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避暑山莊,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qū)山莊東路6號,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古代皇帝夏日必去避暑行宮。炎炎夏日快要到了,如果你受不了夏日的悶燥,煩熱,想出去看美景,又不想爬山或者舟車勞頓,那么又想出去找一個能看到美麗景色和可以避暑的地方,承德避暑山莊絕對會是你的不二之選。 ![]()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占地564萬平方米, 主要分為宮殿區(qū)和苑景區(qū)(湖泊區(qū)、平原區(qū)和山巒區(qū))兩部分。承德避暑山莊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園林,它繼承和發(fā)展了中國古典園林“以人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傳統造園思想,按照地形地貌特征進行選址和總體設計,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勢,因山就水,順其自然。它集中國古代造園藝術和建筑藝術之大成,是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杰作。 宮殿區(qū) 宮殿區(qū)位于山莊南部,占地10.2萬平方米。宮室建筑林立,布局嚴整,是紫禁城的縮影。包括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筑。 ![]() ![]() 正宮是宮殿區(qū)的主體建筑,包括9進院落,分為“前朝”“后寢”兩部分。澹泊敬誠殿是正宮前朝的主殿,相當于紫禁城的太和殿。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用采自西南深山的楠木,改建了淡泊敬誠殿。在紫檀須彌寶座的后面,是一扇紫檀木雕的屏風,屏風高3米,寬4米,由5扇組成。上面雕刻了163個栩栩如生的人物,描繪了四季農耕和絲織生產的場景,表達了清帝勤農安天下的思想。在大殿的天花板和隔扇上還雕有萬字、五福捧壽的圖案。大殿回廊的48根楠木大柱,經燙蠟處理,不施油彩雕鏤,既保持了楠木本色,又與山莊青磚灰瓦的建筑風格相協調。宮殿區(qū)是清帝理朝聽政、舉行大典和寢居之所。建筑風格樸素淡雅,但不失帝王宮殿的莊嚴。正宮現辟為博物館,陳列清代遺留下來的宮廷文物。正宮區(qū)藏有珍貴文物2萬余件。其后的殿堂分別叫“四知書屋”“煙波致爽”“云山勝地”等,是皇帝處理朝政、讀書和居住的地方?!盁煵ㄖ滤钡钍且蛔彘_間平房。 ![]() 松鶴齋寓意“松鶴延年”,供太后居住,建于乾隆年間;萬壑松風是清帝批閱奏章和讀書處,是宮殿區(qū)與湖區(qū)的過渡建筑,造型與頤和園的諧趣園類似;東宮在宮殿區(qū)最東面,原為清帝舉行慶宴大典的場所,后毀于戰(zhàn)火。 湖泊區(qū) ![]() 苑景區(qū)的精華基本上在湖泊區(qū),康熙曾夸耀說,“天然風景勝西湖”。由于洲島錯落,湖面被長堤和洲島分割成5個湖,各湖之間又有橋相通,兩岸綠樹成蔭,山莊主要的風景建筑又都散落在湖區(qū)的周圍,因此顯得曲折有致,秀麗多姿。 ![]() 湖泊區(qū)位于山莊東南,面積49.6萬平方米。有大小湖泊八處,即西湖、澄湖、如意泅、上湖、下湖、銀湖、鏡湖及半月湖,統稱為塞湖。湖區(qū)的風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勝建造的,如“煙雨樓”,是模仿浙江嘉興南湖煙雨樓的形狀修的。金山島的布局仿自江蘇鎮(zhèn)江金山。湖中的兩個島分別有兩組建筑,一組叫“如意洲”,一組叫“月色江聲”。“如意洲”上有假山、涼亭、殿堂、廟宇、水池等建筑,布局巧妙,是風景區(qū)的中心?!霸律暋笔怯梢蛔碌乃暮显汉蛶鬃?、堂組成。每當月上東山的夜晚,蛟潔的月光,映照著平靜的湖水,山莊內萬籟俱寂,只有湖水在輕拍堤岸,發(fā)出悅耳的聲音,“月色江聲”的題名便是由此而來。 平原區(qū) ![]() 平原區(qū)位于山莊北部、湖泊區(qū)以東,占地60.7萬平方米。平原區(qū)主要是一片片草地和樹林。其中又分為西部草原和東部林地。草原以試馬埭為主體,是皇帝舉行賽馬活動的場地。林地稱萬樹園,是避暑山莊內重要的政治活動中心之一。當年這里有萬樹園,園內有不同規(guī)格的蒙古包28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御幄蒙古包,直徑達7丈2尺,是皇帝的臨時宮殿,乾隆經常在此召見少數民族的王公貴族,宗教首領和外國使節(jié)。萬樹園西側為中國四大皇家藏書名閣之一:文津閣。另外還有永佑寺、春好軒、宿云檐等組建筑點綴在草原、林地之間。 山巒區(qū) 山巒區(qū)位于山莊西北部,面積443.5萬平方米。山區(qū)占了整個園林面積的五分之四。從西北部高峰到東南部湖沼、平原地帶,相對高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環(huán)繞、色壑縱橫的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高聳的山峰好似天然屏障,阻擋了西北寒風的侵襲,是調節(jié)山莊氣候的重要因素。當年利用山峰、山崖、山麓、山澗等地形,修建了多處園林、寺廟,共計40余處。 金山 ![]() 金山島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仿鎮(zhèn)江金山寺而建。島上堆砌假山,山上筑殿,面闊五間,康熙帝御題'鏡水云岑',循石級而上,抵達'天宇咸暢'。兩殿均被收入康熙三十六景。島上制高點北建有三層木塔,題名'上帝閣',為清帝祭祀真武大帝和玉皇大帝之所。此島雖由人工堆砌,卻宛如天開地造??滴醯圪澠?仰接云霄,俯臨碧水,如登妙高峰上'。 熱河 ![]() 熱河泉位于山莊湖區(qū)東北隅,是山莊湖泊的主要水源。清澈的泉水從地下涌出,流經澄湖、如意泅、上湖、下湖,自銀湖南部的五孔閘流出,沿長堤匯入武烈河。熱河全長700多米,在一般地圖上找不到它有蹤跡。它是中國最短的河流。熱河發(fā)源于避暑山莊諸泉的一條涓涓細流,主要水源來自熱河泉。冬季水溫為8℃。泉側有巨石,刻“熱河”兩字。 麗正門 ![]() 麗正門,是避暑山莊的正門。“麗正”二字,取自《易經》“日月麗乎天,百谷草木麗乎土。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意思為“光明正大的門”。門洞上方,鑲有用五種文字題寫的“麗正門”石質匾額,承載著中華民族四海歸心、天下一統的深沉夢想。 煙雨樓 ![]() 避暑山莊的煙雨樓,仿照浙江嘉興南湖煙雨樓建造。 煙雨樓作為主園林湖區(qū)北面構圖的中心,在營造庭院空間的同時,對布局的外向性格外強調,因此也更側重向外借景。整個園中園以建筑統攝全局,主體建筑煙雨樓與連廊圍合的庭院形成主空間,北側以一段欄桿直凌水面,仰眺萬樹園之廣闊無垠,俯瞰如意湖之碧波浩渺;主空間的東西各連接一組次空間:青陽書屋、四方亭、八方亭三者東面澄湖,向東北可眺望香遠益清、熱河泉的不盡之意,向東南可賞小金山之高聳,甚至可借園外磬錘峰之景,形成外向性的濱水空間;西側的對山齋庭院則由院墻圍合,相對內聚。 同時,體量驚人的假山聳立于庭院西南,同庭院空間形成陰陽對仗,與對山齋形成高下呼應,又輔以古木交柯,有些煙雨靡靡之感;輕巧的翼亭穩(wěn)坐山巔,六面開闊,同時借庭院、古松、疊石、湖面、遠山之景。 從立面效果看,煙雨樓庭院各立面性格各異,西、南立面有假山、古木、院墻的掩映,頗有些內斂朦朧之意;而東、北立面則讓建筑立面直抵水面,氣魄非凡。 文津閣 ![]() 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的文津閣,位于承德避暑山莊西北部的南山積雪腳下,千尺雪后和云容水態(tài)之南,是仿浙江寧波藏書家范欽“天一閣”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形制營造而成的。它與北京紫禁城內的文淵閣、圓明園的文源閣、沈陽故宮的文溯閣合稱內廷四閣,或北四閣,是貯藏《四庫全書》的地方。它是避暑山莊的一處園中之園,也是文津島上最大的一組園中園,更是一座具有典型園林風格的皇家藏書院。 松鶴齋 ![]() 松鶴齋位于避暑山莊南端,左鄰正宮區(qū),后與萬壑松風一徑之隔,西南面對麗正門,北面通向湖區(qū),是一組對稱式宮殿建筑,格局與正宮相似,松鶴齋內古樹名木,假山疊石,玲瓏棋布,庭院通幽,環(huán)境十分優(yōu)雅??滴踉诒苁钌角f榛子峪為母后修建了“松鶴清樾”頤養(yǎng)天年,乾隆效法祖父也為其母后修建了“松鶴齋”居住,“松鶴”即取“長壽”之意,乾隆有詩云:“常見青松蟠戶外,更欣白鶴舞庭前”。 松鶴齋始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占地總面積約為10000平方米,由七進院落組成,中軸線依次為硬山式門殿五楹,邊設掖門,二宮門三間,二宮門北硬山式前殿七楹,乾隆題額“松鶴齋”,后殿七楹,題額“樂壽堂”,為皇太后居住。堂后為十五間照房。照房后院建單檐歇山卷棚頂殿七楹,前后出廊,初名“綏成殿”,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年修葺后,改題“繼德堂”,供皇太子顒琰(嘉慶帝)居住。堂后為面闊五楹的兩層樓閣,題額“暢遠樓”,形制與正宮區(qū)“云山勝地”相仿,室內無梯,室外設假山蹬道上樓,最北為垂花門。松鶴齋東跨院兩組建筑坐北朝南,南端為南門殿,北端為北門殿,花石子方磚道路連接。 景區(qū)導覽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