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作家原創(chuàng)作品 文學愛好者交流園地 」 孔孟之鄉(xiāng) | 禮義之邦 | 物華天寶 | 人杰地靈 

作者:姜佃廣  記得前幾年的一個紀錄片的片尾,有這么一句話:“人類雖然走到了物種的最頂端,但病毒更早是地球的主人,比人類的存在更古老。我們不知道它因何而來,也不知道它為何而去”。新冠病毒的出現(xiàn)給人們帶來恐懼和災難,好在我們強大的國家利用三年的時間把這個病毒的致病力降到最弱,由“肺炎”降至“感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經(jīng)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我也成為了一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利用自身的免疫去戰(zhàn)勝病毒,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隨著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放開,“陽了嗎?”成了見面或不見面的第一問候語。同事們一個接著一個的“陽”我也十分焦慮,每天都在既怕“陽”又盼“陽”的矛盾之中,之所以盼因為病毒無處不在,防不勝防;之所以怕因為“刀片嗓”、“水泥鼻”、“咳出肺”等感染癥狀。人生萬象皆是定數(shù),該來的總會來,12月20日我的核酸檢測結(jié)果“陽性”,奧密克戎侵體,在體內(nèi)開始了破壞性的表演,雖然這段時間如臨大敵一般的準備。第二天當我高燒三十九度時,頭痛的好像被人拿天塌地陷紫金錘狠狠不停地掄打,打得顱骨裂開一樣;盡管身體用厚厚的被子一層層裹著,冷的抖成個篩子,兩個眼珠好像是在沸水中翻滾……真的好想向奧密克戎大人求饒,求放過。好在有“布洛芬”藥片能緩解一時抵擋一陣。接下來就是腹瀉,沒有任何感覺的清腸,直到把大腸、小腸的內(nèi)容物排空,整個腸道癟下去。整夜的睡不著,還要拖著似乎不屬于自己的身軀不停地喝水、喝水。戰(zhàn)斗持續(xù)了2天,體溫逐漸下降,從三十九度到三十八度,再從三十八到三十七迷迷糊糊云里霧里的,就差點兒走出這世界走到另一個世界。剛開始嗓子疼,我就服用“黃氏響聲丸”來對抗聲音嘶啞,咽喉腫痛,咽干灼熱,咽中有痰,“西瓜霜”含片也不離口,居然沒有出現(xiàn)“刀片嗓”。體溫正常后,全身的肌肉酸痛、干咳。干咳我服用“氫溴酸右美沙芬片”競沒出現(xiàn)“咳出肺”癥狀。然后就是休息和拼命咽下無味的飯菜和水果去給自己的免疫細胞補充能量來徹底清除奧密克戎。閑來沒事躺在床上靜息,街上120救護車接二連三的鳴叫聲和夾雜其中傳來的殯葬車的哀樂聲倒把自己弄得十分恐懼,索性在手機上去尋找樂趣,通過閱讀發(fā)現(xiàn)這次眾多人的“陽”也成了照妖鏡:自私、冷漠、涼薄、無擔當……所有的人性弱點,都在新冠病毒面前暴露無遺,媳婦“陽”了丈夫跑了、丈夫“陽”了老婆走了、兒媳“陽”了公婆不管了等等。就連某些大咖們也在放下了所謂君子氣概相互的進行著言語攻擊,可笑的是像饒毅這樣的生物學家,首都醫(yī)科大學校長也加入言語紛爭之中,連德高望重的鐘南山也遭到騙人的言語炮轟……好像奧密克戎不但給人們帶來了痛苦,還從人們的頭上帶走了點智慧。通過這一波“陽”,也充分說明了目前國民的整個身心素質(zhì)根本與新時代社會和科技發(fā)展的速度無法同步!某些人的心理和素養(yǎng),是“羊”還是“狼”,在病毒面前演繹的淋漓盡致。隨著癥狀的消失,核酸轉(zhuǎn)陰,我的戰(zhàn)“陽”之戰(zhàn)告一段落。但是作為醫(yī)務(wù)人員我要告誡大家的是:感染一次,并不相當于得到了護身符,挺過這一波,也不相當于戰(zhàn)勝了病毒。我們對新冠病毒的認知,是伴隨疫情不斷深化的,昨天的觀點,今天就不一定正確了;今天的觀點,明天可能也要修正。歸根到底它是個病毒,就是個病。是病,咱能不得,就盡量不得?!瓣枴绷司兔鎸?,一定要當成病面對,該吃藥的一定吃藥,該休息的一定休息,和醫(yī)生交朋友多咨詢。希望春暖花開之時不再有“陽”,我們的生活,都能恢復如常。
作者簡介: 姜佃廣,男,山東梁山人,醫(yī)務(wù)工作者,喜愛文學,在報刊、網(wǎng)站發(fā)表新聞報道、散文、詩歌、小小說等百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