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看到毛地黃的時候,我并不知道這個不起眼的名字,竟然開得這么獨特而美麗。要說這種花,真是被花名耽誤的高顏值花卉。  毛地黃,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可能大多數(shù)人都會覺得這就是一種野草野花,像個還沒有長開的黃毛丫頭,花朵兒小小的,也不會太起眼,帶著鄉(xiāng)土氣,完全上不得臺面,入不得花譜。 可事實上,這種花顏值一點兒都不低,有著美艷漂亮的外表,堪稱歐洲花卉中的佼佼者。 毛地黃是玄參科毛地黃屬的草本植物,個別品種的基部還呈現(xiàn)出木質(zhì)化的特征。莖單枝,也有在基部分枝的。葉子互生,下部的葉片更密集些,全緣或具齒。 花朵排列成朝向一側(cè)的長而頂生的總狀花序,花萼五裂,裂片覆瓦狀排列。花冠微微傾斜,喉部被髯毛,花冠筒呈鐘狀,?;ü诹哑酁槎叫?,上唇略短,下唇三裂。 都說“人不可貌相”,看到毛地黃的時候,我深深覺得此話在花卉身上也同樣適用,毛地黃就是“花不可聽名”的典型代表。 毛地黃的植株很高大,能夠長到一米多高。要說起它這個“土氣”的名字,絕對跟它的花朵沾不上邊,應該是沒有開花的狀態(tài),它的根莖帶著一點毛絨感吧。 毛地黃的花朵開在大花莖上,仿佛一座花塔,從上到下密密麻麻地布滿整根花莖。底部的花朵先開,接著一層層往上開放。下面的花朵已經(jīng)開到極致,上面的花朵還只是花骨朵。這個花序的整體造型,就像是一座寶塔,造型還挺優(yōu)美。 除了奇特的花型,毛地黃的顏色也非常豐富,有白色的、黃色的、紫色的、粉色的、玉色的……有的品種在花瓣的內(nèi)部,還帶有漂亮的斑點。 因為花朵們漸次開放,往往在一枝花序上,會產(chǎn)出顏色的變化。例如,下層的花朵顏色呈現(xiàn)出淡雅的乳白,上層的則帶著稍稍鮮艷的粉紅。下層的花朵是粉紫色的,上層的花朵還呈現(xiàn)出淡黃色。 毛地黃原產(chǎn)于歐洲,主要分布在比利時、法國、德國、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英國等地,除了北歐接近北極圈的國家,幾乎分布了整個歐洲國家,可見它們對于環(huán)境的要求并不太高,但它們不太喜歡太炎熱的天氣,更喜歡涼爽的氣候。 引種我國后,頗受各大園林的歡迎,各地均有栽培。畢竟,顏值這么高的花卉,又不難養(yǎng),誰會不喜歡呢?它們非常適合種在花壇和園林中,綠色的草坪配上這些艷麗的花朵,那畫面想想都漂亮。 這些花朵們還挺守秩序,排列在花莖上似乎守著某種規(guī)則,雖然花朵很多,每一個花序都有幾十上面朵小花,但一串串兒的并不顯得凌亂。 盆栽也是很適宜的,每株毛地黃都顯得高大挺拔,既能耐得了寒,也能扛得了旱,花開的時候即使單獨一株,那顏值也是相當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