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用了大量的篇幅書寫寶黛釵之間的情感糾結(jié),是一部經(jīng)典的愛情小說,作者更用了細膩入微的筆觸,描摹了當時的官場、市井的人情往來的瑣碎常態(tài),更是一部無法超越的世情小說。小說中人物的言語、行動、心理的表象下面,往往掩藏了很多的不可言說的關聯(lián),詩詞酒令插科打諢的閑言碎語背后,往往有著重重的潛在暗喻,需要讀者細細的研讀文本,條分縷析才行。 我們的揭秘紅樓系列,將和您一起,通過細致的原著文本解讀,結(jié)合本人以及前輩紅學研究大家、當代紅學愛好者的研究成果,探究紅樓中一個又一個背后鮮為人知的秘密。 紅樓夢的作者是一個劇透小王子,特別善于利用諧音梗對劇中人物的性格、脾性,甚至命運走向進行巧妙地逗漏,比如因為跟薛蟠爭買甄英蓮,而被打死的小鄉(xiāng)宦,名字就叫做馮淵---逢冤,抱著甄英蓮看花燈的奴仆名字叫做霍起----霍起,跟著賈政插科打諢的請客相公中,就有詹光---沾光,單聘仁----善騙人。 劇中的重要人物的丫頭的名字也大有玄機,這一季視頻,我們就走進紅樓,一起來透過丫鬟的名字探究賈元春的命運走向。 ![]() 一、紅樓丫鬟的名字充滿隱喻 咱們先來看看第一女主林黛玉吧,她的大丫頭叫做紫娟,貼身丫頭叫做雪雁。 雪雁是林黛玉從自己的老家?guī)н^來賈府的貼身丫頭,跟黛玉年齡相仿。 雪雁字面的意思是雪白的大雁。大雁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里,大雁是深情、癡情的象征,成語“鴻雁傳書”即與此有關。 另外,說到雪雁人們更容易聯(lián)想到元好問的詩詞《摸魚兒 ·雁丘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不就是林黛玉對待愛情的投入與決絕嗎? 同時,雪雁也有雪中孤雁的意思,大雁是大型的候鳥,到了秋末就會排成雁陣飛翔溫暖的南方過冬,留在冰雪連天的落單的大雁,未來的命運就只有被風雪掩埋孤寂死去這一條路了。 因此,林黛玉自家里帶出來的貼身丫頭雪雁這個名字,正是對林黛玉未來生活和愛情中的那份寂寞、那份孤苦無依的無力孤單的形象表述,當身邊的那繁華散去,就只剩下清冷、幽寂,“淚已盡,恩已報,情未了”,此時的黛玉正如徘徊于萬里層云,千山暮雪的孤雁,只影為誰去?真是望文當哭??! 林黛玉更出名的大丫頭紫鵑,本來是賈母身邊的大丫頭,名喚鸚哥,賈母心疼黛玉,就讓她改名為紫鵑,做了林黛玉的首席大丫頭。 紫鵑,即紫鵑,也是杜鵑,杜宇。在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文化中,杜鵑作為鳥類,是詩人墨客眼中一個悲的意象,'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因此杜鵑啼血的故事以其凄苦哀婉,經(jīng)常被人引用,借以表達愁苦和堅貞。這個故事相傳是周末蜀王杜宇,號望帝,死去后,其魂化為杜鵑鳥,日夜悲啼,淚盡繼之于血。《華陽國志》:'望帝禪位于開明,升西山而隱焉。時適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鳴也。' 紫鵑這個名字的出典淺近,就是出自“望帝化杜鵑”的典故。“杜鵑啼血”是為了救民于水火,然而表現(xiàn)的卻是望帝的無助,弱小而又堅持。望帝化羽,雖然是為了救民,但卻奉獻了自己的生命。它影射出黛玉寄人籬下的辛酸,無助,柔弱,但卻自尊自愛,堅守信念而不隨波逐流,和光同塵的身世與品格。 作者將紫鵑放于黛玉身旁,其用意正是暗示黛玉的悲劇命運,'悲鳴'其淚盡身亡的不幸。 紫鵑,是林黛玉的貼身大丫頭,更是她最交心的好姐妹,大觀園中寶黛愛情的最堅定地支持者,作為傳統(tǒng)文化中啼血哀鳴的意象跟隨著黛玉,當追求幻滅時,紫鵑肯定是為其啼血鳴哀了,這也就預示著黛玉的最后結(jié)局。 第七十四回中黛玉寫了一首《桃花行》暗示著黛玉即將走完人生之旅。最后二句正是'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更加突現(xiàn)了紫鵑名字的隱寓之意,由杜宇哀鳴來體現(xiàn)自己最后的歸宿,同時表達自己的落寞愁苦和執(zhí)著堅貞。 最后,黛玉到死都不能回家,只囑咐紫鵑扶柩南歸,一滴滴思鄉(xiāng)淚化作了聲聲'不如歸去'的子規(guī)啼,又再一次表現(xiàn)了紫鵑和黛玉命運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 ![]() 二、賈府小姐丫鬟的名字傳統(tǒng)文化的韻味十足 賈寶玉的四個大丫頭分別叫做襲人、晴雯、茜雪、麝月,襲人來自花氣襲人知晝暖,四個人的名字連到一起,正好暗合賈寶玉一生摯愛風花雪月,不愛功名利祿的性格,名字起得風雅又有味道。 榮國府的四個千金大小姐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的首席大丫頭名字,分別是抱琴、司棋、侍書、入畫,合到一起正好是琴棋書畫。 如果僅從名字的字面解釋,這四個大丫鬟的名字,正好指代了各自侍候主人的雅好。 大家仔細琢磨一下,紅樓夢的作者真是用心又高明:琴棋書畫這些古代公子小姐擅長的技藝,再在前面加上一個生動的動詞,就成了富有動感又好聽的名字。 并且沒一個名字還有特別的寓意 二小姐迎春喜歡下棋,她的大丫頭就叫做司棋;三小姐探春喜歡寫字,她的大丫頭就叫做侍書;四小姐惜春擅長畫畫,恰好她的丫頭就叫做入畫,由此推斷,賈元春最擅長的六藝肯定就是彈琴奏樂了,因為她的大丫頭名字就叫做抱琴。 更高明的地方還在于,你在用心看,還會發(fā)現(xiàn),《紅樓夢》作者竟然還用四個大丫鬟的名字,悄悄地暗喻了她們各自主人的命運結(jié)局。 四春的命運結(jié)局在判詞、《紅樓夢曲》、燈謎,以及情節(jié)中的讖語 伏線都有預示,批語也有提示,咱們對照就可以輕松的找到:賈迎春被她的父親賈赦嫁給孫家,因為賈赦收了孫家五千兩銀子為他跑官沒成功,實際上是拿迎春抵債,迎春出嫁后不久,就被孫紹祖虐待致死。 迎春雖然好下圍棋,她的人生之路卻走了一步死棋,她的大丫鬟“司棋”諧音“死棋”豈不是對主人命運的暗示嘛。 探春遠嫁到幾千里之遙的番國,從此杳無音信。探春好書法,遠嫁番國杳無音信,其人生結(jié)局尚待書寫,她的丫鬟名字有的版本寫作待書,有的寫作侍書,“待書”比“侍書”要合理,從她的大丫鬟“待書”暗示她命運歸宿角度說再合適不過了。 惜春最后出家做了尼姑。大觀園的畫家惜春繪制了大觀園圖,她最后出家為尼,從此人生沉于翰墨黑海之中,說她“入畫”、“入化”了,非常貼切。 那么“抱琴”又預示著她的主人賈元春將經(jīng)歷怎樣的人生起伏呢? ![]() 三、抱琴名字背后的玄機 抱琴這個名字應該是有典故的 唐代詩人李端的《題崔端公園林》中有: 抱琴看鶴去,枕石待云歸。 明代唐伯虎的《抱琴歸去圖》也出現(xiàn)了抱琴二字: 抱琴歸去碧山空,一路松聲雨鬢風。 神識獨游天地外,低眉寧肯謁王公。 這兩首詩詞都描摹了抱琴看鶴悠悠世外的心境,這也從側(cè)面提示了賈元春雖然被卷入皇帝宮闈,但是她本人的脾性是散淡的,并不適合宮廷爭斗,所以賈元春在元宵節(jié)省親時,一連哭了六次,訴說她生活在見不得人的地方。 但是,賈元春作為賈府謹獻給今上的誠意,她是不自由的,不喜歡也得盡心盡力的完成自己的本分。 抱琴,反過來就是琴抱。 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盛行之后,抱琴就又多了一個新的梗,那就是成語:琵琶別抱。這在舊時指婦女棄夫改嫁。 賈元春作為皇帝的女史、賢德妃,怎么會有“琵琶別抱”的說法呢? 看來這只能是預示了,賈元春卷入了宮廷的內(nèi)部政治斗爭,她的政治站隊發(fā)生了變化,卷入了驚心動魄的權(quán)力斗爭。 咱們在前面的文章《秦可卿的葬禮》中已經(jīng)做過分析,賈府的孫媳的葬禮后來成了政治站隊的宣誓場,老勛貴、太上皇一方、北靜王等各方勢力紛紛登場,拉攏賈府入編,賈家最終跟北靜王一派走到了一起。 而北靜王明顯的是跟今上面和心不合的政治力量,今上極力的在拉攏他,而他卻越過今上僭越的參加賈府的葬禮,在京都的大庭廣眾之下高調(diào)非法集會,宣誓與今上對抗,走到了今上的對立面。 賈元春選秀進入皇宮,還能夠帶著自己的丫鬟抱琴,這點在正常的情況下是不太可能的。只能猜測賈元春中選成了女史,并不是直接進入宮內(nèi)服役,而是賞賜進了某位皇子的王府,做了負責皇子正妃禮儀的女史,在皇子繼承帝位之后,賈元春也就順理成章地進宮了。 同時,這也暗寫了賈元春一開始應該是在太上皇和太后的安排下進的宮,后期賈元春的晉升跟太上皇、太后的大力舉薦有著密切的關系。 這從原著文本中賈元春晉升賢德妃后,賈政馬上到太上皇居住的東宮謝恩這一細節(jié)找到證據(jù)。 賈元春作為今上的妃子,本應效忠今上??伤谇乜汕湓岫Y后突然越級晉升,以及“賢德妃”“賢德”二字的諷刺之意,都證明今上對賈元春不滿意,只是忌憚四王八公一伙的集體勢力太過龐大,令皇帝不得已晉升賈元春為貴妃,以作為政治權(quán)衡的妥協(xié)。 賈家如果能夠在賈元春晉升之后見好就收,轉(zhuǎn)而效忠今上,與四王八公尤其北靜王劃清界限,絕不至于被抄家??墒牵Z府最后卻聽從太上皇旨意,違背今上心愿,大肆操辦了元春省親,在太上皇與皇帝之間公然以太上皇老臣自居,今上怎么能長期容忍? 今上羽翼豐滿之后對于賈府的琵琶別抱行為,一定會痛下殺手的。 抱琴,諧音暴寢,也是暴斃的意思,暗示了賈元春最終將暴斃而亡。 抱琴之名,還有“情(琴)斷意絕”之意。琴瑟和鳴在古代指夫妻和合。夫妻情斷,又有斷弦難續(xù)之說。從這個角度看,抱琴之名也預示賈元春與皇帝“反目”,最終被皇帝賜死。 這個結(jié)局可以從原著文本的很多方面得到佐證: 其一:賈元春省親點的戲文暗藏玄機。 元春一共點了四出戲,這四出戲分別是: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緣》;第四出《離魂》,但我們只是看到了曲目,并沒有看到戲文。 脂硯齋對這四出戲的批語,依次是《豪宴》:《一捧雪》中,伏賈家之?。弧镀蚯伞罚骸堕L生殿》中,伏元妃之死;《仙緣》:《邯鄲夢》中,伏甄寶玉送玉;《離魂》:《牡丹亭》中,伏黛玉死。評完之后又加了一句總述:所點之戲劇伏四事,乃通部書之大過節(jié)大關鍵。 《乞巧》是清初洪昇《長生殿》傳奇中的一出。說的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悲劇故事:楊貴妃生時享盡榮寵,恩及一門,但最后卻不得善終,亂軍之中被唐明皇一根白綾賜死于馬嵬坡。暗示了元春被勒死的結(jié)局。 其二:賈元春的判畫 判詞中的佐證: 賈元春判詞是一幅畫,畫上“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大夢歸”應該就是代指的賈元春之死。 榴花典故出自五月榴花神“潘淑”,潘淑是孫權(quán)的皇后,最后因皇權(quán)之爭被幾個宮女勒死了,在元春的判詞中出現(xiàn)榴花,也是暗示了她暴斃的方式應該也是被身邊的人勒死的。 這些綜合到一起,恰好和賈元春的丫鬟抱琴的寓意能夠相合。 ![]() 注:紅字為原著 所有文章全部已做成視頻,有興趣的可以去看視頻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