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 朱耷(1626—1705年),明宗室寧獻王朱權(quán)后裔,封藩南昌,遂為江西南昌人,小名耷。清順治五年(1648年)落發(fā)為僧,法名傳綮。一生字、號、別號甚多,有個山、驢屋驢、人屋等??滴醵辏?684年)始號八大山人。 坎坷的命運影響著他的人生觀及藝術(shù)思想,其繪畫作品多寄托著對清王朝的痛恨,及對明王朝的眷戀之情。他的山水畫在宗法元黃公望平淡天真和明董其昌潤澤秀逸的基礎(chǔ)上形成了自己古拙奇特、勁拔荒率的藝術(shù)風格。其花鳥畫在參照明代沈周、徐渭等文人畫法的同時,又融入自己強烈的主觀意識,注重魚、蟲、禽等物象的人格化表現(xiàn),以象征手法表達隱晦的寓意。借此表達自己作為明皇族后裔,百般無奈的感慨之情。他與同為明遺民畫家的石濤、弘仁、髡殘合稱“清初四僧”。書法宗王獻之、顏真卿,淳樸圓潤,自成一格。朱耷中晚年,在書畫作品款署中多使用“八大山人”。 作品介紹 此軸錄五言題畫詩一首,計10行,行字不等。末款“八大山人題畫”,下鈐“八大山人”印。具體書寫時間不詳。本幅無藏印。 王寵(1494—1533年),字履仁,后字履吉,別號雅宜山人,吳(今江蘇蘇州)人。為邑諸生,累試不取,貢入太學。工詩文,精書法,風格婉麗遒逸,與祝允明、文徵明并稱“吳中三家”。能山水,工篆刻。為唐寅姻親,其子娶唐女,亦與文徵明交善。 ![]() ▲ 清·朱耷《題畫詩軸》 (77.9cm*166.8cm) ![]() ![]() ![]() 部分細節(jié)放大 ![]() 鴒原此高蹈, 鴻鵠曷翱翔。 下者命 ![]() 雋匹,樂天歸 草堂。北風歲 已晏,秋水人 ![]() 何方。迢遞 巢云子,漁歌 楚竹傍。 請您橫篇欣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