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期間幾部電影格外引人矚目,“國師”張藝謀導演新作《滿江紅》成為票房翹楚,也引發(fā)輿論廣泛評論。議論的核心也由最初的電影劇情、演員表現(xiàn)、票房攻略,徑直延伸到《滿江紅》所涉及的歷史深處,再度觸發(fā)千百年來中國人對民族英雄岳飛曠古奇冤的婉傷,和對禍國奸賊的痛恨。
![]() 其實,這兩種極端觀念,都未必能真實反映出歷史許多不足道哉的真相,我們不一定非要以“非黑即白”的道德潔癖去刻畫一個光芒萬丈的神像,也不用反過來給那些早已證實過的罪人開脫。最好還是全面領略那段歷史的真實時代特色,全面了解那個時代占據(jù)主流的思想,努力設身處地的去體味那個時代人們的邏輯思維,也是這樣,才能真正把握這段歷史悲劇,為何會發(fā)生。 事實上,岳飛作為不世名將卻慘遭冤殺的悲劇命運,早在他出生之前二百年前就已經(jīng)注定,岳飛的真正死因,不是一時的陰謀陷害,而是二百年的“絕癥”使然,這個“時代之癌”我們姑且可以叫做:——“宋朝病”。 ![]() 因為這個絕癥不僅害死了岳飛,而且也同樣害死了宋代許多忠君愛國的名將,比如其他兩位堪與岳飛齊名的名將——楊繼業(yè)和狄青!他們同樣也是死于這個“宋朝病”!換句話,有了這個時代之癌,即便沒有岳飛此人,誰擔負了岳飛的歷史使命,誰照樣會落得如此悲慘結局 。 那么,何為“宋朝病”呢?它又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 所謂“宋朝病”,其實就是兩宋乃至后世中國都存在的嚴重的“崇文抑武”思想和制度。宋朝開國以來,就采取極為變態(tài)的打壓、歧視、猜忌,甚至百般構陷武將、武人的制度。文武兩班中,文臣士大夫個個趾高氣揚,無不以構陷、彈劾、侮辱、歧視武臣為榮,即便是那些我們敬仰過的名臣如歐陽修王安石等,也無不如此。 武臣即便是發(fā)生戰(zhàn)爭,朝廷也要派文臣監(jiān)軍,時刻監(jiān)督武將。北宋建立沒有多久,就發(fā)生了“楊老令公”楊繼業(yè)的悲劇,中國人都知道《楊家將》故事,知道“楊令公頭撞李凌碑”,這不是完全的虛構,而是以歷史真實為原型的。大多數(shù)國人不知道的是,逼得楊令公自殺的,其實不是同樣是大宋功臣名將的潘美(既演義中的潘仁美),而是作為監(jiān)軍的文臣王侁! 王侁毫無軍事才能,甚至沒有一點軍事常識,但他有朝廷的制度支持,因此在生死關頭,駁斥楊令公的正確主張,逼迫楊令公出戰(zhàn),結果有了悲劇結局。 ![]() 再看狄青,狄青是北宋一代名將,功勛卓著,不亞于漢代的衛(wèi)青霍去病,可是就這樣一位名將,也一生蒙受文臣的羞辱和陷害,動輒得咎,就連他家養(yǎng)條狗,也會有文臣構陷硬說“看見狄青家的狗腦袋上長角”,時時都可能被文臣像后世秦檜那樣扣上一頂“謀反”,甚至就連妓女都敢公然取笑消遣他!幸虧狄青活在一代明君宋仁宗時代,不然他早就是“岳飛一世”! 狄青雖沒有被扣上罪名害死,卻一生活在恐懼、抑郁之中,最后英年早逝,他其實并不比岳飛好過! 說到這里,可能有讀者為宋朝武人深深抱不平,憎惡宋朝朝廷為何制定如此荒謬的制度。 其實,朝廷何嘗不是一肚子委屈和苦水呢?凡事都有因果,宋朝為何如此,還不是因為有太多武人作惡的歷史教訓嗎。 之所以如此,還需要從晚唐時代說起,唐朝中期發(fā)生“安史之亂”后,就形成一種“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許多軍閥割據(jù)一方,世代把持,相互攻戰(zhàn),到了晚唐、五代這種局面更加惡化。 整個“武人階級”都集體瘋狂無度!不僅大軍閥不把皇帝朝廷放眼里,隨時可以自己稱王稱帝,甚至就連中下級武士也個個飛揚跋扈,驕橫不遜,他們隨時可以擁立一個軍閥做皇帝,稍稍不合自己心愿,又可以隨時發(fā)動兵變,趕走或殺死這個軍閥!再迎立新的軍閥。 就這樣,短短百年間,中國產(chǎn)生了一種最為奇特的“武夫道”,有后來日本武士道那種兇惡,卻沒有武士道那個“忠誠”。 ![]() 這種“武夫道”猖獗一百多年,已經(jīng)深入武人骨髓,到了公元960年,北周大將趙匡胤統(tǒng)兵北伐,可是軍隊剛剛到了陳橋驛,就被驕橫的部下披上一件黃袍,做了皇帝! 趙匡胤當了皇帝,一點不踏實,他自己就曾經(jīng)是個軍閥,太熟悉武人的“套路規(guī)則”了,部下今天可以擁立自己,明天可能擁立他人,推翻自己。 于是趙匡胤矢志要徹底改變這種“武夫道”,于是就建立了截然相反的“崇文抑武”體制。可以說,宋代武人其實是在為前輩們的驕橫跋扈接受遲到的懲罰,是在為前人代償曾經(jīng)的“原罪”。 不過,這樣以來,兩宋王朝也就患上根深蒂固的“宋朝病”,對武臣的猜忌、恐懼、提防之心,自始至終都在君臣心中崩的緊緊的,楊繼業(yè)、狄青、岳飛以及許許多多兩宋名將的悲劇命運也就不難理解了。 好了,前因講了一堆,現(xiàn)在該說說岳飛了。 正是這種“時代意識主流”之下,岳飛的悲劇,是早已注定的,跟他忠誠不忠誠沒有關系。 ![]() 近幾十年來,一種頗為新穎的新歷史理念認為,秦檜其實不是陷害岳飛的主犯,他只不過是個替罪羊,真正的主兇其實是皇帝趙構。他之所以要殺岳飛,主要是因為岳飛要迎回二帝,這樣他的皇位就不保了 。 應該說,這個可能性是有的,也是他殺岳飛原因之一,但其實不是最重要的。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現(xiàn)在是他的天下,那兩個凄凄慘慘被擄掠到北國的“亡國之君”,真的不可能對他構成多大威脅。 不管明里還是暗里,趙構有的是辦法處置他倆,陰謀詭計就不說了,就說冠冕堂皇的話,兩個昏君把大好河山都葬送,把祖宗十八代的臉丟光,還有什么道理回來繼續(xù)當皇帝! 所以,岳飛要打到黃龍府,迎回二帝,不是趙構要殺岳飛真正原因。 趙構一刻也不能再容忍岳飛活著的原因,就是岳飛事實上已經(jīng)到達了他老祖宗趙匡胤“黃袍加身”時所具有的地位!已經(jīng)擁有了那種條件! ![]() 趙構不會管岳飛是不是真的忠誠,這個不重要了,當年,他老祖宗趙匡胤也其實是個忠臣,可是架不住部下要他當皇帝。 甚至整個“岳家軍”是不是真的忠誠,也不重要了,就算岳家軍都是忠誠的,還有其他那么多虎視眈眈的軍隊和軍閥,南宋由于戰(zhàn)亂,大量軍隊大批軍閥都叫喊著“北伐”,不光只有岳飛一人,僅僅名著史冊的就有所謂“中興四將”,個個無不是手握重兵,朝廷管控軍隊的能力眼看就沒有了! 再不給這些武人一點警告,朝廷可能就不亡于金人,而要亡于他們! 事實上,金朝當時并沒有能力,也沒有意愿真的吞并南宋,女真民族人口太少,文化也太低級,就算吞并南宋實在沒有能力消化。事實上,金國打下北宋,就不是一開始就建立漢族那樣的中央集權王朝,而是扶持一些漢奸做傀儡皇帝,給金國稱臣納貢。 只有后來,女真民族也接受儒家文化后,才真正有了中央集權王朝觀念。 這樣以來,對趙構威脅最大的,已經(jīng)不再是女真,而是武人。 ![]() 選誰呢?岳飛功勛最高,百姓口碑最好,按照“宋朝病”的邏輯思維標準,他最具威脅性,也最值得一用他的腦袋! 正是這個最深層面的原因,壯懷激烈岳武穆才遭受到千古奇冤! 這場歷史悲劇中,其實人人都是可悲的一個角色,他們都是落后的時代、荒謬的制度、陰暗的人性共同釀就的這杯苦酒的飽嘗者,都是飽受“宋朝病”折磨的病患者,如果我們能跳出狹隘的是非觀念,也許能看的更清晰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