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體質,若失去了平衡,就會產(chǎn)生兩種不同的體質,一種屬陽虛,一種屬陰虛。 上次講了陽虛,今次同大家普及一下陰虛體質的所屬。 一、陰虛的證狀有哪些表現(xiàn)? ①整個體形偏瘦,皮膚干燥,目光如泄,面暗如萎 ②舌體細小、色紅 ; 舌光無苔,或苔黃、苔焦黑 ③小便短赤。總的,整個人如快枯萎的樹。 二、病因病機: 津枯缺水。因為熬夜傷津、飲食不平衡,或平時嗜酒成隱,喜歡辛辣厚味,又或久病亡陰脫液…,一切損傷人體津液的行為,又不及時補充水份所致。當然,有些人天生自幼就是陰虛體質(或陽虛體質)。另外,每個人三四十歲后,由于人體停止了發(fā)育生長,正所謂不進則退,所以,臟腑也就開始進入衰老衰退階段。在這時候,就好比如一臺車,你要注意經(jīng)常保養(yǎng),給零件加潤滑油(給身體充分的水份),你還要時不時開出去跑跑(運動),但又不能開太遠(工作別太累,注意休息,別熬夜)。 三、如何調(diào)養(yǎng)呢? ①飲食平衡,趨于清淡,適當飲水保充體液。 ②中醫(yī)調(diào)養(yǎng):找中醫(yī)開點滋陰、清熱之品飲。如:增液湯,六味地黃丸(湯)…。平時買點生地煲肉湯,或煮糖水也挺好的,因為生地涼血降心火,補肝腎,入心肝腎三經(jīng),是陰虛人藥食首選之品。 注意:無論陰虛人或陽虛人,發(fā)展到極期,都很容易引起中風,甚者卒死,因為陰虛會導致血瘀,而陽虛會導致血凝,無論是瘀或凝,結果都是堵塞血管,血管一旦堵塞,血液無法通過循環(huán)回到心臟,而又搶救不及時,即意味著人的生命將終止。所以,平時多點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發(fā)覺有什么不適(即是陰陽失衡時),趕快找中醫(yī),或自行調(diào)養(yǎng)過來。 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 中醫(yī)學者:鄒明亨
|
|
來自: 昵稱6582038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