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高鐵到了樂山,在高鐵站對面的租車行租了一臺越野車,一路向西狂奔。過了雅安,就算進入川西了,而真正感覺到不一樣,是在過了二郎山隧道。如今過二郎山隧道不過十來分鐘,再無《歌唱二郎山》所唱的那種“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萬丈,古樹那荒草遍山野,巨石滿山崗。羊腸小道哪難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擋那個被它擋。”的感覺,但著實能感受到山高谷深,地勢險峻,連石頭都似乎有了區(qū)別。 經(jīng)瀘定到潘溝,換乘當?shù)氐穆糜无D(zhuǎn)運車輛上牛背山。牛背山海拔3666米,屬二郎山南延山嶺,在地質(zhì)構造上屬大渡河背斜,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嶺。原名大礦山、野牛山,因山頂一面懸崖有巨石突出酷似牛頭,山脊細長貌似牛背而得名。本來是一處名不見經(jīng)傳的荒野地,因2009年受到《國家地理雜志》關注,描述其“在波濤滾滾的云海之上,一座座山峰夢幻般呈現(xiàn)開來,極目而望,自東向北、再向西,泥巴山、瓦屋山、峨眉山、夾金山、四姑娘山和二郎山在前,貢嘎雪山在側(cè),大渡河大峽谷在后,幾乎天府之國的所有名山峻嶺在此時都變成了玲瓏盆景。而翻滾的云霧之下,群山丘陵逐級降低,緩緩融入稻浪翻滾的天府平原?!笔沟门1成将@得了360度全方位“中國最大的觀景平臺”之稱,在國內(nèi)戶外運動、徒步旅游、登山、攝影愛好者群體中慢慢聲名鵲起,同時也是天文愛好者追尋星之地。 到達牛背山并不容易,一路的長途跋涉,還要換乘幾次車輛才能達到大本營。確實有必要換成當?shù)氐能囕v,因為道路狹窄,根本沒辦法錯車,如果所有的車輛都放上來,肯定堵車,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如果把道路拓寬,又可能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極度的破壞。有人徒步從潘溝爬上牛背山,但我們坐車都接近兩個小時,不知道那些徒步的人有怎么樣的勇氣,要花多少時間。我想一定是一路的風景吸引著人們,不惜流血流汗,不惜犧牲自己的時間一路走上來,但真要走還需要更大的勇氣,因為畢竟這山體龐大,這山里的氣候惡劣。 沿著灣灣曲曲的山道一路爬升,路旁的農(nóng)地里種著核桃、蘋果之類的東西逐漸被華山松、櫟類、鐵杉、冷杉林所取代。再往上,隱隱約約可以看到遠遠的雪山,道路旁也開始看到到積雪,特別是那些曬不到太陽的地方,還可以看到成堆的白雪。民房已經(jīng)明顯稀少,只有為旅游接待而建的驛站,還有三三兩兩徒步登山的游客,地質(zhì)文化村那道山脊上也看不到什么人影,但轉(zhuǎn)運車卻依舊繁忙。司機必須隨時報告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前方的車輛在合適的地方等待,不然,在這僅能容得下一臺車經(jīng)過的山道上根本沒辦法錯車。 行經(jīng)了一段霧重的路段后,終于到了山頂。大家伴隨著“哇,哇”的驚嘆聲沖下車去,來不及去安頓住宿,就迫不及待地拍起了風景。在西藏看過很多雪山,沒有想到在川西也有這樣的雪山美景。站在雪山之巔,俯視群山,真有了一覽眾山小的感覺,而這極度低溫又讓人不寒而栗。 站在高原面上有一種“人在天上”的感覺,因為那云霧就在腳下,那遠遠的群山就像一個個的島嶼漂浮在海面上,而在巨巖的邊緣,那霧又像瀑布一樣,緩緩地流動著。 牛背山巒高, 峰險達路遙。 難遇蒼松翠, 檜柏伴細茅。 踏雪酥聲脆, 冰川宜遠眺。 云瀑無水聲, 始嘆轉(zhuǎn)瞬消。 雖然陽光明媚,但地上的雪不會化,風吹在臉上打的生疼。路旁的樹枝上也掛滿了雪花,但可以明顯的看到迎風面反而積了更多的雪,因為風將地上的雪卷起來,直接砸到樹上就粘了起來。山上已經(jīng)很少有樹,很多的樹子都因為寒冷而變得匍匐,但這里卻依然有鳥兒在活動,看到了那被凍得瑟瑟發(fā)抖的云雀,不知道它晚上是躲在哪里過夜的。 晚霞吸引人,夜晚的星空更吸引人。沒有了陽光的照射,氣溫似乎又下降了許多,手和臉暴露在外,很快凍得僵硬??粗鴿M天的繁星,沒有人會放棄對星空打卡,忍耐著寒冷的挑戰(zhàn),或手機,或相機,還是要來一張星空的倩影。山上放養(yǎng)的幾匹馬也一直不休息,盡管是在半夜,也在帳篷的周圍跑來跑去。夜晚的風真大,吹的帳篷搖搖晃晃,只要靠近帳篷的邊沿,一股冷氣襲來,讓人馬上縮手。 天蒙蒙亮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從帳篷里爬出來了,等待著照日出與朝霞。云海就在腳下,厚厚的一層真的像海,也像棉花。遠處的霞光似乎就要蹦出來,那太陽光照耀下的遠處山巒,映射出金紅色的光芒,連那貢嘎雪山也露出了臉,正所謂“日照金山”。盡管山下是陰沉沉的天,而云霧上面則是晴空萬里,因此這一切風景都在云霧的上面。雖然極度的寒冷,但所有的人都拿起相機手機忙著延時照日出云海,以及遠方的貢嘎雪山那金光燦燦的光芒與白雪冰川形成的合唱。 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狂亂地拿起相機,東一張西一張胡亂的照了一些,回去慢慢挑吧,在這個時候根本來不及去慢慢翻看已照過的東西,生怕這美景轉(zhuǎn)瞬即逝。果然,在陽光的作用下,很快云霧飄上來,一股風后將所有的山巒全部隱去,再一股風又全部展現(xiàn)在眼前,這樣的景色著實令人贊嘆。 外面的游人還在一批一批的涌來,而這山頂上就這么大的地方,只有那么大的容納量,我就在想,像這樣的最好的觀察雪山的穹頂,能有什么樣的辦法讓更多的人看到這樣的美景而又不影響環(huán)境呢?除了那些徒步攀緣者,還有這車行道該怎么去改變?周邊的村莊那些農(nóng)民,他們的生計與這旅游有怎樣的聯(lián)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