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5年,乾隆下江南,住在蘇州織造的普福家。吃飯時,乾隆指著桌子上的菜說:“這幾樣菜不錯,叫廚子來?!?下人說:“廚子要給您上沒刮鱗的魚,隨侍太監(jiān)不同意,廚子就打了隨侍太監(jiān)?!?br> 乾隆一聽下人這么說,頓時來了興趣,更想要見見這個大膽的廚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廚子竟然敢打隨侍太監(jiān),想想都不可思議。 于是乾隆對來稟報的下人說:“你去把那個廚子和隨侍太監(jiān)都帶來,朕親自問問他們?yōu)槭裁创蚣?。?br>聽到乾隆皇帝的命令,下人一刻也不敢耽誤,快速來到廚房跟廚子和太監(jiān)說:“皇上,找您二位問話,您二位收拾收拾趕緊來吧?!?br>這兩人聽到下人的傳話,首先就是一愣,心里想:“我倆打架的事兒八成被皇上知道了,難道皇上要治罪?!边@二人也知道避無可避,于是收拾了一下,就來到了乾隆面前。 “聽說你們二人打架了,來,跟朕說一下為什么打架?!?br>聽到乾隆這么問,廚子首先不卑不亢站出來地說: “小廚給萬歲爺進獻精烤鯽魚,魚鱗不能刮掉,否則影響味道,但是這位公公說,必須要刮掉,否則就是冒犯圣上,眼看這烤魚火候就要到了,小廚不想因為跟公公掰扯而浪費了這道菜,無奈之下才打了公公,小廚在這兒給公公賠禮了。 乾隆一看這中年漢子,相貌堂堂,而且說話有理有據(jù),不卑不亢,主要做飯還好吃。于是問:“你叫何名,可愿意與我進攻做我的御廚。” 聽到乾隆皇帝這么問,廚子先是一愣,隨即說:“小廚名叫張東官,小廚愿意跟隨皇上進宮?!?br>就這樣張東官進宮成為了御廚。 要知道皇宮是名廚的聚集之地,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lǐng),張東官初入御膳房,并不受到重視,甚至受到一些排擠,有的廚子還會在張東官做菜時故意把他的工具藏起來,但是沒多久,張東官就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自己。 有一次乾隆皇帝因為朝廷事務(wù)繁忙,沒有胃口,想要吃點不一樣的口味,太監(jiān)把乾隆的旨意傳達到御膳房之后,所有的御廚們面面相覷,不知道應(yīng)該做什么來滿足乾隆皇帝。 這個時候有個一直看不上張東官的御廚出主意說:“何不讓那個新來的張東官做,做好了是御膳房的功勞,咱也能撈到點賞賜,做不好,是他張東官的責任?!贝蠹乙宦牐X得說的也對,于是紛紛贊同了這個主意。 他們找到張東官說:“你剛剛來,為皇上做飯的機會比較少,這次皇上要吃點不一樣的,這個事兒就交給你了?!?br>張東官思考了一下,點頭答應(yīng)。 張東官這個人不單單做飯好吃,還善于創(chuàng)新,乾隆皇帝想吃點不一樣的正好撞在了他的槍口上。 于是,張東官就研發(fā)了一道新菜盛給乾隆皇帝,當時乾隆皇帝正在看折子,于是就用勺子隨手挖了一塊,這一吃發(fā)現(xiàn)肉質(zhì)軟糯,味道香甜但是又不油膩,湯頭也甚是鮮美,于是連忙問這是誰做的,太監(jiān)說是張東官。 乾隆一聽是他,不由得笑了一下說:“以后就讓他負責朕的的飲食吧?!?br>御膳房的其他御廚看到張東官真有本事,也都放棄了針對和偏見。 不久張東官就憑借自己的本事當上了首廚。 除了這些事,說起張東官我們不得不說一說滿漢全席,大家都知道滿漢全席,但是卻不知道滿漢全席和張東官的淵源。 有一次,乾隆皇帝要辦一個大的宴會,然后還必須有滿漢兩個民族的特色,這個艱巨的任務(wù)自然落到了已經(jīng)是首廚的張東官的身上。 當時滿族的菜色多以燒烤火鍋為主,而漢族各個地區(qū)煎炸煮炒蒸各有各的特色,但是怎么讓滿漢全席更好的融合呢。 首先他把本來滿族用火烤的食物改用了漢菜常用的小蒸籠,小火煨等手段,比如說烤全豬,張東官就運用了“蒸”的工序,使得烤全豬更加的軟爛入味。 滿漢做菜的風格真正的趨向融合,也都源于張東官這次滿漢全席的制作,除了成功的讓滿菜漢菜融合,張東官還覺得滿漢全席這個名字太不接地氣,于是就直接稱呼滿漢全席中的菜為“南菜”“北菜”,也更加的促進了民族的融合。 這次宴席之后,張東官更加受到乾隆皇帝的贊賞,也更加的喜歡張東官的菜肴,哪怕是后來張東官因為年紀太大告老還鄉(xiāng),乾隆皇帝也是對他念念不忘。 參考文獻:《清史》、《滿漢全席》 來源于扒拉文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