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說過的一句話,我經(jīng)常和我的學生說起,那就是——“一個人的精發(fā)育史實質(zhì)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同樣,托馬斯說過的一句話,我也經(jīng)常和我的學生說起,那就是——“我到處尋找幸福,但是除了帶一本小小的書,在一個小小的角落閱讀,其他什么也找不到了。”關(guān)于讀書,古今中外名家給予過太多的贊美。培根說:“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凱勒說:“一本新書就像一艘船,她帶領(lǐng)著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無限廣闊的海洋。”我國漢代史學家劉向說得更直白:“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南宋胡仔在《苔溪漁隱》中話可以說是對劉向至理之言的解說,書籍,“蓋其辭意典雅,讀之者躍然,不覺沉疴去體也。”毛澤東主席從讀書的結(jié)果而言,“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里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這更發(fā)人深省。新加坡有項調(diào)查顯示,讀書的人比較活躍、比較快樂,而不讀書的人則比較冷漠、比較寂寞。錢鐘書的夫人楊絳先生把讀書說成是“風雅樂事”,猶如“串門訪友”,要參見欽佩的大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能闖進大門,翻上幾頁就能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經(jīng)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lǐng)還可以不辭而別掩卷而去或者另請高明。如此讀書是何等的飄逸,何等的灑脫,何等的幸福!只有讀書了,只有真正讀進去了,我們才可以灑脫飄逸,思想自由。試想,不讀書,何以作文?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好書,會使我們脫離庸俗,脫離無知,走到那里仿佛都有一種屬于書的清香伴隨著我們,書香彌漫。有文化底蘊的人,都會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一種高貴的氣質(zhì)。因為腹有詩書氣自華。書籍是人類的朋友,而讀書則是人類的親密朋友。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能提升文化修養(yǎng);經(jīng)常地去閱讀、去研究,去思考,那“半畝方塘”一定會清澈見底,燭照著我們的靈魂,蕩滌著我們的心靈。孔子曾告誡自己的兒子孔鯉說:“不讀詩,無以言?!蔽液臀业膶W生常常是靜靜地咀嚼一首詩歌,詩情畫意隨即呈現(xiàn)眼前?!峨防崭琛返摹疤焐n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方大草原的遼闊,牧草豐盛,牛羊成群的迷人風光就在眼前涌動;賀知章的《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通過贊美春風的活力、柳樹生命,進而贊美春天澎湃,謳歌春的無限創(chuàng)造力;王維的《鹿柴》“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又給我們描繪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那種幽靜神秘的境界……我和我的學生能從史鐵生的作品中汲取智慧、力量、喜悅,進而快樂地成長。史鐵生是當代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nèi)找嬗陌档膬?nèi)心。我和我的學生讀書的最大樂趣在于隨心所欲。主人是我們,是我們?nèi)プx書,而不是書來管束我們。試想,一個大書架,塞滿了書,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偵探、言情、武俠……看哪一種都可以,不著急。書,是我們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那么多古圣先賢,在靜默地等著我們,為我們述說自己的思想。我們可以向?qū)O子請教兵法,跟莫言談紅高粱,跟畢淑敏談母愛,跟普希金談生活……總之,當家的是我們。慢慢的,我們就會覺得,世界如此之大,生活如此之多彩,大自然如此奧妙無窮,仿佛所有的知識畫卷都在我們的腦海中一一展現(xiàn)。而我們也已超然物外地沉浸在書的馨香中,感受到了司湯達的深刻;杰克·倫敦的激情;雨果的憂郁;體會到了李白的豪放;杜工部的沉郁;李義山的秀逸;品味到了梁實秋的隨意;錢鐘書的睿智;朱自清的平和;甚至可以隨李敖一起快意恩仇,甚至像王朔般著著實實過上把“痞”癮……久而久之,這種“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感覺愈演愈烈,不變?yōu)椤皶V”者鮮矣。讀書,似乎是一件苦差事,不然,為什么有人頭懸梁,錐刺股呢?讀書似乎又是一件幸福的事,否則,為什么有人可以不吃飯,不睡覺,卻不可以不讀書呢?因為讀書,我們還可以大發(fā)議論,甚至和作者討論爭鳴。凡著書立說者,必為一時之俊才。雖是俊才,有時也會有疏漏,而這疏漏偏偏被我們看出來了,高興不高興?譬如又一次,我和我的學生討論杜甫《飲中八仙歌》中有一句“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句是寫李白的。但你想,如果我們把“臣”字寫成“爺”字,不是更好地表達李白的酩酊大醉,一時意得志滿之態(tài)?好像杜甫都要來拜你為“一字之師”。大發(fā)議論,使我們與作者有并駕齊驅(qū)之感,精神上快樂無比。還有,當我們?yōu)橐粋€問題絞盡腦汁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時候,又或是當我們對某一個問題小有心得時,打開一本書,發(fā)現(xiàn)已有人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充分的論述。正好搔到你我的癢處,正中你我的下懷,我們是不是喜不自禁?于是一切都已明了,一切付出的辛勞都有了回報。這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是什么也換不去的。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yǎng),邏輯修辭使人善辨?!鄙谱x者最幸福!我常常和我的學生說,讀書要有選擇,譬如在我們這個年齡,《愛的教育》的確是最美好的禮物,安利柯所記錄的種種,雖然在我們生活當中早已司空見慣,但那卻是我們無法表達出來的一種情緒,那就是——愛。泰戈爾曾說:“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著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蔽覀兊纳钪校沁@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跡,卻深深的打動著我們。我的學生也深知:一花一世界,一書一天地。經(jīng)常陶醉在自己讀書的世界里是一種幸福,我們可以尋找一塊潔凈地的宿營地,安置我們的靈魂,可以尋找一方明亮清澈的天空,讓人生快樂地飛翔……因為讀書,我們沉浸在書籍柔軟的紙頁里,那些文字就像密密地重重疊疊一刻不停地環(huán)繞著我們,隨著書中主人公的感動而感動,幸福而幸福,痛苦而痛苦,不知不覺一時滿臉淚水,那真是一種酣暢淋漓的痛快。因為讀書,一個人的心靈空間開始擴大,書中的智慧,通過你的眼睛成為可見的,然后經(jīng)過感覺的門廊,經(jīng)過想像力的天井,進入你心靈的空間,令人陶醉。因為讀書,你就可以走進五彩斑斕的思想?yún)擦郑D覺異香彌漫,沁人肺腑,總能感悟些什么,千年歷史在書頁的翻動中緩緩流出,從盤古開天到星際遨游,時間與空間的阻礙蕩然無存,你可以盡情的體驗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的幸福。因為讀書,你就可以在書的海洋里盡情遨游,當你枯燥煩悶,讀書能使你心情愉悅;當你迷茫惆悵時,讀書能平靜你的心,讓你看清前路;當你心情愉快時,讀書能讓你發(fā)現(xiàn)身邊更多美好的事物,讓你享受“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的美妙境界。好書是心靈的家園,是精神的慰藉,是思想的源泉,是靈魂的歸屬,是人生的港灣。我和我的學生說,假如我們沒有了書,如同精彩生活中缺少了理想,變得乏味;沒有了書,如同茫茫大海中沒有了指南針,迷失方向;沒有了書,如同彩色畫卷中失去了色彩,只留黑白。199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把4月23日確定為“世界讀書日”,這一天,不僅是為了紀念1616年的這一天逝去的三位文豪——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英國作家莎士比亞和秘魯作家加爾希拉索·德·拉·維加的辭世,也是為了提醒我們勿忘精神生活。閱讀似水,潤物無聲,教人明曉世理,賜人談吐機鋒,育人風雅酬唱,助人修身養(yǎng)性,安身立命。讀書是美麗的,讀書是幸福的。它的美麗不僅在于聽書傾訴,與書交流,讓書答疑解難,更在于如王蒙所說的“讀書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風度”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讀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分清美羞,明辨是非;讀一本好書,可以使我們從圣賢和智者的叮嚀中頓悟人生的真諦;讀一本好書,可以從偉大的人生記錄中感悟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操,從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中找到他們同命運搏擊的堅強意志。讀書不論年齡,“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讀書不分季節(jié),春讀陽光,夏讀綠蔭,秋讀聽蟬鳴,冬讀圍爐暖。“讀孔得仁,讀孟得義,讀老得智,讀莊得慧,讀墨得力行,讀韓得直面,讀荀得自強不息……”(易中天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