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龍門 在諸多求吉祥祈福報的民俗中,恐怕只有與龍有關的節(jié)俗更討彩頭了,鉆龍門便是當地民眾元宵夜觀燈時最興高彩烈、最興師動眾、最躬親敬畏的了。 鉆龍門,也有稱跳龍門、過龍門的,雖然門很高大,又搭建于中心路道的重要路口,當晚觀燈者都要不止一次地走過去跨過去甚至跳過去,但必定是穿龍門而過,“跳龍門”和“過龍門”的表述略欠火候,故本人認為“鉆龍門”更為確切一些,因“鉆”,含有穿過、進入、鉆研、想方設法找門路的意思。龍門,實為龍門形大型燈組,是十五燈展每一個花燈區(qū)的核心。 西寧市各區(qū)縣,每年臘月小年前后就開始搭建龍門了??缍纫月返赖膶捳瓰榫啵瑢挾?米左右,高度都在十多米,早年為城中區(qū)大十字、西門口、城西區(qū)五岔路口的龍門最為壯觀,自西寧火車站前建國路拓寬后,城東區(qū)便在建國路與大眾街十字南側搭建起了橫跨幾十米、中間加立柱的雙龍門,北面與火車站雄鷹展翅造型的候車大廳樓遙相呼應,更氣派更壯觀更具雄姿。 城東區(qū)為回族居多的民族聚居區(qū)。春節(jié)前,城東區(qū)為營造歡樂祥和的春節(jié)、元宵節(jié)氛圍,建國南路新搭建的“迎春龍門”以“龍的精神”為核心進行設計,高19.95米,跨度56米,寓意56個民族團結一心,攜手共進,社會發(fā)展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龍門為鋼架結構,燈組由龍、寶珠、祥云、斗拱等元素構成,亮化采用LED點光源內透、部分輪廓LED燈帶追光,整體造型為雙龍戲珠,大氣磅礴。門頂部形態(tài)生動的兩條巨龍駕著祥云、對視如意珠燈,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不僅達到了亮化街道、美化城區(qū)的效果,還非常節(jié)能,置身其中,深感便民節(jié)儉、歡樂祥和、鬧勁十足。同時,突出了“玉兔迎春 盛世龍騰”的主題,恢宏的氣勢與現代的造型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象征著傳統(tǒng)文化與文明新時代交融共進,營造了紅紅火火、蓬勃向上的節(jié)日氛圍。 自小年至正月十五白天,無論上班、購物、拜親訪友,還是游覽觀光,都能乘車上街直穿龍門而過,自豪感幸福感便會油然而生。正月初七上班日,我們4位閑人帶著小孫子,自駕到距西寧20多公里的“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游玩,返回時本不經過海東市平安區(qū)龍門的,卻為沾喜氣、圖吉利,專門改道穿龍門,車上人不約而同地喊“過龍門”“過龍門了”,一派情不自禁、喜上眉梢、樂此不疲之象。有年正月,一大家子人,分趁幾輛車,在元宵節(jié)前夜,穿過東中西北區(qū)四個龍門和燈展區(qū),暢游龍門,靜觀花燈,雖是少了熱鬧,但卻占得先機,盡睹龍門器宇軒昂的芳容,盡觀花燈紅火輝煌的靚顏,遂悟:燈火闌珊處,也有清凈愜意時。 最有儀式感的鉆龍門,則是在正月十五的夜晚,因黑夜才是燈與光的天堂。元宵節(jié)晚飯后,家人一應出動,上街賞燈。在熙來攘往、絡繹不絕、摩肩接踵中,我們隨著人流涌向龍門,此處最是人頭攢動、人山人海、擁擁擠擠,好在燈展區(qū)交通已管制,辛勞的警察在指揮著人流。近觀,拍照者、留影者、來回鉆龍門者,忙的不亦說乎;詳聞,喜笑聲、歡呼聲、叮囑帶好小孩聲,不絕于耳;遠望,人流、燈籠流、路燈流,星空此時不寂寞……鉆龍門時,也要摸摸龍身龍爪或龍門柱,好讓幸福之氣息、希望之氣韻、炎黃之氣象,沾染身心,祥順華年。 溯源春節(jié)搭建龍門、元宵夜鉆龍門之習俗,未知所以,想來應與“魚躍龍門”的典故以及“龍門及第”的樸素愿望相關,也必是傳承龍的文化使然。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最具追求富強幸福文明美好愿景的象征,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鉆龍門慎終追遠,躍龍門繼往開來。 龍門在“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后即行拆除,但搭建龍門、鉆龍門年復一年,“龍的精神”永遠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液里。 2023.02.06于西寧 ![]() 插圖/網絡 ![]() 作家簡介 1959年8月出生,甘肅蘭州榆中人,從戎23載,就職于青海一知名文化產業(yè)22春秋,長期從事政工和黨務工作。青海詩詞學會會員,西寧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冬歌文苑”文學顧問。居西寧。 用詩和遠方,陪你一路成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譽顧問:戢覺佑 李品剛 文學顧問:周慶榮 王樹賓 白錦剛 法律顧問:北京盈理律師事務所 總編:瑯 瑯 副總:蔡泗明 倪寶元 趙繼平 編審:孟芹玲 孔秋莉 焦紅玲 主編:石 瑛 趙春輝 審校:嚴圣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