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篁嶺位于婺源縣江灣鎮(zhèn),雖然說婺源我隨小荷團(tuán)隊來過兩次,但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因為那兒有著不一樣的風(fēng)景,有古村、古宅,還有古樹、田園,而且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的瀏覽一下,其實這一次也同樣如此。
臨近篁嶺時,就看到田野中的油菜花,那金燦燦的一片又一片,確實展現(xiàn)出一幅“希望的田野”的景象。臨近篁嶺時,汽車開得慢起來了,這天正好是周六,因此汽車就像是爬行似地靠近景區(qū)。看到了纜車A點(diǎn)(古村站),停車場停滿了,于是我們的車再向前行馳,來到了纜車B點(diǎn)(梯田站)下了車。
又是由纜車上山,顯然這個山并不高,海拔在500米,但坐在纜車上所看到的景色是具有田園風(fēng)味的,有油菜花田、有古村落的建筑群、有山崗灌木。當(dāng)然最吸引眼球的是那長長的鐵索橋,在纜車上看就讓人怦然心動,因此到了纜車站臺后就真奔那橋。
這橋叫做壘心橋,全長298.15米,距地面垂直高度達(dá)97米,人很多,因此走在上面還有些晃動感。在橋上看風(fēng)景,那實在是美不勝收,遠(yuǎn)方的梯田,層層疊疊,開滿了金黃色的油菜花,就象是一把折扇鋪在了大地上,而古村落那灰白的建筑群,就象是一幅立體的山村水墨畫卷。橋的中部有玻璃橋面,往下窺探,山林、怪石、溪水,盡收眼底。據(jù)說這里曾是電視劇《歡樂頌2》的外景拍攝地,那“大地之心”、同心鎖和許愿樹,成為愛情的祈愿標(biāo)志。
走完壘心橋,就開始往古村走了,村口有一牌坊,上面寫著“天街”,這讓我感到有些意外,我想象中就是一個村子,而越往里走,越感覺到它的繁華,簡直就是一個鎮(zhèn)。兩邊的商鋪林立,有各種小吃,我買了霉干菜燒餅、豆腐腦等,更重要的是各種民間非遺項目,也聚集在該街上,有竹編用品、工藝畫傘、木雕等。越往里走,越感覺它的不同凡響,因為它是山居村落,有百米的落差,很多村民住宅都是依山而建,因而被稱為“梯云人家”,那一層一層的民居大多有曬臺,據(jù)說到了秋天,這里就有曬秋的風(fēng)俗,曬一年的收獲。當(dāng)然我們這個季節(jié)去,看不到曬秋,看到的是春日的花景,除了油菜花,還有海棠花、桃花、梨花等等。
遺憾的是,沒有時間細(xì)看,匆匆一個小時,讓我不時地在游人中“突圍”,不然就會淹沒在人海中,看不到方向。因為這是一個迷一樣的村莊,有縱橫交錯的小路,有500多年的歷史熏染而成的風(fēng)格化的古宅大院、古樓,有獨(dú)特的民俗風(fēng)情。
當(dāng)我走到村口時,只見排著長長的隊伍,我還以為是買什么東西,原來都是準(zhǔn)備上纜車的游人,而我也正好要返回到停車場,于是只能耐心地排隊、等待。這里也是海,是真正的“人?!保乙渤闪撕V械囊坏嗡?。
篁嶺,讓我記住了婺源又一個美麗的地方,這是中國最美鄉(xiāng)村的代表之一,也是留在人們心間“故鄉(xiāng)”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