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梅花開的特別好,有96朵,昨天的時候,還是97朵,被一個路過的夜貓,踩掉了一朵。當年的頂級殺手,阿飛,面對歸隱的生活,也只能以這樣的方式,排遣心中的寂寞和孤獨。阿飛當年,在森林里,為了抓一只獵物,可以忍受寒冷和饑餓,赤腳跟蹤獵物,幾天幾夜,阿飛的忍耐力,已經(jīng)超越了人類的極限。但即便如此,面對孤獨寂寞,阿飛依然是手足無措,孤獨是人類最難戰(zhàn)勝的一種情感,武林高手如此,普通人就更是如此。安徽亳州,一個84歲的老人,當年也是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繁華,他有四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當年從自己結(jié)婚,到孩子出生,再到孩子上學,結(jié)婚,甚至是有孫子孫女外孫等等。只不過,如今84歲的老人,只能孤零零的,生活在村里。農(nóng)村正在一點一點死去,就像這位老人,生命的風燭殘年里,心里空蕩蕩的,明知道結(jié)局是什么,但心里總有一絲的不甘。動物界里,一些曾經(jīng)的王者,在自己老去快死的時候,總是自己默默離開,找一個偏僻的地方,等待著重新回歸大自然。但人類卻恰恰相反,在經(jīng)歷了最后幾十年孤獨落寞之后,生命的最后時刻,跟自己出生一樣,會有盡量多的人來看。而葬禮的時候,大概是一生中來人最多的時候,只不過這么熱鬧的場面,那個躺著的主角,是再也看不到了。安徽這位老人,所有的熱鬧,都只存在于記憶之中,因為實在是太孤獨了,但他心里清楚,自己這一生,還有一次非常隆重,熱鬧的場面,于是他決定親自看一看,為自己按照流程舉辦一場葬禮。中國的傳統(tǒng),對喪禮是最為重視的,孔子當年給弟子們找個了具體的謀生手段,那就是搞喪禮服務(wù),繁瑣復雜的流程,為了還是凝聚家族人心,通過喪夫的不同款式,又一次確立和鞏固了,家族上下尊卑遠近的秩序和關(guān)系。隨著封建制度的解體和農(nóng)耕文明退出主導地位,農(nóng)村的各種繁文縟節(jié)幾乎已經(jīng)消失殆盡,只剩下死亡這一件大事,還在苦苦維持著村里那日漸稀薄的關(guān)系。村里的人,走了之后,就再也沒有回來,年輕人都走了,剩下的,全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整個村里,都籠罩在凄冷之中。尤其是,剛過完年,從繁華到落寞,在短短幾天之內(nèi)上演,就像人生一樣,真實而又魔幻。就連秦始皇,都無法看到自己死后的樣子,但這位84歲的老人做到了,除了火化和埋棺之外,一切跟正常流程一樣。經(jīng)常有人批評中國的葬禮不夠嚴肅,從源頭上講,葬禮從不是為了死者,而是為了生者,生者的意識,決定了葬禮是嚴肅還是輕松。但無論如何,這場葬禮一樣是輕松的,人們臉上并沒有悲傷,這比演戲都真,對于大多數(shù)來參加這次葬禮的人來說,真的還是假的,他們的表情沒什么差距,生前能看到如此真實的反應(yīng),不知道是喜還是悲。有人說,只要沒有妨礙他人,想給自己搞個葬禮,也不違法,這種說法是不對的,你以為沒有侵犯到他人,只是你以為的而已。很多事,侵害的法益,并不是那么明顯,比如說這件事,民法典明確規(guī)定,任何民事行為,不得違反公序良俗。這件事很明顯違反了公序良俗,而且當?shù)匾舶l(fā)生了,說正在調(diào)查,當?shù)貨]有這種給活人辦葬禮的風俗。凄冷的村里,迎春花正在默默開放,只不過曾經(jīng)一年又一年,來折它的小朋友,如今再也沒有了,迎春花會因此開心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