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三國魏武帝,魏國奠基人,雄才大略,一生經歷征伐統(tǒng)一北方,亂世梟雄也。 曹操是一個官三代,曹操起兵有眾多家族兄弟幫忙,曹操本身也是智謀過人,我們來看看曹操的起家史。 曹操的祖輩居住在沛國譙郡(安徽亳州市譙城區(qū)),曹操的曾祖父曹節(jié),是一介布衣,家有四子,親祖父曹朗是家中老大,老四是曹騰,當時家境貧寒,老四曹騰幼年期幾乎無法養(yǎng)大。 為了減輕家族的生活壓力,也是為了謀生,年幼的曹騰進宮當了太監(jiān)。后來曹騰成為大太監(jiān)宦官之首,甚至能決定官員的任免和升遷,連太后和皇帝都要聽從他的決定,成為“千古一宦”。曹騰無后,于是過繼續(xù)了曹朗的兒子曹嵩為養(yǎng)子,曹嵩就是曹操的父親,曹嵩后來身居高位,當過大司農和太尉,曹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是個典型的官三代出身。 曹操的養(yǎng)祖父曹騰出生于公元98年(和帝永元十年),八歲就進宮當了太監(jiān),當時正是“文章太后”鄧綏鄧太后執(zhí)政,鄧太后寬仁慈祥,卻也精明強干,是東漢著名的女政治家,鄧太后死于公元120年,臨朝聽政十六年,為東漢中期渡過危機奠定了基礎。曹騰一生經歷安、順、沖、質、桓五個皇帝,這個幾個皇帝在位時間都不長,曹騰從陪讀到掌權,坐鎮(zhèn)后宮三十多年,多次在關鍵時刻為皇帝立下大功。 曹騰本身雖然是一名太監(jiān),但是為人聰敏好學十分上進,進宮黨當太監(jiān)本是生活所迫,鄧太后鼓勵太監(jiān)宮女學習古籍知識,曹騰的恩師是太監(jiān)蔡倫,蔡倫發(fā)明了造紙,太監(jiān)唐衡善于調冶香料,太監(jiān)趙忠還是名建筑師,曹騰也通過學習增長了學識和德行,公元120年被鄧太后選為太子劉保的陪讀。曹騰對劉保忠心耿耿,先是跟隨太子隱居,后有又聯(lián)合宮內太監(jiān)幫太子劉保奪回帝位,極受皇帝賞識,對曹騰的話言聽計從。 曹騰是一個好宦官 曹騰雖然是個太監(jiān),也干預朝政,但是曹騰卻是一個忠良宦官,前后舉賢數(shù)十位,為推薦了一批得力官員,被封為費亭侯,使得東漢順帝和桓帝時期出現(xiàn)了少有的二十年太平時期。 公元155年,曹操出生,曹操的養(yǎng)祖父曹騰非常喜歡,幼年的曹操經常坐在曹騰的肩膀,聽他講皇帝的故事,曹操六歲時,曹騰去世,滿朝文武都為曹騰送行,連桓帝劉志也親自調吊唁。曹騰一生為主為國忠義兩全。 曹嵩當官越做越大 曹騰死后,埋葬在老家,養(yǎng)子曹嵩在老家守喪三年,被皇帝封為司隸校尉,年俸祿兩千石,并且繼承了曹騰的費亭侯。曹嵩是經學院博士,博學好論,得司徒種暠推薦,擔任司隸校尉。種暠曾經舉報曹騰貪污受賄,但是曹騰卻稱贊種暠是個好官。 曹騰去世后,曹騰領導下的宦官曹節(jié)(與曹操曾祖父曹節(jié)不是同一人)成為大太監(jiān)、中常侍,曹節(jié)感恩于曹騰培養(yǎng),將曹嵩視為己人。中常侍雖然經常對士子大夫打擊,但對曹嵩卻接連升遷,士子大夫們把曹嵩當成自己的一派,曹嵩是經學院博士,真正飽學之士。 在中常侍的提拔下,士子大夫也無疑議的情況下,曹嵩先后擔任了九卿之一的大鴻臚、主管全國財政的大司農、三公之一的太尉,逐步位高權重。 曹操就是在這樣的官宦家庭中逐步成長起來的。曹操少年時經常若是生非,主要靠父親曹嵩擺平,但是曹操的學識受到橋玄、蔡邕、何颙的賞識,進入太學讀書,這是他自己努力的結果,曹操一生都特別尊敬飽學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