子來說,安撫物品可以讓他們安心入睡,而且睡的會很好。不管是讓孩子自己睡還是一起睡,家長的態(tài)度都非常重要,不能太硬氣,也不能太心軟,溫和而又堅定的態(tài)度是最好的,這樣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1、孩子幾歲跟爸媽分床睡比較好? 孩子到了三歲的時候,就可以和爸媽分開睡了,5歲左右最合適。但是上小學之后如果還沒有和爸媽分房睡,這個時候就有些晚了, 當然了,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具體也要因人而異。最終還是得看孩子各方面,就比如說心理年齡,獨立自主性,對父母的依賴程度有多大,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家庭因素。 到底什么時候和孩子分床睡?主要取決于孩子,但是太早或者太晚對孩子都不好。就比如說孩子太小的時候和父母分房睡,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害孩子的安全感。 媽媽要是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就選擇分開睡,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媽媽了,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孩子在長大之后會沒有自信,非常的自卑。 總結: 不管是和孩子一起睡還是分床睡,都有好也有壞,家長需要根據(jù)自身家庭的情況和孩子的習慣來選擇。這里一定要注意,孩子在三歲以后已經(jīng)有了性別意識,家長就必須和孩子分床睡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性別認知。由分床睡覺到分房睡覺,適時分開,給孩子的不僅僅是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更是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