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能知道懂得別人叫做智者,能知道懂得自己才算清明。能戰(zhàn)勝他人是有力,能戰(zhàn)勝自己才是強大。知道滿足的人才富有。堅持不懈就是有志者。不離失已有的能長久,身死而不亡才算長壽無疆。 本章的內(nèi)容文字直白,理解較為容易,但實質(zhì)是想要做到非常艱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的本能對外人相對好了解,而自知之明,千百年實乃艱辛,而且自知之明到底是什么,按照道德經(jīng)只有得道的人才能使自知者。蘇格拉底的座右銘“認識你自己”這也是中外圣賢的共識。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勝過他人是自己的能力超過他人,也是自己體能優(yōu)于他人;而人真正要戰(zhàn)勝自己,自強不息才是強行者。自制是一種秩序,一種對于快樂與欲望的控制(柏拉圖) 知足者富。不失其所者久?!端貢贰澳苡衅溆姓甙?,貪人之有者殘?!?/span> 死而不亡者壽。身體死亡。留下聲名于后世,儒家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就是留名于后世;道教追求長生不老,軀體羽化而與道一體,就是不亡。 引用《素書》第四章本德宗道,這是對道德經(jīng)的一個發(fā)揮:夫志,心獨行之術(shù)。長沒長于博謀,安沒安于忍辱,先沒先于修德,樂沒樂于好善,神沒神于至誠,明沒明于體物,吉沒吉于知足,苦沒苦于多愿,悲沒悲于精散,病沒病于無常,短沒短于茍得,幽沒幽于貪鄙,孤沒孤于自恃,危沒危于任疑,敗沒敗于多私。 本章的內(nèi)容實質(zhì)古今中外的論述名言非常多,所以不做多的解釋,僅僅選擇引用。 |
|
來自: 磐桓子 > 《道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