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來源 |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編輯 | 裴碩知、師雨 重癥肌無力是最經典的自身免疫性的疾病,發(fā)病的機制與自身抗體介導的乙酰膽堿受體的損害有關系,主要由乙酰膽堿抗體所介導。 什么是重癥肌無力 重癥肌無力在我國的發(fā)病率為0.68/10萬,住院病死率為1.47%,主要死亡原因包括呼吸衰竭和肺部感染。 高發(fā)年齡段為30歲、50歲和70歲左右。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癥狀呈“晨輕暮重”,疲勞后加重,休息后減輕。 該病最常見的首發(fā)癥狀是眼外肌受累,表現(xiàn)為上瞼下垂、視物重影, 后逐漸累及四肢肌肉群、咀嚼肌和咽喉肌,可出現(xiàn)四肢無力、聲音嘶啞、飲水嗆咳、吞咽困難,部分患者短期內病情可迅速進展至肌無力危象,危及生命。 重癥肌無力診治難點 1. 早期輕癥難發(fā)現(xiàn):本病早期輕癥可僅有眼外肌麻痹,往往不受重視,診斷困難復雜,容易延誤病情,導致進展。 2. 病情波動易復發(fā):精神打擊、勞累、熬夜、受涼、感染、手術、電解質紊亂、失眠、焦慮、某些藥物應用均可誘發(fā)加重。 3. 急性期迅速危及生命:急性期可在短時間內出現(xiàn)呼吸肌無力的危象,需及時氣管插管呼吸機支持治療。 4. 合并胸腺瘤應手術的患者需多學科密切合作,做好手術方案制定和術前術后管理。 因此,對重癥肌無力患者需早期診斷、個體化治療,盡早控制疾病進展;定期隨訪,減少復發(fā);早發(fā)現(xiàn)危象預警癥狀,及時進入重癥監(jiān)護病房救治;多學科合作,做好手術評估和術前術后管理。 針對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全面治療方案,不僅需要干預疾病本身,更需要對患者身心全面調節(jié),在使用藥物同時提升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耐心、信心,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目的。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重癥肌無力專病門診可提供復診預約及住院綠色通道,為每位患者建立病例檔案,神經免疫專業(yè)團隊負責隨訪,幫助患者評價病情變化,調整治療藥物,進行健康指導。 就診攻略 神經內科重癥肌無力專病門診 門診時間:每周一下午 掛號方式: 1. 微信搜索“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服務號” 中神經內科重癥肌無力專業(yè)門診 2.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院內自助掛號機 |
|
來自: 子孫滿堂康復師 > 《教你選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