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那瓜港(Paranagua)位于巴西東南部的巴拉那瓜灣,是巴西最大的農作物出口港和第二大海運港口。 自2012年起,中國交通建設集團上海航道局巴西公司(中交上航局巴西公司),開始負責巴拉那瓜港的清淤維護和基建疏浚工作。通過拓寬、加深航道,巴拉那瓜港的最大通航船舶從5萬噸級升至10萬噸級。 2018年,中國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收購巴拉那瓜港集裝箱碼頭運營公司,并投資擴建碼頭,將碼放集裝箱的堆場擴大約15.7萬平方米,并增加了一個220米長的泊位。碼頭設計吞吐能力,由150萬標準箱增加至240萬標準箱。 巴西面積約851.49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五,南美洲第一。巴西人口約2.15億(2022年10月),白人占53.74%,黑白混血人占38.45%,黑人占6.21%,黃種人和印第安人等占1.6%。 巴西有兩大地理板塊,一個是亞馬孫熱帶雨林,一個是巴西高原。 亞馬孫熱帶雨林,面積約550萬平方千米(近年來正在縮小),占全球熱帶雨林一半以上,排第二的剛果熱帶雨林,面積不到200萬平方千米。亞馬孫熱帶雨林每年產生的氧氣占全球產生總量約10%,名至實歸的“地球之肺”,可以極大程度減緩全球變暖的速度。 亞馬孫熱帶雨林跨越8個國家和1個地區(qū):巴西、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圭亞那、蘇里南、法屬圭亞那,其中巴西占據約六成的面積,巴西的森林覆蓋率達62%,主要得益于亞馬孫熱帶雨林。 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東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二(僅次于南極高原)。巴西高原約有450萬平方千米位于巴西,也是巴西標志性地理構造。 巴西高原東臨大西洋,西靠安第斯山脈,北部接亞馬孫平原,南部接拉普拉塔平原。巴西高原地勢南高北低,山丘、土崗、高臺地之間起伏平緩,大多在海拔600-800米之間,稱為“桌狀高地”。 1960年,巴西將首都由濱海城市里約熱內盧,遷至巴西高原上的巴西利亞。這里平均海拔約1172米,當時是一片荒涼。巴西利亞都會區(qū)人口約430萬(2017年),看起來不多,但巴西高原深處再找不出這種人口數(shù)量級的大城市。 巴西高原人口較稠密的地方,主要還是在東南沿海亞熱帶地區(qū)。圣保羅都會區(qū)人口約2157萬(2020年),里約熱內盧都會區(qū)人口約1228萬(2020年)。本文中的巴拉那瓜港,也位于巴西東南沿海,進出口貨物可覆蓋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qū)。巴拉那瓜港以西約60千米是庫里蒂巴,從這里到圣保羅和里約熱內盧的直線距離是300千米和620千米,有高速公路和鐵路連接。 2011年,巴西人均GDP達到鼎盛的1.32萬美元,排世界第74位。2021年,巴西人均GDP7507美元,居世界第91位。這些年巴西一直在退步,但從面積和人口來說巴西潛力巨大,搭上中國這個火車頭,未來巴西在世界必有一席之地,可能上限比印度還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