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個需要積累的事情。就像情緒的爆發(fā),是由很多個細(xì)微的點不斷積攢,攢著攢著就爆了。我總是要有感而發(fā)。 四川和云南的地理位置很是接近。 如果僅僅類比飲食文化,無疑我最近在成都探索的很有收獲。 如果僅僅類比城市景觀,成都也頗賞心悅目。 好幾個老朋友都以為,我來成都旅游了。 我干脆的兩個字,工作。 其實也算是工作加旅游散心了。 無非不是在廈門,而是跑到了成都。 這邊的美女確實是很多。女孩子大多腿瘦水靈。我想等我哪一天去春熙路瞧一瞧,我也算大開眼界。 只有見過了足夠多的美的樣本,才可以對美有一個準(zhǔn)確的定義。此處,僅只胖瘦高矮,無涵蓋內(nèi)心深次層。 人到了某一個年紀(jì),確實要服老。我本來以為我今年可以攢攢留長頭發(fā)了。 可是,我因為嫌工作時必須法式盤發(fā),索性圖個節(jié)約時間,又剪短了。一個法式盤發(fā),我半個小時都搞不來。 也許,再練練是可以搞定的。 過幾年,還是要留起長發(fā)的。 我認(rèn)識的一個女孩子,從我的思想意識出發(fā),我還挺羨慕她的。 上下班的私服,是西裝搭配一個很短的短褲。 如果按照我很正規(guī)老舊的穿衣風(fēng)格來看,我是穿不出去的。 不過看來女孩子的狀態(tài)很好,二十出頭的年紀(jì),臉上都寫滿了活力與明媚。 也許我羨慕的不是短褲,而是一顆年輕的心。 有些人的外在表現(xiàn),看起來很隨意,就像是沒有修剪過的枝條。 雕琢很容易,保留真實的自己其實不那么容易。 年紀(jì)越大,越追求的不過就是一份隨心罷了。 我對我的年紀(jì)持保留意見,心理應(yīng)該是30+。生活一步步催著我早熟,我自己也以為成熟意味著可掌控。 現(xiàn)在卻回過頭來,羨慕。 這是一場舍本琢末罷了。 越簡單的東西越貴。無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