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山介紹】
王順山,又名玉山、藍田山,因山頂平坦,狀如覆車,還被稱作平頂山、覆車山。因“孝神”王順擔土葬母而得名,被譽為“天下第一孝山”。王順山是賽峪河發(fā)源地,也是藍田境內(nèi)第一高山,主峰海拔2239米,也被作為藍田之象征,著名的藍田玉即產(chǎn)于此山中。王順山兼有華山之險、黃山之秀,具有返琪歸真的原始特色。這里奇峰聳立,溝谷幽深,森林植被覆蓋完好,環(huán)境清幽,物種豐富,氣候宜人,森林景觀優(yōu)美。其自然山水和地貌特征與我國名山黃山相似,因而有“陜西小黃山”的美譽。登上主峰玉皇頂可東眺西岳華山,西瞰古都長安,南觀群山透迎,北望渭水連天。賽峪全長9.91千米,峪內(nèi)原始森林景觀獨具特色,地形地貌奇特險峻,人文景觀歷史悠久,藍橋河水從玉山主峰的西南山腳下奔瀉而過。峪內(nèi)山巒疊峰,壑溝錯落,山勢險峻,連綿起伏;山上林木蔥郁,古樹參天,山花野果,色彩誘人;溪流彎曲,穿流山間,形成了多處懸流瀑布。玉山的山峰白石壁立,兩峰對峙,遠望如朗朗白雪,形成了“玉山并秀”的奇特景象,“玉山并秀”也是“藍田八景”之一。
王順山人文遠古,遷客騷人,覽物抒懷,遺詩五百,留下了不朽的華章。杜甫在《九月藍田崔氏莊》一詩中曾描寫:“藍水遠從千洞落,玉山高并兩峰寒?!惫庞裆剿掠^林立,游人接踵,為關(guān)中名山之一。唐時名士薈萃玉山下,出現(xiàn)了“菊酒對今秋,題詩像水流”的盛況,王維、杜甫、白居易、張九齡、錢起、李嘉佑、盧綸等均在此留下不朽詩篇。王順山也是佛教勝地,廟宇、摩崖石刻自漢、北魏、隋唐至今,有的遺跡仍在。碧天洞、成仙嶺、舍身崖、林英嘴、鐵瓦廟、王順孝母祠、藍關(guān)古棧道、農(nóng)民領(lǐng)袖李自成部下當年操兵練馬的馬崗子等等遺跡清晰可見。
王順山是隋唐佛教勝地,鼎盛時廟宇云集,現(xiàn)在的水陸庵,即隋唐時皇家悟真寺下院水陸殿。 亂山翠擁,暮云萬疊秋容豁。黃葉。滿地落花飛、幾番折。寒煙古寺荒,冷雨孤燈歇。幽絕誰別此,曾為賦詩發(fā)。
空明闊月,似聞興懷熱。清晝結(jié)。任泉鳴澗落鋪褐。白鶴歸來,碧桃花發(fā)。人世幾經(jīng),此情難說。
陳允平體,詞林正韻第十八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