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答:古人對男女老少的修煉,都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來說,男子先要斷白虎(即煉精化氣);女子先要斬赤龍(即煉斷月經(jīng));未破體之青少年,直接進(jìn)入煉氣化神的修煉;老年男子絕精者,先要使無精為有精,此即前面所謂“復(fù)”字訣,再將精煉之成氣;老年婦女絕經(jīng)者,先要使經(jīng)復(fù)來,再煉斬赤龍工夫。此人手之不同也。這只是對急進(jìn)法而言。若緩進(jìn)法,即男女老幼,皆依抱元守一法,使精不復(fù)者自復(fù),經(jīng)不來者自來,白虎不斷自斷,赤龍不斬自斬。唯成功速度稍緩而已。 海牙講:守竅,老少有區(qū)別,年紀(jì)大的可以守丹田,似守非守,若有若無。思想集中,不在里,不在外,在呼吸之間的“息”字上。即休息之意。不想口鼻呼吸,也不想丹田呼吸,在渺渺茫茫之間。年紀(jì)輕的人,不守丹田。 問:老師,該守何處? 海牙答:佛家罵道家修煉者為守尸鬼,蓋因中國傳統(tǒng)的道家修煉中,多有言及守竅者。而不明修道之真?zhèn)髡撸朗刈∩眢w的某一部位,不知變通,從而出現(xiàn)許多弊端。比如年輕人守下丹田以煉精化氣,往往是越守精越不化,越煉越是遺精。并且,本來人的精氣神散居全身各處,然因修煉者意念集中一處,全身的精氣神亦隨之聚積一處。如有遺精現(xiàn)象,更或者有家室之人在行房中出精,所遭受的損害,比不練功更甚。我們認(rèn)為,最上乘的煉精法就是煉氣不化精,也就是廣成子對黃帝所說的“勿搖汝精”的工夫。 先師陳攖寧先生云:遺精之病,在普通男子生理上是極平常的現(xiàn)象,何以修煉家每逢走丹,就大驚小怪,認(rèn)為不幸之事?這也有個原故。因?yàn)椴蛔龉し虻娜?,周身精氣神是散漫的,不是團(tuán)聚在一處,雖然偶有漏泄,尚無關(guān)緊要;做工夫的人,常喜回光返照下丹田,日積月累,將全身精氣神團(tuán)聚在下丹田一小塊地方,保守不得其法,遂至沖關(guān)而出,不但前功盡棄,而且身體大受損傷。譬如人家所有的金銀財寶,不肯放置各處,偏要謹(jǐn)慎收藏在一個鐵箱之內(nèi),強(qiáng)盜入門,拿出手槍,逼迫主人,把鐵箱打開,搜括干凈,立刻就變作貧窮之人了;若當(dāng)日將貴重之物四散放置,不聚于一處,縱令喪失一部分,但其他部分尚可以保存,可惜主人見不及此。世上凡做《金仙證論》及《慧命經(jīng)》工夫的,大半犯了這樣毛病。 若問如何避免這些弊端的發(fā)生,我們認(rèn)為,先師陳攖寧先生《靜功療法》中所講的三步功法比較穩(wěn)妥:一、身體不動;二、念頭不動;三、忘記自我(詳見《武當(dāng)》雜志2002年第11期拙作《入門靜功》一文)。 由于固有的意守觀念,使好多修煉者形成了一種不守則無處下手的概念。對于此,愚在先師陳攖寧先生“聽息法”的基礎(chǔ)上,總結(jié)了一種“聽皮膚”的法門。即修煉者不拘坐臥,全身放松,不空不松,微微將念頭放全身的皮膚及毛孔,聽皮膚毛孔的開閹(皮膚毛孔之開闔,用耳本是聽不見,但將意識放在全身之皮膚毛孔,圓滿似太極拳中的渾身棚勁,則自然會感覺到皮膚是在一開一闔,一呼一吸)。如此久之,呼吸之息氤氳布滿于全身,一開一閹,遍身毛竅與之相應(yīng),而鼻中反不覺氣之出入,直至呼吸全止,開闔俱終,脈停息?。磧?nèi)家拳所謂不能吞不能吐),似死人然。此即古仙所云:未死先學(xué)死。這個暫時的死能由自己作主,然后長久的生,方能由自己作主。此時外表雖如死人,無呼無吸,脈搏若無存,而其生理上已起了微妙的變化,非但比較其死人絕不相同,即比較普遍活人亦大大兩樣。如是,胎息自然而成,則人定出神之期不遠(yuǎn)矣。此“聽皮膚”法,較之其他方法方便,且絕無流弊。只要修煉者依法而行,自然會達(dá)到胎息的境界。 問:老、中、幼年的呼吸量不一樣。幼兒吸多呼少,中年呼吸平衡,老年吸少呼多。根據(jù)這個特點(diǎn),老年人該注意什么?請老師說明。 海牙答:修煉一道,貴在用逆。要將普通雜亂無章之呼吸,調(diào)整為有規(guī)律的利于人體長壽長生的呼吸,以至返歸于嬰兒在母胎中之不用口鼻呼吸的“胎息”。如此,入的生命才有保障。是故,歷代修煉家下手之初,皆將鍛煉呼吸作為首務(wù)。世間鍛煉呼吸之法雖多,其目的無非是通過鍛煉,奪回先天之造化,達(dá)到嬰兒處胎時之脈住息停,鼻不呼吸的“胎息”境界。用上面介紹的聽“皮膚法”即可。煉氣功不講大小周天,煉大小周天的,出偏的多;也不守一點(diǎn),要守一片(整體?),守一點(diǎn)要出毛病。 問:據(jù)言,“丹田無定處”,請老師予以說明。 海牙答:關(guān)于丹田的說法,各家各派,由于傳承不同,說法也各不相同,且頗難以一概全。另,丹田無定處,尚有另一層意思,這個只有少數(shù)人明白,且不宜公開宣講,恐出弊端。所以我們比較提倡聽皮膚的方法。這就是渾身無處不丹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