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缺少驗收程序,給安全生產造成了隱患;特別是牽涉民生的建設項目,牽涉千家萬戶安全的建設項目,一旦出現(xiàn)質量問題,政府將承受不能承擔的損失。 巡察人員還要索取工程驗收文件進行審閱,對未經驗收即啟用的,要調查其未驗收即交付使用的原因。 某種程度來說,工程項目沒驗收,就不能認為工程項目是合格工程,就不能使用。 建設部門的驗收分兩步,一步是形式性(程序性)受理,一步是實質性受理。對這些未經驗收即交付使用的建設項目,首先啟動程序性受理,即出具工程項目驗收需提供材料清單,責成建設方提供相關資料;甲方提供資料缺失的,要逐項書面注明并告知甲方需要補辦的事項、資料;因程序性資料不完善、程序不健全導致不能驗收的,建設局也要出具因何事項、何種原因不予受理的書面文書,分清責任;形式性審核完畢再進行實質性檢查,按工程項目驗收程序進行驗收。 十一、忽視工程檔案,給后期建設項目改造、維修、維權、追責帶來隱患。 巡察人員要索要工程檔案進行審閱。 前幾年,某施工方進行地下施工時將誤將一小區(qū)自來水管挖斷,其將損失款4萬元計入工程造價,審計人員要求剔除該損失款,因系施工隊自己原因造成,應由施工隊自己承擔;施工隊卻說,因甲方沒有提供地下設施圖紙(當年的地下工程檔案),因而出現(xiàn)爭議;二是某地將市屬電影院地下人防工程欲改造成兒童活動中心和工人文化宮,施工隊伍進入后,因無當時電影院建設圖紙而不敢動工,因為施工隊伍不知道哪是承重墻、哪是非承重墻,遍索建設圖紙均不見,幸好原設計單位電腦中尚存該圖紙,有了圖紙后改建工程就簡單了,由此可見工程檔案的重要性。 建立建設項目“檔案制度”,給每個建設項目建立自己的檔案。工程檔案包括: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發(fā)改部門的批復;設計資料,概預算;環(huán)評報告;招投標資料、施工圖紙、施工合同;開工資料、變更資料、竣工圖紙;監(jiān)理資料;各種建材的合格證、檢驗報告、驗收報告、入網許可證、生產許可證、資產移交清單;施工企業(yè)的執(zhí)照、資質證書;中標公司相關證件、證書復印件、授權使用該資質的授權書、該項目部使用該資質出現(xiàn)問題由總公司承擔相應責任的承諾書;項目經理有關證書的復印件等等。 以上資料不能索取原件的,須保留復印件。 建立所用建材可追究制度,建立建筑建材終身終究制度。 十二、項目部管理混亂、失控。 要知道,現(xiàn)有一般規(guī)定均為程序性規(guī)定,是面上的,真正實施各項規(guī)定、實際操作、具體落實的是項目部,所以項目部是建設質量的牛鼻子,抓住這個牛鼻子,就是抓住了建設質量的關鍵。 目前,建筑市場許多項目部是臨時組建的,一般都是與各項工程有關系的人員,他們憑關系能夠承攬到工程,但是沒有自己的項目部;履行招投標程序時,臨時借來某項目部、公司的資質參與招投標;第二,項目部掛靠公司不固定,完全以自己的需要,今年自稱是甲公司的項目部,下年則稱是乙公司的項目部;招投標要求一級資質時即掛靠一級建筑公司,人家要求二級資質時即掛靠二級建筑公司,怎樣有利于承攬工程怎樣掛靠,哪家公司管理費低掛靠哪家,十分不利于管理。 項目部的管理人員(含幾大員)的養(yǎng)老保險等要在中標公司一起繳納,即在公司賬目上有2年以上的繳納養(yǎng)老保險才算該公司的正式項目部;對項目部甚至建筑公司申請各種資質而上報的各種專業(yè)人員要查明是在該公司、項目部空掛證書的人員,還是公司正式員工,大伙可以通過當地的社保的社保號來查,因為社保終身就一個,查其在什么單位繳納社保就可以了,一旦查明不是在建筑公司繳納社保即為空掛證書人員。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