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雪未消,閉戶不能出 —— 《大寒》宋·陸游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民間有“大寒大寒、抱成一團”的說法,可見其冷之深! 1月20日16:29:20 農(nóng)歷臘月廿九 大寒是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24個節(jié)氣,是冬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大寒又稱大寒日等。氣溫將更低。2月4號立春。 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北方地面積雪不化,呈現(xiàn)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南方則多雨、低溫。這個時期,尤其要注意保暖、北方天冷路滑老年朋友盡量減少外出。 一:不傷陽氣,不損陰津。 二:常開“四扇門”。有空揉揉期門穴、章門穴,期門與章門兩個穴位,左右各兩個,所以叫它們“四門”。 三:養(yǎng)心氣,食苦味。 “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的壓軸節(jié)氣,這個時節(jié),大家開始忙著過年的準備了。習俗方面: 在大寒時節(jié),南京人的日常飲食多了燉湯和羹。傳統(tǒng)的“一九一只雞”的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選擇的多為老母雞,或單燉,或添加參須、枸杞、黑木耳等合燉,寒冬里喝雞湯真是一種享受。 尾牙:買賣人設宴
起居:護陽氣 補陰津 中醫(yī)認為,寒氣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人體內(nèi)的血液得溫則易于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天氣寒冷會使人體血管中的血液流動不暢,甚至引起淤血阻滯,從而加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作機率,也會使體內(nèi)的筋緊繃,引起疼痛和不適等各種病癥。 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盡可能地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補養(yǎng)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yǎng)護自身的陰氣。晚上10點左右上床,早上7點左右起身。 中醫(yī)支招—— 安眠枕: 配方——取炒棗仁200克、黑豆300克、煅磁石250克、決明子250克 將諸藥打碎混勻,用紗布包裹縫好,做成薄型枕芯,置于枕頭上面。 該藥枕具有滋陰潛陽、補腎填精、安神定眩的功效,適用于陰陽兩虛、腎精不足的失眠患者,主要癥狀為精神萎靡、體倦乏力、頭暈目花、腰膝酸軟、耳鳴多夢、健忘心悸等。 早上應盡可能晚起,等到中午或下午陽光晴好的時候可到戶外活動一小時左右。曬太陽對身體好處良多,既溫暖又補鈣,還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新陳代謝和免疫功能。在晴好的冬日,可以在室外伸出手腳,讓陽光直接灑在手腳上,也可以背對著太陽直接曬背來補充陽氣。 足部的保暖至關重要,因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腳有無數(shù)的神經(jīng)末梢與大腦緊密相連,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寒冷時節(jié)要加倍呵護雙腳,加強腳部運動,平時外出盡可能步行。還可在室內(nèi)做原地跑步鍛煉,直到全身發(fā)熱,手腳溫暖。每天睡前堅持用熱水泡腳。泡腳時搓揉刺激足部穴位,可調(diào)補元氣,壯腰強筋,延緩衰老。 大寒期間養(yǎng)生的另一個重點在于滋陰。一般在長江流域從冬至開始降水減少,經(jīng)過一個月之后的大寒節(jié)氣正是最干燥的時期,白天平均空氣濕度一般低于50%,有時室內(nèi)濕度甚至只有30%左右。 在起居方面,如果室內(nèi)常開暖氣或者空調(diào),除了注意經(jīng)常通風之外,最好可以使用些空氣加濕器之類以提高空氣中的濕度,晚上睡覺前如果用電熱毯,也不要開著過夜。盡可能增加飲水量,不要等口干后再喝水。每天入睡前和起床后,都要喝一杯溫水。洗澡前后最好也各喝一點水,以補充流失的水分。 運動:日出而練 小幅為佳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季活動、鍛煉對養(yǎng)生有特殊意義。但室外活動不可起得太早,日出之前的空氣質(zhì)量、氣溫都不適宜運動,最好等日出后再外出鍛煉。 大寒時節(jié),切忌運動過量,出汗太多,避免陽氣隨汗液而出,受到損傷。鍛煉應選在廣場向陽的地方進行,運動項目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快走、慢跑、廣場舞等。運動強度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而定,以微微出汗最好,霧霾、下雪天,最好暫停鍛煉。 精神:保持心情舒暢 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可使體內(nèi)氣血和順,不擾亂機體內(nèi)閉藏的陽氣,做到“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 所以在大寒時節(jié),我們應安心養(yǎng)性,怡神斂氣,抵御嚴冬酷寒的侵襲。特別是老人,應注意避免過喜或傷心,減少心腦疾病的發(fā)生。 飲食:固護脾腎,調(diào)養(yǎng)肝血,食苦味 冬季為腎經(jīng)旺盛的時節(jié),而腎主咸,心主苦。從五行角度來說,咸勝苦,腎水克心火。因此冬天的飲食原則是減咸增苦,以保心腎相交,陰陽平衡??蛇x擇一些苦味的蔬菜,比如芹菜、萵筍、生菜、苦菊等。這些苦味食物具有清熱瀉火、增進食欲、消除疲勞等多種功效。 對于大寒養(yǎng)生,很多人還一味停留在如何“補”上,最后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饵S帝內(nèi)經(jīng)》認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因此滋陰益精是大寒養(yǎng)生的重要內(nèi)容。辛辣厚味、燒烤油炸食物少吃為妙,多喝水、多吃濡潤多汁水果,居室適當通風并保持一定濕度,才能保障大家少生病。 由于大寒與立春相交接,飲食起居上應考慮到季節(jié)的變換,遵循保陰潛陽的飲食原則。 這個階段的養(yǎng)生除了要繼續(xù)注重滋補腎陰之外,還要兼顧養(yǎng)肝,因為春天陽氣升發(fā),也是人體肝氣升發(fā)的季節(jié)。 1、飲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溫食,防止損害脾胃陽氣; 2、要保證一定量的脂肪攝入量,以保持體內(nèi)的熱量,但也不要過量。 3、多食用黃綠色蔬菜,如胡蘿卜、油菜、菠菜等。 大寒時節(jié)仍然是冬令進補的好時機,重點應放在固護脾腎,調(diào)養(yǎng)肝血上。但“藥補不如食補”,應以食補為主。偏于陽虛的人食補以溫熱食物為宜,如羊肉、雞肉等;偏于陰虛者以滋陰食物為宜,如鴨肉、鵝肉、木耳等。 4、冬三月的進補量應逐漸減少,以順應季節(jié)的變化。 5、在進補中應適當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質(zhì)的食物為適應春天升發(fā)特性做準備。 6、考慮到大寒期間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fā)期,應適當多吃一些溫散風寒的食物(生姜、大蔥、辣椒、花椒、桂皮等),以防御風寒邪氣的侵擾。 7、推薦應季飲食: 山藥黑芝麻糊、遠志棗仁粥、枸杞雞肉湯、山藥羊肉湯、姜汁牛肉飯、八寶飯、枸杞燉子雞。 穴位:常開“四扇門” 期門穴為肝經(jīng)的募穴,是臟腑之氣匯聚于胸腹部的特定穴位。期門穴位于乳頭正下方,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相當于肝的幕僚,肝遇到麻煩了,它就會站出來幫“將軍之官”出謀劃策、排憂解難。中醫(yī)古籍 《傷寒論》里認為此穴為疏泄肝膽的首選穴位,對調(diào)理肝臟有很好的效果,臨床上常用它來治療肝炎。 章門是“障礙之門”的意思,它不僅是肝膽經(jīng)的會穴,又是脾的募穴,專門治療脾虛與情志抑郁。章門穴在腋中線,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時正當肘尖盡處。 期門與章門兩個穴位,左右各兩個。 找不到具體的穴位也沒有關系,只要將雙手掌面貼于乳房下方,以八字形式往下用力推,便可以刺激到這四個穴位。每天早晚分別反復推5分鐘左右,就可以感受到焦慮情緒正在漸漸消散。 五 行 養(yǎng) 生 木形人:芝麻補腎養(yǎng)陰
火形人:酸棗仁、蓮子補氣養(yǎng)血
土形人:羊肉山藥溫中暖下 體質(zhì)——皮膚黃色,面圓,頭大,肩背豐厚,腹大,腿部壯實,手足不大,肌肉豐滿,身材勻稱,步履穩(wěn)重。他們內(nèi)心安定,喜助人為樂,不喜依附權勢,而愛結交朋友。這種人對于時令的適應,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氣侵襲時易生病。 金形人:枸杞五味子有益肝腎 體質(zhì)——膚色較白,方臉,鼻直口闊,體形比較瘦小,但肩背較寬,四肢瘦,動作敏捷,呼吸平緩,心胸寬廣,富有遠見,穩(wěn)重自持,組織力強,為人敦厚,做事認真。這種人對于時令的適應,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氣侵襲時易生病。 水形人:姜汁暖胃散寒
來源:天下養(yǎng)生網(wǎng),歡迎分享,我們崇尚分享健康。 |
|
來自: 風花雪月104 > 《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