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頤(1033年9月11日—1107年10月5日),字正叔,世居中山,后徙為河南府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世稱伊川先生,北宋理學家、教育家。為程顥之胞弟。
歷官汝州團練推官、西京國子監(jiān)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書省校書郎,授崇政殿說書。
程頤與其兄程顥同學于周敦頤,共創(chuàng)“洛學”,為理學奠定了基礎,世稱“二程”。他的學說以“窮理”為主,認為“天下之物皆能窮,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萬物之理”,主張“涵養(yǎng)須用敬,進學在致知”的修養(yǎng)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認為“餓死事極小,失節(jié)事極大”,宣揚“氣稟”說。
程頤著作有《周易程氏傳》《遺書》《易傳》《經(jīng)說》,被后人輯錄為《程頤文集》。明代后期與程顥合編為《二程全書》。

【陸渾樂游】
東郊漸微綠,驅馬欣獨往。
舟縈野渡時,水樂春山響。
身閑愛物外,趣逸諧心賞。
歸路逐樵歌,落日寒山上。
【游嵩山】
鞭羸百里遠來游,巖谷陰云暝不收。
遮斷好山教不見,如何天意異人謀。
【謝王佺期寄藥】
至誠通圣藥通神,遠寄衰翁濟病身。
我亦有丹君信否,用時還解壽斯民。
【睢陽五老圖】
天朝罷命錫歸閑,富壽康寧老稅冠。
國史標名知骨鯁,邦人圖像勝楹桓。
龍飛天上時還暖,魚躍波心氣未寒。
惟我潛心于易理,備知先哲應時看。
【聞侯舅】
辭華奔競至道離,茫茫學者爭驅馳。
先生獨奮孟軻舌,扶持圣教增光輝。
志期周禮制區(qū)夏,人稱孔陰生闕西。
當途聞聲交薦牘,蒼生無福徒爾為。
道大不為當世用,著書將期來者知。
今朝有客關內(nèi)至,聞從大幕征南垂。
南垂兇冠陷州郡,久張螳臂抗天威。
圣皇赫怒捷書緩,虎侯秉鉞驅熊羆。
宏才未得天下宰,良謀且作軍中師。
蕞爾小蠻何足殄,庶幾聊吐胸中奇。

注:圖片為徐曦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