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春季釣魚,釣深還是釣淺是一個總是繞不過去的話題。釣魚界有句諺語:“春釣淺”,于是很多釣友就一味地釣淺;而有的釣友認為春天雖然氣溫有所回升,但是水溫卻上升的慢,還是要釣深。我認為這兩種做法都過于片面,眾所周知垂釣七分靠位置二分靠應變,一分靠餌料,釣魚是一個技術活,需要考慮多種因素,首先,你需要考慮你想要釣什么魚。不同類型的魚有不同的習性和喜好,因此,春季釣魚釣深還是釣淺大家不妨一起來討探下。 天氣選擇 立春后氣溫有一定回升,在晴天溫度比較穩(wěn)定的時候,中午氣溫高,魚容易上浮,則適合釣淺。 但在相對晴朗的天氣,晝夜溫差依然很大,甚至能在十幾度左右。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后,氣溫下降明顯,魚常在這兩個時段前后,咬鉤率減少,早晚釣深時,也要把握好下竿的時機,不要錯過魚咬鉤。 而在天氣陰冷時,水溫比較穩(wěn)定,變化一般都不大,水體底層水溫要高于中上層水溫,趨溫的魚兒都在底層水域游動,則需要釣深一點了。 水底有高坎土梗,以及坑洼的地方,正是鯽鯉等群居魚喜歡的場所,這個時候魚兒覓食較為積極,有時候甚至要比晴天時魚口會更好一些。 當碰到春雨綿綿的天氣,雨水細膩溫暖,落入水中,會增加水的溶氧量,也會把岸上的植物帶入近岸淺水處,水色變渾濁,形成掩蓋作用,魚兒上浮尋找食物,正是作釣的最佳時機,這時候選擇釣淺即可。 餌料選擇 春季魚兒還是喜歡吃腥一點,其一是溫度沒那么高,其二就是為了補充大量能量,還是喜歡吃腥和肉餌的,還有人問用玉米行嗎?我只能說行,你去釣吧。 蚯蚓:春季釣魚必備餌料,就是蚯蚓了。作為便宜實用的首選餌料,在春季能起到相當厲害的作用,這貨有時候小魚不咋愛吃,可以躲避小魚,但是有時候小魚就會非常鬧,所以在這里大家需要自己去嘗試哈。 面餌:面餌就是我們所說的商品餌,這里我就說一點,春季用腥里透著香的味的餌料,像中逵鮮丹這種采用動植物生鮮制作的餌料,絕對能釣到更大的鯽魚,大鯽魚喜歡吃香的,小鯽魚喜歡吃腥的,根據(jù)我們作釣目標去選擇合適的餌料 水域情況 淺灘是春天魚類最好的游弋和繁殖地。春季水溫回升,魚兒會比人更敏感溫度變化,逐漸從深水區(qū)游向近岸草灘處。 在陽光照射下,淺灘處的水溫要比深水區(qū)高幾度,微生物、植物、蟲類最先在淺灘處復蘇生長,能給魚提供豐富的食物來源,也是天然的藏身場所,春季鯽魚鯉魚等魚類還會到淺水處產(chǎn)子,繁殖后代,產(chǎn)卵后需要補充能量。而淺水區(qū)的食物必然多于深水區(qū)。所以很多魚都有趨向淺灘的習慣。 值得注意的是,水越淺魚的警惕性也就越高,釣淺灘要選對草。水草要先從淺灘長出來,才能夠為魚保暖、提供遮蔽物、藏住食物。 如果淺灘處水草稀少,水深只有一米多,基本是不建議作釣的。如果水草有厚有稀,可以釣中間過渡區(qū)或者水草稍微稀疏點的地方,水草太厚反倒不方便游動覓食。 如果是很大片的淺水灘,同樣不適合釣淺、釣近。立春后魚的活性還沒有那么高,淺灘升溫快,降溫也快,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在淺中找深,如果實在找不到深水,可以盡量用長竿釣遠。 尋找魚層 水情不一樣,深淺也不一樣,不能肯定地說就要選幾米深的水。比如在大水面,有些地方水深5米以上,而小水面水深1米左右,釣深水也不過1米水深,水域面積不一樣,深淺不一樣。 還是要根據(jù)水域面積、地形、水草,以及是否藏魚,找到魚道和魚窩,確定當時情況下作釣的水深淺。 在釣離底和釣浮時,一般是調(diào)高釣低,找底調(diào)漂后可以從離底10厘米左右開始慢慢搜尋魚層,每次下拉10-20厘米,試釣幾竿,一般魚層正確就很快會有魚口。 總之,在春季釣深釣淺不可一口下定論,要因天氣、溫度、時間、水情等方面而定,再加上釣位合理,用餌對口,是不難釣獲目標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