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對許多人來說,是再尋常不過的一天。 可對于身處土耳其和敘利亞的人們來說,這一天,猶如噩夢。 當(dāng)?shù)貢r間凌晨4時17分,太多人正安然酣睡,下一秒,整個城市卻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地動山搖、天崩地裂。 過去100年來從未遭遇過的7.8級強震,以毀滅者的姿態(tài)降維打擊: 一棟棟七層高的樓房于瞬間轟然倒塌,期間,還夾雜著爆炸、大火…… 太多人,根本來不及呼救就永眠在了廢墟之中。 僥幸存活者,前一秒,還是煙火人間;后一秒,已經(jīng)身處煉獄。 更艱難的是: 正處嚴(yán)冬時節(jié),多地大雪紛飛,室外氣溫多在0℃以下。 且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強震發(fā)生后,余震不斷,6.7級、5.9級…… 短短10個小時后,被困于廢墟中的人們還沒等到救援,當(dāng)?shù)貢r間2月6日13時24分,又一場7.8級的強震咆哮而來。 兩次強震,更多房屋終于都支撐不住,成片的建筑群頃刻間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垮塌,一轉(zhuǎn)眼,整座城市就幾乎被夷為平地。 坐在車?yán)铮寄芨惺艿今R路仿佛海浪一樣在劇烈翻滾,掀起S型波浪,房子變成海上漂泊的船只,大地生生被撕裂。 被埋于廢墟的人們,則離死神再進一步。 作為人類,通常,我們會對人工制造出的各種武器和不分青紅皂白的強權(quán)感到害怕。 可這次強震,卻展現(xiàn)了大自然發(fā)怒之下摧枯拉朽的暴戾。 土耳其地震專家艾哈邁德·奧文·埃爾詹表示:此次地震發(fā)生的地方在四個主要斷裂帶的交界處,威力相當(dāng)于130顆原子彈持續(xù)爆炸了43秒。 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則坦言:這是一個世紀(jì)以來最嚴(yán)重的災(zāi)難。 ![]() 確實,在天災(zāi)面前,人類的所有不值一提。 大自然想毀滅一座城,就像我們踩死一只螞蟻一樣簡單。 截至2月9日,強震已造成土耳其和敘利亞兩國超過1.2萬人死亡。 據(jù)世衛(wèi)組織預(yù)測,此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shù)可能上升到2萬人以上。 當(dāng)?shù)匾晃痪用穹Q: “現(xiàn)在廢墟下的人比廢墟上的人多。” “每座倒塌的建筑物下都有大約400-500人被困,只有10人在試圖把他們拉出來,而且沒有機器?!?/span> 是的,無妄之災(zāi)面前,所有人都在試圖給生命擠出一條通道,哪怕是用身體對抗災(zāi)難,哪怕是用生命守護生命。 就像他們: 一個父親在地震瞬間,用自己的身體緊緊把孩子護在身下。 被發(fā)現(xiàn)時,他的身體已經(jīng)完全僵硬。 而他的孩子,因為有父親血肉之軀的庇護,得以被成功救起。 一個媽媽,在和孩子一起被掩埋的56個小時里,一直堅持給孩子哺乳,因為有乳汁的補給和精神的寄托,一歲半的孩子,得以撐到被成功獲救。 也是一個媽媽,在廢墟之中,拼盡全力也要把自己的孩子生下來。 十月懷胎,這位母親怎么也想不到孩子的出生之日會如此驚天動地,但被置于那個當(dāng)下,讓孩子降生,已經(jīng)是她所能給予孩子的最后生機。 確實,撐著最后一口氣生產(chǎn)的她,在聽到孩子哭聲后就遇難了。 而小小的女嬰在被發(fā)現(xiàn)時,因為嚴(yán)寒,全身凍得發(fā)紫,還有多處瘀傷和撕裂傷,但臍帶沒有斷開,還能從母體汲取營養(yǎng),經(jīng)過醫(yī)生救治,身體情況已經(jīng)穩(wěn)定。 而女嬰,也成了家中唯一的幸存者,爸爸、媽媽、四個哥哥姐姐和一個姨媽均已罹難。 一個姐姐,年僅7歲的女孩,帶著年幼的弟弟蜷縮在瓦礫殘骸里,為了保護和寬慰弟弟,等待救援的17個小時里,一直用胳膊保護著弟弟的頭,并用手輕輕撫摸弟弟的頭發(fā)。 只不過,相比于以上被庇護下得以存活、懵懂無知的幸運兒,那些被愧疚、自責(zé)、思念時時入侵、抓心撓肝又怎么都抓不住一絲安慰的幸存者,則更痛苦。 可以說:當(dāng)?shù)孛恳粋€痛失親人、已識人情冷暖的人,在現(xiàn)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折磨。 有人抱著尚在襁褓里的嬰兒遺體痛哭不止,不斷親吻冰冷的額頭,哭著說: “孩子醒醒”“你這是撕碎了我的心”…… 是啊,前一秒,他還想要好好愛孩子的一生;誰曾想,下一秒,這輩子就已是陰陽兩隔。 有人站在已成廢墟的家門前嚎啕大哭,“徹底崩潰了”。一夕之間,他失去了12位親人,媽媽、妹妹、所有的家人…… 前一天,他還擁有全世界;后一天,環(huán)顧四周竟空無一人。 離開的親人有多少,他心里咕咕流血的傷口就有幾條。 有人坐在廢墟之上,沒有一滴淚、不說一句話,卻始終緊緊握住15歲女兒的手,哪怕女兒被壓在巨大的混凝土塊下已然離開,哪怕女兒的手指已經(jīng)變得蠟質(zhì)…… 那是他的“小棉襖”,卻在這個嚴(yán)寒之冬撕碎了他所有能感知的溫暖。 陰間和陽間的路有多寬,他的痛就有多長。 至于為什么幸存者會愧疚和自責(zé),因為: 對于親人的逝去,哪怕自己一點點責(zé)任都沒有,哪怕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鍋,是人類無能為力的天災(zāi)所致,但不少人也會本能地怪罪自己,會覺得: 要是孩子不在這兒就好了,不在這兒,就不會碰到這樣的事兒。 就像在汶川失去兒子的成興鳳。 她說之前一家人一直在北川大山里,兒子讀一年級時的一個冬天,有一個孩子把他推到了冰冷的水里,兒子的衣服、書包都濕透了,覺得環(huán)境太苦、條件太差的她,就執(zhí)意讓全家搬到了北川縣城。 本意是想讓孩子有一個好的讀書條件的她,怎么也不會想到,這一決定會要了孩子的命。 以至于地震已經(jīng)過去很多年,但她仍然對自己當(dāng)初的決定耿耿于懷: “我很慚愧,我真對不起我兒子?!?/span> “因為我想給兒子一個好的條件和環(huán)境,我真的,我這一步走錯了。我很后悔,如果在我老家,我兒子就還在。” 也有人會覺得: 在當(dāng)時,自己沒能保護好孩子,所有的錯、所有的責(zé)任都在自己。 就像在地震中被埋30個小時,失去小腿的廖智。 當(dāng)時,她下意識護在婆婆身上,而婆婆的懷里,抱著她的小女兒蟲蟲。 她企圖用自己的身體抵抗災(zāi)難,可坍塌的樓板整個翻轉(zhuǎn),把她壓在了最下面。 回過神,她下意識去摸女兒,婆婆告訴她:“蟲蟲睡著了?!辈恢^了多久,婆婆也沒了聲息。 她把手放在婆婆的鼻孔上,沒一點感覺,又往下摸,在堅硬與粗糙的磚石中,她摸到蟲蟲柔軟的小身子,已經(jīng)冰涼。 當(dāng)時,一根鋼筋刺穿她的右腿,插進小腿肚子里。 但在極度的疼痛與絕望中,她開始害怕活著。 聽到爸爸在外面焦急的呼喊,也選擇沉默。 因為她不知道女兒走后,自己的日子該怎么過。 不求救、不被發(fā)現(xiàn),“就可以毫無負(fù)擔(dān)地死在廢墟里?!?/span> 后來,被救援隊發(fā)現(xiàn)并救起后,白天,她會瞞著家人,讓朋友推著去看醫(yī)院里的新生兒洗澡,再趁孩子們的媽媽睡著,偷偷抱一會兒別人家的寶寶。 夜里,又總會夢到蟲蟲,她恨自己,想起廢墟里身邊那個完整的鞋柜,她總一遍遍自責(zé): “我怎么這么笨,如果把她藏進柜子里,蟲蟲是不是就不會死?” 要不是后來經(jīng)過多方勸解、自己想通并放下,得以用舞蹈向女兒寄托情絲,或許,這輩子,她都再也走不出來。 但對此,學(xué)樂君雖能理解,卻也想說: 確實,用身體守護身體,用生命庇護生命,是生而為人最偉大的壯舉,也是對世間親情最動容的詮釋。 不過,世間之事,尤其是在人力不能及的天災(zāi)面前,作為一個有著血肉之軀的人類,能做的實在太少。 救下了,是幸運;沒救下,就是命運。 放過自己,不是冷血、不是背叛,也不是枉稱為人。 只是世上別的東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沒法挑。 而每一個逝去的、愛我們的人,絕對都希望我們能好好過好以后的日子。 所以,文章最后,讓我們?yōu)榈卣鹬兴惺湃サ纳砀?、為所有幸存者祝福的同時,也請做好兩件事: ▽ 做好自己。 這不但是對自己人生的自我成全和成就,也是對每一個愛我們的人的交代。 過好自己的每一天,是生而為人最大的福報。 ▽ 珍惜眼前人。 米蘭·昆德拉曾說過:“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span> 確實,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卻都敗給了世事無常; 我們總以為有的是時間,卻不曾想緣分已走到了倒計時; 我們總以為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昨天、今天和明天應(yīng)該沒什么不同。但是,就會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轉(zhuǎn)身,或者一剎那,有些人,就從此和你永訣了。最痛心的是,還沒來得及好好告別。 所以,就像哈蘭·科本在《永恒的迷失》里寫道的那樣吧: “珍惜眼前的人,珍惜此刻的情,明天不一定有太陽升起?!?/span> 因為:人生有三樣?xùn)|西是無法挽留的:時間,生命和愛。 親人只有一次的緣份,無論這輩子和我們相處多久,都一定要珍惜共聚的時光。 “把每天,都當(dāng)成末日來相愛”,有時間,親吻一下孩子的額頭,擁抱一下愛人的臂膀,對父母說一聲我愛你們,對親人說一聲有你們在真好…… 時光,是我們唯一真正擁有的財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