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之前,要做人生的加法。而五十歲之后,要做人生的減法。 做加法,是為了讓自己經(jīng)歷更多,找到自己的喜好和生命的意義。而做減法,是為了清除那些毫無價值的人與事兒,還自己一片清凈安寧的天地。 人老了,身邊的麻煩事太多,不僅會讓自己疲累,還會影響到生活的質(zhì)量,以及家庭的關(guān)系,百害而無一利。與其多招惹麻煩,不如少招惹麻煩。 如何才能少招惹麻煩呢?那就是“不折騰”。人們就是因為喜歡瞎折騰,所以惹來了諸多的事端。一切,都是“自作自受”的必然結(jié)果。 有些人會反駁,人生在世,怎么可能不折騰呢?年輕的時候可以折騰,到了中晚年,就該過點安樂的生活了。 一個人,過了五十歲,少在這些地方“瞎折騰”,也許我們的命會更好。 一、別為了“貪念”而瞎折騰。 有一位名人說過,世界上大部分的天災(zāi)人禍,都是人類的“貪念”造成的。 貪念,真的就有如此之大的影響嗎?其實,每個人做事,都有自己的圖謀和追求。這些圖謀和追求,說到底就是“貪念”。 適當?shù)呢澞?,可以讓人奮發(fā)進取,努力拼搏。而過度的貪念,就如同深淵一般,不僅吞噬了自己,也吞噬了其他人,害人害己。 一個老板,本來可以安分守己賺點正當錢,但他不樂意,非要為了更大的利潤而不擇手段。結(jié)果,要么蹲了大牢,要么傷天害理,下場悲涼。 人這一生的欲望,應(yīng)該隨著年歲的增長,而逐漸降低。年少時可以熱血沸騰,放大欲望。中晚年的時候,就該活得淡然一點了。 人若貪婪,禍事叢生。人若淡然,命長福厚。 二、別為了“爛人爛事”而瞎折騰。 人在江湖,既然能碰到貴人好事,那肯定會遇到爛人爛事。也許,遇上爛人爛事的幾率,會更大。所謂“君子難覓,小人易尋”就是這個道理。 很多人會說,我又不是爛人,為什么會惹來爛人爛事呢?沒有任何的原因。生活就是如此不講道理,你越是不希望爛人爛事出現(xiàn),他們越是來到你的身邊。 你對親戚特別好,親戚覺得你比他有錢,就跟你鬧矛盾。你很無奈,自己又沒有得罪他們,怎么他們非要“見不得人好”呢? 被人傷害過后,你才徹底明白,在這個世道,笑人無,恨人有,本就是常態(tài)。你沒有害別人的心思,不代表別人不會害你。 正如民間一句老話所言:“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 多少人一生善良,可就是因為碰到了爛人爛事,所以人生的阻礙多了,就連日子,也過得不太好了。
三、別為了“子女”而瞎折騰。 有道是:“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這番話,流傳了幾百上千年,可能夠做到的父母,實在不多。99%的父母,不是管著孩子,就是為了子女瞎折騰,非但自己受苦,就連孩子也被他們慣壞了。 孩子在18歲之前,我們自然要為了子女而折騰。一旦過了18歲,我們就該放手了。特別是孩子讀了大學(xué),進了社會之后,他們就需要學(xué)會養(yǎng)活自己了。 有些父母不樂意,非要溺愛孩子,二三十歲了,連自己都養(yǎng)不活,還要啃父母的老。如此孩子,又怎么可能獨當一面呢?也許,他們連自力更生都做不到。 看到這些無法自力更生的孩子,我們都有恨鐵不成鋼的想法。但我們都忘了,孩子有這些依賴的行為,不是別人造成的,而是過分溺愛他們的父母造成的。 孩子有什么夢想,讓他們自己去追求。有什么心愿,也讓他們自己去實現(xiàn)。哪怕他們想擁有一個小窩,也讓他們自己去奮斗。有些事,不能幫,否則會反噬晚年的父母。 四、別為了“賺錢”而透支身體。 人過五十,最怕的,就是早年的透支,換來了今時今日的“精力衰退”。 每個人的精力和福氣,就跟水瓶當中的水一般,喝一點,就少一點。一下子喝太多了,水瓶里面的水不夠了,終究是會出問題的。 不透支身體,就是為了減緩身體衰退的進程。有些人到了50歲,依舊精力充沛。而有些人到了50歲,就白發(fā)蒼蒼,一臉老態(tài)。這當中的差別,跟透支身體的程度有關(guān)。 為了賺錢而透支身體,沒必要,因為普通人賺的錢,還不夠給醫(yī)藥費。有些時候,適當放松自己,多加休息,這才是最省錢的辦法。 在這個年頭,去一趟醫(yī)院治病,至少都要幾百上千元,多一點的,還要上萬元。這透支身體賺來的錢,哪夠呢? 為了自己著想,也為了家庭著想,別再折騰太多了。不然,會人財兩空。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