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里面可以聽到這么一句話:孩子太聽話是父母的失?。√犜挼暮⒆?,往往性格內向,沒有主見,甚至會有點懦弱、膽怯。很多家長總是覺得,孩子聽話是好事,這樣教育孩子可以節(jié)省很多時間和力氣,不用費盡心思去與孩子的叛逆作斗爭。在中國家庭中,這樣的觀點更甚,畢竟中國式家庭講究父母的威嚴和地位,這種“權威”對于孩子而言應該是說一不二的。 不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多家長意識到,聽話的孩子固然好教育,但在長大以后會面臨很多問題。畢竟,如果一個孩子很聽話,可能他的優(yōu)點就只剩下很聽話了!天童教育認為, 孩子在本該調皮搗蛋的年齡,就應該充滿童真,遵循自己內在的力量去成長。而我們大人要做的,不是著眼于細節(jié),要求孩子的細節(jié)上處處都聽爸媽的,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他知道什么是對的事情。人天生就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孩子也一樣,我們作為他最信任、最依賴的爸爸媽媽,他怎么會有意和我們作對?別把孩子想得太壞了,他們也不想這么“熊”,只是他們有自己成長的力量,想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成長,來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僅此而已! 現(xiàn)在社會越來越需要創(chuàng)造力和活力,往往熊孩子才是最有創(chuàng)造力的!熊孩子看似什么事情都在搞破壞,但其實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會選擇性地忽視權威,遵循內心的想法和準則。這樣的熊孩子天生帶有一點領導氣質和做派,如果家長能夠正確引導,那么熊孩子的創(chuàng)造天賦能夠得到釋放,在將來闖出一片不同的天地。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總是被說教“游手好閑”,父親希望他向哥哥學習安心種田,結果沒料想這樣的劉邦卻成為了開國之君,定義了一個偉大的民族。這說明,并非事事聽話就好,不聽話的孩子好好引導,往往會有不一樣的優(yōu)秀成長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