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編輯:毛毛蟲Claire 定時推文:小助理 ? ? 前一陣有朋友和我抱怨過年時參加的“惡心”同學聚會,基本上都變成了「攀比大會」、或「收集資源大會」。 初高中、大學的同學們,大家都曾年少氣盛,同學之間培養(yǎng)出來的感情按理說是非常純粹,沒有任何利益摻雜的,應該比進入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單純得多??! 我還特意在朋友圈做了個小調查 ,讓大家分享下自己這次參加的奇葩聚會, 真的開了眼,都是表面一片平靜,內里暗起波瀾。 ![]() @TT 我們當?shù)赝瑢W聚會有個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就是不帶家屬,單純老同學敘舊,免得有外人在放不開,影響氣氛。 這次年前我們初中聚會,一個男同學竟然把老婆和兩個孩子全帶了過來! 這哪是參加同學聚會,簡直是拖家?guī)Э诔韵。?/p> 席間,兩個五、六歲的男孩子滿地亂竄,大喊大叫,搞得大家沒法好好聊天,我的白羽絨服也不知什么時候被按了個油手印。他妻子跟我們都不熟,只得低頭干飯,也不說話。 好不容易熬到聚餐結束,我們說好下一場去KTV。 本以為那個男同學不會跟著了,只定了個小包廂。然而,我們都高估了他的自知,他依然舉家前往。包間又擠又吵,兩個孩子互相搶麥唱起兒歌,儼然變成了他們的家庭聚會。 整場下來,我一首歌也沒唱著。更加堅定了我不婚不育的決心! ![]() @小花花 小學同學聚會第二天,我被一位當初很內向的同學強行推銷保險。 礙于情面,我買了一份兩千多元的產品。沒想到她變本加厲,讓我給所有家人也買一份。 于是我果斷拉黑,再受到其他同學會的邀請也沒敢吱聲。 恨自己當時臉皮太薄了! ![]() @杰西卡 我大學導員是個中年男人,頭有點禿。 上次聚會上他喝得高興,站起來給我敬酒,說,你一直在努力給家里減輕負擔,很不容易,也是個有想法的人…… 但我知道,大學幾年里,他根本不care我是誰,在他眼中我只是個不好管的學生罷了。之所以這么恭維,是因為學校需要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名額,直接和他的獎金掛鉤。 我剛好有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動動公章就能幫學校保住就業(yè)率。 ![]() @不凡 高中同學聚會,組織者趁機抽水,讓我三觀盡毀。 我們聚會共有二十多人參加,每人交了300塊錢作為活動經費,合計有六千多元。 這個數(shù)目,在這座東北三線城市,基本可以隨便吃了。 飯后,組織者把我和另一個同學找了過去,稱吃飯點得有點貴,大家還想去唱歌,預算不夠了。你看氛圍這么好,也不能就這么散了,唱歌我們三個請吧。 介于多年同學之情,我們同意了。 到了KTV,服務員誤把其他包廂點的零食送到了我們這,大家也不知道,都拆開吃了。過后,服務員進來說要我們賠償,掰扯了半天,差點發(fā)生肢體沖突。 這時,那個已經喝大了的組織者站出來說:“賠就賠吧,反正吃飯還剩2千多,這點東西算什么?本來也想多點些的。” 我和另一個出錢請唱歌的同學一聽,感覺就像吃了蒼蠅一樣惡心。 ![]() @白白 我來說個讓我很惡心的同學聚會,過去幾年了,現(xiàn)在想起來還像吃了蒼蠅一樣。 我在上海算個白領,做金融行業(yè),離過婚,但沒孩子,處于單身狀態(tài)。 當時正好回老家過年,就去參加了小學的同學聚會。 飯桌上,男同學自吹自擂,女同學打探家長里短,都是常見環(huán)節(jié)。 聚會結束回到家,我相繼收到了兩位男同學的微信消息。 他們在本地發(fā)展,工作穩(wěn)定,都有了家庭。 其中一個男生約我繼續(xù)出來喝點,說挺想我的。我看有點晚,婉拒掉了。 于是他開始糾纏不休,說話也越來越齷齪。我心里一陣惡心,立刻拉黑了。 他從小是個不講衛(wèi)生的黑胖子,鼻涕往桌板底下抹,學習成績不好,經常被老師罵。人到中年更是大肚便便,腦滿腸肥。我不禁困惑:是誰給這種人自信來騷擾我的? 當天晚上,另一位男生也對我發(fā)起了邀約,沒等我回復,說車已經到樓下了。我一直沒搬過家,很多同學都知道我家地址。 一股壓迫感向我襲來,不僅是惡心,還有害怕。我百般拒絕,推脫了幾輪,他才終于放棄。 從話術來看,這兩個男生已經相當嫻熟了。最讓我失望的是,多年的同學感情,竟然換不來一點尊重。 ![]() 上面這幾位朋友的經歷足以見得,這些變了味的聚會,不是充斥著尷尬,就是充斥著攀比,有的甚至還疊上了惡心的buff。 我個人認為,沒必要去讓你堵心的聚會,沒必要討好所有的觀眾。與其讓自己顯得很合群,還不如多抽出點時間陪陪家人~ 尤其是下面這四種變了味的聚會,更是要遠離: ![]() 目的不純的聚會 不要去參加 中年的我們離開了學校步入社會,幾年下來也積攢了自己的人脈和財力。 如果在發(fā)展期一直沒辦過同學聚會,而是突然有人組織了一場聚會,那么多半是目的不純。每人的心中,多多少少都有些自己的打算。 有些人是為了自己的前程去巴結那些人脈廣泛的同學,有些人是為了自己的地位去與那些前程似錦的人攀關系,還有些人,是為了彌補當年的遺憾,找回當初的人,找回當年熱愛的感覺。 這樣的同學聚會,沒有任何意義,仿若一個社會上的酒肉局一樣。 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目的來到這個地方,最后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離去。 這樣的同學聚會,根本不會再談起當年的同學友情,對他們來講前途似錦才是最重要的,所謂的同學情誼,也不過是墊腳石而已。 ![]() ![]() 很久沒見的同學發(fā)來的邀請 沒必要赴約 相信很多人畢業(yè)之后,因為以前同窗的感情,多多少少也會有兩三個特別好的朋友一直在聯(lián)系著。 我也有幾個玩得特別好的舊友,即使我們各自成家立業(yè),聯(lián)系得也不頻繁,但絲毫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情誼。 如果對方發(fā)來邀約,我們都很清楚,就是單純地想念對方,小聚是為了維護兩人之間的感情。這些邀請,是可以去的。 可有些邀請,卻是從你萍水相逢的同學發(fā)來的,只是以前共處過一段時間,沒什么感情,而這些邀請往往大多數(shù)都是拐彎抹角的才通知到你手上。 比如,讓你參加同學聚會,留下了聯(lián)系方式之后,過后的什么新婚宴或百日宴之類的,再讓你封個紅包罷了,參加了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說到底,這樣的同學情誼也太過廉價,不過是一份份子錢便能抵上的,往往給了份子錢之后,便就再也不聯(lián)系了。 ![]() ![]() 攀比之人組織的聚會 不用理會 這種同學聚會,是最沒有意義的。 仕途得意的同學,話語間透露出自己如今的資源和人脈; 職場上如魚得水的同學,會有意無意透露自己價值千萬的房子和人才濟濟的手下; 各方面平平無奇的男生,也會問身邊的女同學:“我現(xiàn)在是不是和從前不一樣了?” 學生時期的情誼之所以珍貴,不過是因為那個時間段沒有利益關系,也沒有互相攀比的意義。 那個時候,雙方都是平等的,才能以平等的心交流,共同進步,共同提升自己,共同成長。 社會之中也是一樣,若雙方肯一同交流成長的經驗,大家也都愿意傾聽。 但是一味的炫耀、攀比,無疑是將整個同學聚會都拉低了水平。 這樣以炫耀為目的的同學聚會,根本不存在聯(lián)絡以前的感情,實在是沒有必要去參加。 ![]() ![]() 為了拓展人脈而展開的聚會 少參加 人脈是社會上很重要的東西,所以在關系中往往少不了人脈,所以,有不少人將拓展人脈的機會,發(fā)展到同學聚會里。 好好的一個同學聚會,變成了他們拓展人脈的社會場合,這場同學聚會也自然而然地變味了。 參加這場同學聚會的人,會不停的打探別人的人脈,若有自己若有能夠為自己所用的,便千方百計地去討好,去留下聯(lián)絡方式,為自己以后的社會打下基礎。 可若是遇到一些對自己人脈沒能提供幫助的人,便嗤之以鼻,根本不在乎昔日同學之間的情誼。 這種將友誼棄之不顧的聚會,也是沒有必要參加的,除了浪費時間和換來一堆用處不大的聯(lián)系方式之外,毫無意義。 變了味的同學、舊友聚會最好不要參加,與其相見后破壞了那點殘存的同學友誼幻想,還不如不相聚,大家彼此安好~你們覺得呢? ![]() |
|
來自: 毛毛蟲_Claire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