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則天尚在襁褓時,袁天罡便對她的母親楊氏說道:“夫人骨法,必生貴子。” 于是楊氏將膝下兒女分別喚出,奈何袁天罡的評價卻并無驚人之語,唯有見到穿著男嬰衣服的武則天時,方才驚嘆:“龍瞳鳳頸,極貴驗也”,并再度補充道:“必若是女,實不可窺測,后當為天下之主矣!” 后來,太白金星多次在白晝出現(xiàn),李淳風又占卜出:“女主昌?!鼻》昝耖g廣傳《秘記》,稱“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于是唐太宗憂心忡忡,一度牽連旁人,還曾私下問李淳風民間傳言是否可信。 對此李淳風說:“臣夜觀天象,多次查探,發(fā)現(xiàn)此人正是您的妻妾,不出三十年就會成為天下共主,到那時李唐子孫會被屠戮殆盡?!?/span> 唐太宗即刻追問:“若把嫌疑之人通通賜死,能否解除危機?” 李淳風卻出言否定:“這是天命,并非人力可為,不過是徒增無辜罷了。更何況三十年后,這位天下共主或許心存善念,所造禍患尚可小些,若此時橫加干預,只怕會再添風波?!?/span> 于是,唐太宗便不再過問此事。 這段故事,多有玄幻,但不可否認的是武則天后來確實成功的登基稱帝,睥睨天下。最初,武則天為了維護統(tǒng)治,任用酷吏肅清朝堂,提拔武氏一族壓制李唐血脈。然而行至暮年,武則天遇到了所以帝王都會糾結(jié)煩惱的問題,那便是江山社稷到底該由何人繼承。 當武承嗣與武三思輾轉(zhuǎn)得知帝王心思后,便多次派人對武則天說:“自古天子未有以異姓為嗣者?!?/span> 武則天深知傳位給武氏后人,自己的功勛偉業(yè)或可長留,如若傳位給李唐骨血,多年經(jīng)營勢必要功虧一簣。但她又著實猶豫,轉(zhuǎn)而詢問朝臣意見。于是狄仁杰趁機說道:“臣觀天人未厭唐德。今欲繼統(tǒng),非廬陵王莫可?!?/span> 當武則天聽到天下仍在思念大唐恩德,應該立李顯為太子時,頓時大怒,此后依舊舉棋不定,直到一場夢境的出現(xiàn)方才促使武則天下定決心。 關于這個夢,史籍記載有兩種說法: 其一為武則天在夢中下棋,卻始終不能贏,于是找狄仁杰解夢:“雙陸不勝,無子也。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且太子,天下本,本一搖,天下危矣。” 下棋之所以贏不了,正是因為沒有沒有了子,這是天意在警示陛下,太子本就是國之根本,若有違背,天下就會陷入危險。 其二為武則天夢到一只折斷雙翼的鸚鵡。對此,狄仁杰說:“武者,陛下之姓,兩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則兩翼振矣?!?/span> 鸚鵡的“鵡”正與“武”相通,兩翼是指她的兩個孩子,廬陵王與相王,只要重用二人,便可重新振翅而飛。 解完鸚鵡夢境后,狄仁杰順勢勸諫,陳明利弊。他說:“當初太宗皇帝嘔心瀝血,才有了如今盛世,后來高宗又將子嗣托付給陛下,難道您現(xiàn)在要把天下傳給外姓之人嗎?更何況母子本就比姑侄親近。如果立兒子為太子,無論多久都會有人祭祀,但如果立侄子為太子,只怕百年后再無人祭拜,今日江山亦將拱手讓人?!?/span> 武則天聽后,心中不滿,出言制止道:“此朕家事,卿勿預知?!?/span>這是我的家事,你不要再管了! 但狄仁杰卻并未氣餒,他接著說:“帝王掌管天下,這天下大事原本就是皇帝的家事。況且君臣猶如一體,我身居宰相之位,又怎能坐視不管呢?” 后來,武則天百般思索,最終將李顯秘密接回洛陽。有一次她特意讓李顯藏在帳后,又召見狄仁杰,故意說起廬陵王之事,狄仁杰依舊言辭懇切,甚至一度淚流滿面。 于是武則天趁機將李顯喚出,說道:“還爾太子!”并在狄仁杰的建議下,將李顯按禮節(jié)迎回宮中。當時,天下無不歡慶,滿朝文武更是紛紛上奏請立李顯為儲君。 后來征兵,本來無人響應,但聽說李顯前來,轉(zhuǎn)瞬便一呼百應。自此,武則天徹底明白了人心所向,最終立李顯為皇太子。 可以說,正因有狄仁杰的鞠躬盡瘁堅持不懈,方才促成了李唐社稷的再度延續(xù)??上В铒@卻并不明白這份良苦用心,反而在狄仁杰面對武皇病重提出太子監(jiān)國時,冷冷說道:“這是狄仁杰在樹立私惠,想趁機討好我?!?/span> 此中糾葛,著實唏噓。千百年來,關于江山社稷與人性忠奸的故事總是在輪番上演。我們沉浸其中,敬佩每一位忠臣良將,厭惡每一個奸佞宵小。 然則歷史紛爭,世道多變,又難以真正的蓋棺定論。而這正是歷史所獨有的魅力,明是非,知善惡,有所啟迪,愈趨繁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