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說南通是近代第一城?是因為她古代太短! 的確,因為兩千年前沒有南通!兩千年前真的沒有南通嗎?有圖為證。 但是如東很早就有了,他在扶海洲。扶海洲為長江口最早出現的一塊卵形沙洲,漢時東西長約80里,南北寬約40里。如今如東縣境內湯園鄉(xiāng)曾挖掘出一巨大獨木舟,經碳14測定為三國年間之物,說明當時扶海洲沿未與大陸連接。由于海岸線不斷向外淤張,在東晉年間,扶海洲終于被大陸吞噬了。 而現在的南通,雛形應該是胡逗洲,胡逗洲在公元5世紀時已經形成,到6世紀南朝梁時,成為位于長江口北側的一塊較大的沙洲,那個時候就有了狼山鎮(zhèn),也就是現在的狼山鎮(zhèn)是早于與南通的。因為到唐代的時候整個隸屬于浙江西道,還沒有通州的說法,直到五代后周顯德五年(958年)才有了南通(通州)。 當然南通近代第一城之稱,并不是因為他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因為南通擁有近代七個中國第一:第一所師范學校、第一座博物館、第一所紡織學校、第一所刺繡學校、第一所戲劇學校、第一所盲啞學校、第一所氣象站。而這里面由張謇創(chuàng)辦的有四個, 二甲古鎮(zhèn) 1902年創(chuàng)辦了通州師范學校。 1905年創(chuàng)建了南通博物苑。 1912年利用1899年創(chuàng)辦了大生紗廠東南側35畝地創(chuàng)辦了私立南通紡織專門學校。 1914 年,張謇設立“女工傳習所”。并邀請?zhí)K州的刺繡藝術家沈壽講學學生既學習技能,又生產產品,這是我國第一所刺繡專業(yè)學校。 1916年創(chuàng)辦了第一所盲啞學校:南通盲啞學校 1916年在“南通博物苑測候室”基礎上,創(chuàng)辦了軍山氣象臺,但是應該認定為,自建的第一所氣象臺,因為比民國政府于1912年在北京建立中國中央觀象臺是要晚幾年的。 1919年,張謇與上海歐陽予倩籌建南通伶工學社,也就是第一所戲劇學校。 正所謂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吳良鏞教授在對南通的城市建設和文物保護進行認真考察后,從中國近代城市發(fā)展史的角度提出:“張謇先生經營的南通堪稱中國近代第一城”。 但是南通的內涵已不局限于城市規(guī)劃和城市建設的范疇,經濟建設、文化建設、教育建設及其對區(qū)域發(fā)展的重大影響都表明張謇在南通的偉大探索和實踐,奠定了南通在中國近代史上的獨特地位。 張謇何許人也?張謇就是南通人也。清末狀元,此處省略N字。 但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南通”,是在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不過當時的南通不是現在的南通,而是通州廢州設縣后成立的“南通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