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魚籽醬·沉墨 人生任何一種境遇,都是一場和心靈博弈。 曾國藩曾說:
人這一生,命運跌宕起伏,順境有時,逆境有時。 但每個人的人生境遇,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藏。 俗話說,境由心轉,真正的智者,都懂得順境不傲,逆境不憂,絕境不慌。 01 順境不傲 網友@船先生,分享過他的故事。 2012年,他開始創(chuàng)業(yè),成功賺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160萬元。 2015年,他又成立一家房地產公司,單月最高業(yè)績?yōu)?00多萬元。 他的事業(yè)一直順風順水,令他沾沾自喜。 于是,2017年,他轉型做互聯(lián)網項目,和幾個朋友一起,合伙開了一家互聯(lián)網公司。 一開始,他們開發(fā)的產品,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很快就實現了盈利。 但在新項目上線時,他們得意忘形,急于求成,造成損失慘重,公司資金鏈出現問題。 隨后,他們開始融資,但因為是新公司,沒有公司愿意出資。 公司危在旦夕之時,他竟遭遇了合伙人撤資,人生瞬間跌入了谷底。 不久,公司就宣告破產,為此,他負債600萬元。 人在順境時,容易驕傲自滿,從而忽視潛在的隱患,最后付出慘痛的代價,由順境走向了逆境。 有時,打敗一個人的,不是逆境,而是順境。 因為,人在一帆風順時,容易放松警惕,失去判斷力,從而做出讓人后悔的事情。 世事難料,誰都無法保證一直處于順境中。 作家杏林子曾說:
真正成熟的人,面對順境時,不驕不躁,如同成熟的稻子低著頭,保持低調的姿態(tài),才能走得更穩(wěn)。 順境不傲,是一種清醒的選擇。 02 逆境不憂 上周,表妹講了一個故事,讓人印象深刻。 她在外地出差時,晚上好不容易打到一輛車,一看司機師傅皮膚黝黑,眼睛浮腫,又哈氣連連,頓時有些顧慮。 此時,聽到司機王師傅在叫她,就上車了。 途中,他們聊了起來,王師傅還講了他的故事。 他曾開過大型餐館,后來生意慘淡,導致負債40萬元。 沒錢的日子,總是和妻子鬧矛盾,最后選擇了離婚。 盡管生活跌入了谷底,但他并沒有就此沉淪,為了還債,他選擇開出租車,從早上5點,忙到凌晨1點,每天穿梭在城市的街道上。 表妹同情地問:
王師傅笑著說:
經過3年辛勤地奔波,王師傅還了20多萬元,他覺得只要再努力一點,余下的錢就能還清。 想到這里,王師傅哼著歌,車里頓時洋溢著快樂的氣息,稀釋了過往帶給他的傷痛。 此時,表妹深受觸動: 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逆境,就對人生失去了信心。 曾看過一句話:
面對糟糕的處境,每個人應對的方式各不相同。 弱者遭遇逆境,選擇向命運屈服; 智者身陷逆境,選擇坦然面對。 想要什么樣的人生,就得靠自己爭取,熬過低谷,人生才會變得更堅韌、更強大。 每一次的逆風翻盤,都是人生的一枚勛章。 03 絕境不慌 我看過一個故事。 一艘貨輪卸完貨,正行駛在返航的途中,不料,遭遇了猛烈的風暴,貨輪開始劇烈地晃動。 此時,年輕的水手們嚇得不知所措,經驗豐富的船長不慌不忙,他立刻下令,讓水手們打開貨艙,讓水灌進來。 聽到這里,水手們疑惑不解:
船長看到無人行動,就耐心地對他們說:
聽完,水手們恍然大悟,紛紛打開貨艙。 伴隨著艙內水位逐漸升高,貨輪開始慢慢地下沉,盡管風暴不停歇,但貨輪漸趨平穩(wěn),最終安全抵達了岸邊。 人生并非一路坦途,當生命遭遇風險,能夠冷靜對待,不慌不忙,才能絕處逢生。 有人說:
那些生活的強者,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早已練就了一身銅皮鐵骨。 因為,在人生的最低境遇,往往能活出最高的境界。 絕境不慌,才是一個人的智慧之選。 寫在最后 在《蔣勛細說紅樓夢》中所寫:
命運變化莫測,不要因為任何一種際遇而傲嬌、沉淪、急躁,因為凡事都會過去,失去的一切也會以另一種方式回歸。 人生在世,真正智慧的人,無論命運如何,往往都懂得: 順境不驕傲,堅守內心,不迷失自己。 逆境不憂慮,挑戰(zhàn)困難,不放棄自我。 絕境不慌張,心態(tài)平和,不嚇退自己。 人生任何一種境遇,都是和心靈的一場博弈。好心境,才能成就更好的人生。 點亮【在看】,愿你在失控的生活里,做好自己的擺渡人,成為這個時代最稀缺的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