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時候一直在讀《水滸傳》,可是在讀《水滸傳》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把這件事情單獨來給大家講一講,估計大家讀完也都會有所疑惑。 在《水滸傳》當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兩個鏡頭,分別是武松打虎以及李逵打虎。 武松和李逵,這兩個人物在《水滸傳》當中都是頂尖的英雄,當然兩個人的英雄方向有點不太一樣,武松屬于典型的俠者風范,路遇不平就擁有有謀,而且懂得維護自己的核心利益,對于弱者也會有幫扶之心。 可是李逵不一樣,李逵屬于什么事都敢做,做完的時候還不帶腦子,還很容易被壞人利用,當然如果你說李逵本身就是個壞人,當我沒話說,實際情況是在讀《水滸傳》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李逵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十惡不赦,但最起碼也是頭腦簡單之輩。 ![]() 但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在《水滸傳》當中武松打虎也好還是李逵打虎也好,目的地都發(fā)生在山東地區(qū),山東地區(qū)真的有那么多老虎嗎? 還是說《水滸傳》刻意為之,更有甚者是專家哥沒有考慮到當?shù)氐拿袂椋吘乖蹅儧]法穿越到古代,真的去看一看。 ![]() 第一點,當時的環(huán)境和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不一樣。其實在明清時期當時雖然出現(xiàn)了人口一次大爆發(fā)和二次大爆發(fā),但是當時的人情和現(xiàn)在是一點都不一樣的,在古代人與自然的環(huán)境是非常和諧的。
因為人口居住的地方越多就意味著就越安全,就意味著越不容易發(fā)生,某些事情也正因如此,古代對于自然的探索其實是非常有限的,在山東地區(qū)極有可能會出現(xiàn)從東北地區(qū)南下的東北虎,以及從南方北上的華南虎。 ![]() 我們以《水滸傳》當時奠定的基調(diào)來看,在宋朝的時候,宋朝皇帝就不止一次的頒布命令,一定要大力度的捕滅老虎,因為老虎帶來的傷害太大了,現(xiàn)在我們把老虎當做珍稀的動物,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可不是這樣。 我們不妨想象一下,一個體重200斤到500斤左右的大老虎,動輒就能夠消滅掉3~5個人,甚至能夠消滅到一個村莊,無論是行動力量還是其他方面的力量都顯得深不可測,在這種情況之下第一時間把老虎消滅才是正事,因為無論是從古至今,在任何一個時間階段,人的生命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 而且在古代,你在某一個地方發(fā)現(xiàn)了老虎傷人的事件,有很大概率這個地方壓根就不敢有人居住了。 就算是有人居住,那也得是好幾個人居住在一起,一旦發(fā)生一點點的風吹草動就要第一時間抓緊防御,畢竟老虎的行動能力太強大了。 大家雖然沒有見過老虎,可能有一部分人沒有見過,但見過家里的貓貓,貓貓和老虎在某種程度上是相差不大的,就比如貓的行動能力,貓的敏捷能力,以及貓在捉耗子的時候的兇狠程度,可以說,老虎完全是有過之而不及。 第二點,打虎是真實的嗎?在《水滸傳》當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武松喝了幾碗酒的情況之下就敢直接和老虎過招,甚至到最后還直接把老虎給消滅了,那這件事情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呢? 我們站在讀者的角度來分析,覺得有點夸張了,但從當時的真實情景來看的話有一定概率。
但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我們設(shè)定了如此多的關(guān)鍵信息,如果沒有這些關(guān)鍵信息,武松面對的真的是一個500斤的大老虎,那么就不要指望著能夠消滅掉老虎了,為什么呢? 我們在小學的時候也讀過武松打虎這篇文章,而且這篇文章當中武松最開始手中的武器甚至都打錯了地方,唯一探索的家伙事也沒有了。 ![]() 那武松是如何消滅老虎的,是憑借著自己硬邦邦的拳頭愣是一拳一拳的砸壞老虎的,這樣的一種實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人和老虎的體重差太大了,真的就這么一拳一拳的把一個500斤的大老虎給打沒了,我還是不相信了。 至于李逵打老虎,最開始那一段如果忽略不計,你會憑借自己一個人把幾個老虎崽子全部都給滅口,那是應(yīng)該沒什么難度,因為老虎崽子本身就沒有什么殺傷力,再從另一個程度出發(fā)也能發(fā)現(xiàn)為什么武松會比李逵更受歡迎。 因為武松是光明正大在小說當中和老虎硬剛,然后一拳把老虎打倒,而李逵卻是趁著大老虎沒了的時候,對于這幾個小老虎崽子,然后一頓拳打腳踢李逵,多少有點勝之不武的意思了。 ![]() 啟示錄。在野外遇到大老虎的時候,該跑就得跑,該逃就得逃,畢竟沒有什么事情比這件事更重要。 但是我們也要考慮到一種情況,如果自己本身是開車來的,跑到野外去玩去了,碰到大老虎,抓緊時間躲到自己的車里面才是王道。
![]() 小伙伴們,你們?nèi)绾蝸砜创@件事情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