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24日 是第28個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今年的宣傳主題為 “你我共同努力 終結結核流行” 關于結核病, 你了解多少? 結核病又被稱為“癆病”,由結核桿菌引起,主要侵害人體肺部引發(fā)肺結核。肺結核是長期嚴重危害健康的慢性傳染病,在我國法定報告甲乙類傳染病中發(fā)病和死亡數(shù)排在第二位。 1995年底,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將每年3月24日作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是為了紀念1882年德國微生物學家羅伯特·科赫向一群德國柏林醫(yī)生發(fā)表他對結核病病原菌的發(fā)現(xiàn),以此提醒公眾加深對結核病的認識。 今年宣傳主題為“你我共同努力 終結結核流行”。該主題旨在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踐行“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理念,呼吁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共同終結結核病的流行,捍衛(wèi)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結核病可以發(fā)生在除頭發(fā)和指甲外的任何器官,其中80%以上是肺結核。 肺結核是呼吸道傳染病,患者在咳嗽、咳痰、打噴嚏將結核菌播散到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帶有結核菌的飛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肺結核病人如果診療不及時,肺部病變會反復惡化和播散,形成空洞及纖維化,對肺組織和肺功能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導致死亡。 出現(xiàn)咳嗽、咳痰兩周及以上或痰中帶血,還伴有低燒、夜間出汗、午后發(fā)熱、胸痛、疲乏無力、體重減輕、呼吸困難等狀況,要及時前往醫(yī)療機構就診。 按醫(yī)生要求規(guī)范、全程治療,絕大多數(shù)肺結核病人都可以治愈。肺結核治療全程為6~8個月,耐藥肺結核治療全程為18~24個月。 肺結核病人若不規(guī)范治療,易產生耐藥肺結核。病人一旦耐藥,治愈率低、治療費用高、社會危害大。 肺結核病人不要隨地吐痰,要將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帶蓋痰盂里。不方便時,可將痰吐在消毒濕紙巾或密封痰袋里。 居家治療的肺結核病人,應當盡量與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風,并戴好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編輯 / 黃騫文 資料 / 滬小康 中國疾控動態(tài)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