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筆記,不讀書?!边@是我的觀點,也是我一貫的做法。 對于我們一般人來說,讀書不做筆記,跟“猴子扳苞谷”的故事里講的道理一樣。有點效果,但效果不大??赡?,你僅僅只能收獲幾個經(jīng)典字詞或者句子而已。大部分有營養(yǎng)價值的東西,都被你漏掉了。 很多書籍,憑我們的精力和時間,一生只能讀一次。除非那些非常經(jīng)典的,你要花時間來研究分析的,可能要讀兩遍或者好幾遍,一般性的書籍我們也就讀一遍而已。既然如此,那么如何讓自己讀過的書籍能有最大限度的營養(yǎng)留下來被自己慢慢吸收呢?一個最簡單實用的辦法就是做好讀書筆記,把有點價值的東西都記錄下來,待日后會看的時候慢慢吸收。 一本書,即便再爛,還是會有一點點兒有價值的東西可供學習的。那么,這么一點點兒東西就一定要記錄下來,把它吸收。在這里,我要表達自己讀書的一個觀點:“不要輕易放過任何一本經(jīng)過了你的手的書?!蔽业囊馑际牵灰悄憧催^了的書,該記錄下來的一定要記錄下來,否則這本書可能真的就是白讀了,到后來連個影子都沒留下來。那該有多么可惜啊。 經(jīng)常有朋友問我:“做筆記該記哪些東西呢?”做筆記的時候,那些人人都覺得好的東西,自然就是筆記要記的了。還有那些現(xiàn)在看起來沒有多大作用,但是可以作為一個例證材料,或者文史材料,或者一個研究材料,你可能會在寫作中引用的,那也一定要記錄下來,而且還必須準確,并最好注明出處。這個時候的一點點麻煩,可能會給你以后提供很大方便。這些好處,我深有體會,你們可能沒有什么感覺。 看到很多讀書的朋友不做筆記,我總感到很惋惜。因為,他們很可能就是讀過一本書之后,沒落下一點兒東西,過不了多長時間,就徹底給忘光了。以前經(jīng)常有人說,讀書又記不住,有什么作用。我老是拿讀書跟吃飯一樣來打比方。你吃過的飯,要么轉(zhuǎn)化成了血液,要么轉(zhuǎn)化成了骨頭,要么轉(zhuǎn)化成了肌肉。讀書呢,最后其實就成了你的精神,成了你現(xiàn)在這個樣子。實際上,你要是沒有做筆記的話,很多書還真的是白讀了,因為你一點兒營養(yǎng)都沒吸收得了。 讀書做筆記,是一個看起來很慢很麻煩,但實際上很快很有效的辦法。一時的麻煩,卻是永遠的方便。我很喜歡在空閑時間把自己的那些筆記本拿出來翻閱,看著那些東西,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撲面而來,仿佛那本書是剛剛看過了的?!矣浌P記一般都要注明日期,這樣很有回味感和再現(xiàn)的新鮮感。 在這里有必要舉一下陳寅恪先生的例子。 清華大學成立國學研究院的時候,有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最后一位就是三十多歲的陳寅恪,當時他還在國外留學。 據(jù)說陳寅恪的入清華過程相當傳奇。一說是國學院主任吳泌推薦,一說是梁啟超極力推薦。當時有這么一個故事,陳寅恪因為沒有著作,被很多人質(zhì)疑,“堂堂一個清華大學,怎么可以請一個沒有著作的人來任教呢?”梁啟超說,“我雖然著作等身,但是我所有的著作加起來不及陳寅恪的三百字?!惫唬肓饲迦A的陳寅恪如此博學,被譽為“活字典”“教授中的教授?!彼v課的時候,清華大學很多教授都去聽課。我在這里不想討論陳寅恪先生的博學,而是想跟大家談談陳寅恪先生晚年時候的事情。 在抗日戰(zhàn)爭戰(zhàn)亂流亡中,陳寅恪先生的眾多書籍遺失,更糟糕的是,他視為生命的最珍貴的一些書籍資料,也被毀于戰(zhàn)爭的大火中,他所有的資料都沒有了。陳寅恪先生做讀書筆記的方式,是眉批,所以他讀過的書,都被視為珍寶。不幸的是,這些帶著眉批的資料在流亡過程中不慎被盜,居然一本都沒有了。眾所周知,陳寅恪先生晚年時候雙目失明,但就是在這樣的境況下,他憑借強勁準確的記憶力,寫了很多極其有價值的史學著作:《隋唐制度淵源略稿》《唐代政治史論稿》。《柳如是傳》也就是這這樣的情況下由他口述,他的弟子記述下來的。 每一個博學之士都走過做讀書筆記的過程,陳寅恪先生無疑是已經(jīng)走了出來的一位,筆記已經(jīng)進入了他的大腦。所以,對于我們這些一般人來說,讀書做筆記是何其有必要。 我喜歡把記筆記比作拾麥穗兒。走一路,拾一路,這就是收獲。有些知識,是研究者已經(jīng)研究出來形成了定論的,對于我們可以直接采用。那就記錄下來,理解,消化,運用。比如,“元散曲來自民間,崇尚本色通俗,常用口語,俗語和民俗風情入曲,又使這類作品恢復了生氣?!笨赡?,我們讀了大量的元散曲作品,未必能一下子總結(jié)出來這樣的特點。但是我們通過閱讀《元曲鑒賞辭典》,就可以把這些研究者總結(jié)出來的東西記錄下來,以備自己琢磨運用。 對于寫作愛好者來說,描寫人物永遠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我們得不停地觀察,同時還要學習別人是如何描寫的?!澳樒ひ呀?jīng)糙得棠棣樹皮一樣斑駁?!笨纯矗@樣一句話,就把這個人的臉部特征一下子說得清清楚楚的了,叫讀者一下子就能想到這個人的生活狀態(tài)。還有,“他嘴大,笑出一口黃牙來,還前后擠對著沒個陣列,像是河灘上被洪水沖出來的一堆東倒西歪的峭石?!焙玫拿枋鲂哉Z言,能夠一語中的,一步到位。 筆記的范圍不一定僅僅局限于書本,生活中有很多東西也很有價值,不妨記在筆記本上?!叭丝啃暮茫瑯淇扛??!薄笆謸{面,搭個蒜,給盤牛肉都不換。”這樣的生活化語言,我們可能是在街頭無意之中聽到的,記錄下來,自己寫作的時候也會引用到。 我們早上在單位吃飯的時候,一般恰好看的是中央臺的一個節(jié)目。有些地方宣傳廣告詞是非常經(jīng)典的。比如,“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比如,“歷史很遠,山西很近?!睆V告詞是一種非常經(jīng)典高度凝煉的文學樣式。秦渡古鎮(zhèn)一家涼皮店的廣告詞就很有意思:“寧叫一人吃千遍,不叫千人吃一遍?!边€有一個是這樣的,“第一次不吃怪你,第二次不吃怪我?!薄x書做筆記,不要忘記向街頭語言文化學習。 世界很大,我們可能一輩子也走不完所有的地方,但是我們還是堅持在走,為的就是能看到最多的風景。書籍很多,我們每天不停地讀,也不能窮盡其一部分,但是我們還是在堅持閱讀,為的是讓自己的精神世界更豐富多彩。那么,做筆記,無疑是一條很有實效的捷徑。 跟所有的事情一樣,讀書,做筆記,都需要堅持。在堅持中積累,在堅持中收獲了一種優(yōu)秀品質(zhì)。最后,把丘吉爾的這句話送給在堅持的朋友們:“堅持下去,不是因為我們真的足夠堅持,而是我們別無選擇。” ![]() |
|
來自: 新用戶3134eDv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