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 中國之聲 過去我們看世界,而今世界開始傾聽中國的聲音。本欄目希望作為國內專家的傳聲筒,分享各類熱點話題與研究解讀 該篇共識作為首篇心腔內超聲(ICE)中國專家共識,主要匯集國內多家中心專家學者共同編寫 包括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yī)院,寧波市第一醫(y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山西省心血管病醫(yī)院,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yī)院,唐都醫(y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沈陽軍區(qū)總醫(yī)院,廣東省人民醫(yī)院,武漢亞洲心臟病醫(y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以及兩家國外中心教授: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Paul C. Zei教授,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Luigi Di Biase教授 發(fā)表于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 首篇 心腔內超聲中國專家共識 ![]() 共識背景 近年來,隨著經皮導管介入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推動著結構性心臟病,心律失常等領域的診斷和治療也隨之變化,更多復雜心臟手術被攻克的同時,對術中影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既往介入手術通常以經食道超聲作為輔助指導,但也存在患者耐受,麻醉協(xié)調等問題;而如今,隨著心腔內超聲技術(ICE)的開展,不僅具有實時成像、并發(fā)癥監(jiān)測以及良好的耐受性,同時以股靜脈入路,無需全麻或深度鎮(zhèn)靜,越來越多的中心開始嘗試應用該項技術。 鑒于目前國內外尚缺乏相關指南,為促進和規(guī)范ICE的臨床應用,由張運院士,馬長生教授,鐘敬泉教授和龍德勇教授共同發(fā)起,鐘敬泉教授和龍德勇教授作為第一第二通訊作者。 成立“中國ICE專家組”,成員包括心臟超聲,電生理,先天性心臟病,瓣膜類心臟病等各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在專家組成員廣泛閱覽相關文獻,共同編寫,校對,三次專家會議共同探討后,最終完成該篇共識。旨在為臨床醫(yī)生提供指導,進一步完善心血管介入診斷和治療方案 共識推薦(節(jié)選) ![]() ![]() ![]() 該篇共識除了涵蓋心律失常,瓣膜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多個大類,也包括拔除電極,左心輔助裝置等特殊領域,以及妊娠等特殊患者的心腔內超聲應用介紹。 推薦類別詳細分為“Recommended”、“Can be useful”、“May be useful”、“Not recommended”四類,分別以綠,黃,白,紅標注,詳細描述可見原文,獲取方式可下拉至文末。 目錄 · 心腔內超聲心動圖概述 定義和背景 超聲探頭種類 ICE的臨床應用 · 心腔內超聲心動圖在心律失常介入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 房性心律失常中的應用 (左心耳血栓篩查,房間隔穿刺,射頻消融,冷凍消融,并發(fā)癥降低,縮短學習曲線等) 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應用 (分支型室速,流出道起源,乳頭肌起源,其他特殊部位起源,合并缺血性心肌病等) · 心腔內超聲心動圖在先天性心臟病中的應用 房間隔缺損和卵圓孔未閉 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其他先心病 · 心腔內超聲心動圖在瓣膜性心臟病中的應用 主動脈瓣置換介入 二尖瓣修復/置換介入 肺動脈瓣介入 三尖瓣介入 瓣周漏介入 · 其他 左心耳封堵 妊娠患者 左室輔助裝置植入 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 肺動脈高壓 起搏器電極拔除 ![]() ![]() ![]() ![]() ![]() ![]() ICE在心內多領域應用 結語 除了上述介紹,目前臨床已嘗試開展在ICE引導下植入無導線起搏器,左束支起搏,零射線消融或左心耳封堵手術等。 相信該篇共識的發(fā)布將不僅為國內,更是為全球醫(yī)務工作者在心腔內超聲的臨床實踐提供參考,進一步推動心臟介入治療以及影像學診斷的發(fā)展。 同時,也期待隨著8F超聲導管,4D ICE技術等在國內推廣,未來將進一步提升手術質量,擴展應用領域,造福更多患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