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職場,當然希望自己有所建樹。 不一定要有多么驚人的成就,至少,要對得起這幾十年的職業(yè)生涯,不至于太過后悔。能夠沉淀基本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也能打造融洽的人際關系。 若干年之后,卻猛然發(fā)現(xiàn),離自己當初設定的目標,差距似乎不是一點點。專業(yè)素養(yǎng)上,或許還能說得過去。但在人際關系上,好像不是世故油滑,就是格格不入。而且,年紀越長,模式就越僵化,離游刃有余漸行漸遠?;仡欁约旱穆殘龅缆罚蛟S在一些很小的事情上,就可以嘗試改變。 想要在人際關系上游刃有余,首先得把握好自己的鋒刃。不妨,從學會不拆別人的臺開始。 某個角度看,職場無疑很殘酷:無時不在的競爭,或明或暗的站隊,還要處處提防著的小鞋。有競爭,就會有比較,從而分出高下。我們就得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競爭中獲勝,走到別人的前面。進而獲得更多的資源,更多的機會?!@樣的職場邏輯,沒有問題。但是,在這個努力向上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點:我們向上,并不一定意味著,要把別人壓下去。 不少人對此的理解恰恰相反。在他們看來,自己要上,就得處處壓制他人。工作上表現(xiàn)出來,就是不自覺地,動不動就去拆別人的臺。人家工作出問題,他一定會再踩上一腳。人家工作表現(xiàn)好,他沒法帶著很欣賞的態(tài)度去認可。反而,要拼命找其中的問題和瑕疵。而且,就是要挑機會廣而告之。在別人春風得意之時,大庭廣眾之下,跳出來拆臺。似乎經(jīng)過這樣的發(fā)難,就能把對方的勢頭壓下去。 能不能壓住別人的勢頭,說不準。但對自己來說,這樣的拆臺,沒有任何的好處。 對自己的工作,沒有幫助。盡管職場中有競爭,但競爭應往良性的方向發(fā)展,讓人挑戰(zhàn)更高的水準,訓練更高的能力。項目和項目之間,既然已經(jīng)各自立項,也不再是絕對的競爭關系。別人工作做得好,我們就應該帶著欣賞的眼光。認可他們已經(jīng)取得的成果,然后從中找出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如果只關注如何拆臺,看到的都是問題和消極,就失去了提升自己的大好機會。 給自己的人際關系,帶來負面作用。喜歡拆臺,享受看別人丟臉的快樂——坦白說,這有點低級。養(yǎng)成習慣性拆臺之后,你以為損害的是別人,實際上,最終拆的是自己的臺。在大多數(shù)人眼中,對你的第一印象,就是喜歡拆臺,見不得人好。那就離你遠一點,自保為上。也不要說什么合作了。誰知道,你會不會在中間再搞點什么事情出來。有了這樣的口碑,不可能再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因此,在有選擇的時候,我們要搭臺而非拆臺。欣賞他的優(yōu)點,學習借鑒。即使中間發(fā)現(xiàn)有瑕疵,也不必在眾人面前廣而告之,而是私下里找對方聊。芥菜樹下看,他能認可并改進,當然好;即使不聽,我們作為同事的責任也盡到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但可以盡到做事情的本分,也能收獲他人的信任。 我們愿意付出,給別人撐臺面的時候,別人也會樂意給我們撐住臺面。 原創(chuàng)不易,一見你就happy。轉(zhuǎn)載需本人授權。關注:<芥菜樹下>,閑話職場,南北東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