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底,解放軍發(fā)動解放大西南的戰(zhàn)役,此戰(zhàn)打的十分順利,90多萬國民黨軍隊灰飛煙滅,云貴川康四省挨個被解放。 就在解放軍狂飆突進時,竟然有部隊遇到一伙農民攔道。當時這些農民看起來非常奇怪,他們雖然衣著破爛,但手里卻拿著武器...... 要知道當時還處于戰(zhàn)斗狀態(tài),這些農民的舉動稍有不慎就會引發(fā)火拼。但解放軍戰(zhàn)士還沒有來得及反應,這些人卻突然說出了一番令人震驚的話。 ![]() 這些農民竟然自稱是紅軍,他們正在等待周恩來的命令。要知道,紅軍早就已經成為了過去式,而且周恩來已經成為了我黨的領袖之一,這些人的話似乎有些顛三倒四。 然而,隨著農民們說出他們的番號,原本滿臉疑問的解放軍戰(zhàn)士,卻立刻對他們肅然起敬。那么問題來了,這樣這些本應該消失的紅軍戰(zhàn)士,究竟有何來歷呢? 事情還得追溯到1935年,眾所周知,在這一年,我黨召開了遵義會議,確定了毛主席的領導地位。然而,雖然毛主席終于接手了任務,但是眼前的局勢卻依舊相當嚴峻。 當時,川軍以8個旅分路追堵紅軍,紅軍無法渡江,另外薛岳兵團也從貴州殺了過來,要將紅軍徹底絞殺。在如此危急情況下,中央軍委停止了渡江計劃,命令紅軍快速脫離川敵,向川滇邊的鎮(zhèn)雄地區(qū)集中。 ![]() 當年2月,中央紅軍集結于扎西地區(qū),而敵人的大部隊也洶涌的撲了過來。中央軍委出其不意揮戈東進,直接繞開了敵人的合圍,一頭扎進了敵人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區(qū)。 然而,敵人的實力過于強大了,紅軍的前路渺茫,仿佛看不到什么希望。因此,為了加強川南的革命力量,配合紅軍行動,組織決定組成“中共川南特委”,由這支部隊留下來打游擊,并且接納戰(zhàn)斗中退下來的傷員。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支部隊被迫和主力分開,但他們絕非泛泛之輩。其中的領導包括紅六師政委徐策,軍委縱隊干部團以上干隊政委余澤鴻、八軍團民運部長戴元懷、三軍團補充二師師長曾舂鑒和劉干臣以及地方黨的干部鄒風平。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忍痛割愛的分離,連彭老總當時都心痛不已,但為了革命的勝利,卻又不得不這么做。根據(jù)資料記載,當時從主力部隊中抽調出了300多人,再加上傷兵,部隊人數(shù)達到400多人。 ![]() 2月14日,通過整編主力紅軍留下來的武裝,改編成了中國工農紅軍川南游擊隊,由劉干臣擔任司令員,徐策擔任政治委員。 也正是在隨后召開的游擊隊干部會上,周恩來代表黨中央來看望眾人,向他們作出的重要指示,告訴他們,部隊的三大目標,分別是:一、打擊牽制敵人,配合主力紅軍行動。二、安置保護傷病員。三、建立革命根據(jù)地。 在那一刻,周恩來向眾人致以了崇高的敬意,并且向他們保證:“分別只是短暫的,將來,革命勝利了,我將第一時間通知大家歸隊?!北娙松胶簦骸罢堉芨敝飨判?,堅決完成任務。隨后眾人毅然決然的踏上了征途?!?/p> 在離開主力紅軍后,川南游擊隊于2月17日和敘永縣的游擊隊合編,徐策繼續(xù)擔任政治委員,不過司令員則換成了王逸濤。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王逸濤在紅軍中資歷比較老,而且也是紅軍中比較能打的人。他畢業(yè)于黃埔軍校,參加過南昌起義,在朱老總的帶領下上了井岡山。 從資歷來看,此人應該是大將級別的人物。然而,就是這個人,給川南游擊隊留下了一個巨大隱患。此乃后話,暫且不提...... ![]() 當時兩軍整編在一起,人數(shù)達到600人,部隊稍稍有了些規(guī)模。而與此同時,中央紅軍在毛主席的指揮下,開始了震古爍今的四渡赤水戰(zhàn)役。 1935年2月11日,中央紅軍分三路由扎西地區(qū)東進,在18日快速渡過赤水河,向敵人薄弱的桐梓地區(qū)急進。 紅軍二渡赤水殺回黔北地區(qū),直接打亂了敵人的部署,川軍的三個旅連忙瘋狂追擊,各地方部隊趕緊合攏過來,打算將紅軍消滅于婁山關和遵義以北地區(qū)。 但可惜,紅軍行動十分迅速,先是攻占桐梓,然后又重新占領遵義。通過運動戰(zhàn)消滅敵人兩個師又8個團,取得了長征以來的第一大勝利,被蔣介石稱為“國軍追擊以來的奇恥大辱”。 當然,在毛主席瘋狂秀戰(zhàn)術的時候,川南游擊隊也在努力的配合中央軍。他們偽裝成紅軍主力,向川南敵人主動出擊,期間也攻克了縣城,消滅了敵人的一部力量,此舉震動了川南的敵人,有力的支援了中央紅軍的戰(zhàn)斗。 ![]() 被主力和偏師輪番戲弄,蔣介石的憤怒值也達到了極點,他立刻飛往重慶,親自部署新的戰(zhàn)術,然后調集大軍再次對中央紅軍進行圍攻。 而中央紅軍則在后來第三次渡過赤水河,把敵人繞得暈頭轉向,成功的再一次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讓數(shù)十萬國軍在烏江以北吃紅軍揚起的塵土。 與此同時,川南游擊隊也積極的配合中央紅軍的作戰(zhàn),但由于實力弱小,為了真正讓敵人相信川南游擊隊是紅軍的主力,為此他們不惜主動攻擊敵人。 3月上旬,游擊隊在敘永木廠河主動攻擊川軍,消滅了敵人一部分兵力。之后為了迷惑敵人,游擊隊又以川南縱隊,云南縱隊,貴州縱隊等番號頻繁出現(xiàn)...... 他們時而向東,時而向西,忽而向南,忽而向北,宛如呼應紅軍的四渡赤水一般,讓國民黨摸不著頭腦,找不著方向。 也正是在運動戰(zhàn)中,川南游擊隊先是擊敗了滇軍兩個營,之后在川南擊敗了周化成、肖正南和李品山等部。這一系列的作戰(zhàn),將國民黨各地區(qū)攪得日夜不安,較好的分擔了中央紅軍的壓力。 ![]() 但是,面對強大的敵人,連毛主席都需要運用超越一個時代的智慧來應對,川南游擊隊這支偏師能創(chuàng)造如此成就,也是很難全身而退的,他們付出了相當恐怖的代價。 游擊隊大隊長梁亞伯在與敵人肉搏中右手被打斷,但仍堅持戰(zhàn)斗,最終壯烈犧牲。戴元懷在大石盤戰(zhàn)斗中,為了掩護部隊轉移,他也是死戰(zhàn)不退,最終英勇就義。 而且,由于國民黨十分厭惡這支偏師的騷擾,他們調集了12縣保安團和川軍的正規(guī)軍聯(lián)合出戰(zhàn),在重重圍剿下,川南游擊隊損失慘重,如此一來又導致了游擊隊內部的分化。 前文重點提到的王逸濤這時候終于露出了真面目,他認為紅軍已經沒了前途,而且也覺得自己這是被主力部隊拋棄,因此心生怨恨,于是他直接帶著四十人投降了國民黨。 由于此人是擔任司令員一職,所以他的投降極大的打擊了游擊隊軍心,同時也使得游擊區(qū)和黨的地方組織全部暴露,在國民黨反動派和地方團組織的打壓下,游擊隊的地方組織幾乎全軍覆沒。 面對如此困局,川南游擊隊在7月份與張宏光等人領導的黔北游擊隊匯合,雙方部隊改編,統(tǒng)稱為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qū)游擊縱隊,由劉干臣擔任司令員,徐策依舊擔任政治委員。這一次會合極大彌補了川南縱隊的損失,部隊人數(shù)也一度擴張到900人,較之前更加強大了。 ![]() 然而,在敵人強大的兵力面前,游擊隊的實力還遠遠不夠。7月13日,紅山嶺戰(zhàn)斗爆發(fā),游擊縱隊和滇軍正規(guī)軍遭遇,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zhàn)斗。 僅僅一天的苦戰(zhàn),游擊隊就損失200多人。也正是在這場戰(zhàn)斗中,徐策光榮犧牲,副政委張宏光和大隊長鄧登山陣亡,支隊長曾春鑒負傷,參謀長陳宏也被俘虜,后被殺害。 這次戰(zhàn)斗十分慘烈,高層領導干部幾乎全部犧牲,部隊也從原先的900多人減員到600人。戰(zhàn)斗結束后,川南特委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將中共川南特委改為中共川滇黔邊區(qū)特委。 另外,劉復初率領南六游擊隊同縱隊會合,由劉干臣擔任縱隊司令。這一期間,部隊不再主動與敵人作戰(zhàn),而是深入群眾,向眾人宣傳黨的政策,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扎根。 這一做法無疑是極為正確的,紅軍很快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在百姓的支持下,游擊縱隊快速發(fā)展,有的地方還建立了游擊區(qū)。不過,游擊隊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那就是隨時接應主力部隊,堅定的站好最后一班崗。 1935年8月,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川甘邊界,隨后打開了向甘南進軍的門戶。得知這一消息,游擊縱隊二話不說,再一次不顧損失向川軍發(fā)動進攻,希望能夠調動川軍主力。 ![]() 之后游擊縱隊又自稱紅軍瀘州縱隊,他們襲擊了藍田壩,直接威脅瀘州守軍。緊接著又奇襲附近的護國鎮(zhèn),繳獲了80多支槍。 到9月,游擊隊先后攻克了10多個場鎮(zhèn),而且還和川軍的兩個團發(fā)生戰(zhàn)斗,擊斃敵方數(shù)10人,而且趁著戰(zhàn)勝之威又快速的奪取了赫章縣城。 根據(jù)資料記載,游擊隊所到之處,發(fā)動群眾打土豪,鎮(zhèn)壓貪官污吏,取消苛捐雜稅,得到了人民群眾的一致?lián)碜o。也正因為如此,游擊隊越打越強,部隊人數(shù)首次突破1000人。 然而,游擊隊的輝煌永遠都是短暫的,因為他們的職責是為主力紅軍分擔壓力,因此這個性質注定了他們會命運多舛。 果不其然,他們的舉動終于引來了川滇黔三省敵人的會剿,對方集中的20多個團,6萬多人的兵力,層層圍攻過來。而且當時參戰(zhàn)的將領中,不僅有名將潘文華,而且還有土城戰(zhàn)神郭勛祺,以及薛岳兵團。 面對如此恐怖的對手,游擊隊沒有絲毫恐慌,他們始終貫徹中央紅軍的精神,通過運動戰(zhàn)和游擊戰(zhàn),來以弱克強。 ![]() 由于對當?shù)氐匦问质煜?,所以他們充分使用地形?yōu)勢與敵人兜圈子,曾經數(shù)次繞的敵人暈頭轉向,差點還中了招。但是,游擊隊的兵力實在是太少了,敵人可以失誤無數(shù)次,但他們卻一次都不能失誤。 最后他們很快還是被國民黨給纏上了,然后就是慘烈的交鋒。這一戰(zhàn),游擊縱隊幾乎全軍覆沒,軍隊人數(shù)只剩下了百余人...... 在瀕臨絕境的情況下,中共川黔邊區(qū)特委召開緊急會議,會議決定將游擊縱隊分成兩個支隊,兩個部隊各60多人,分開行動。 然而在分開行動的過程中,第2支隊遭到了川南保安隊的伏擊,部隊直接被打散。而第1支隊也遭到了敵人的合圍,他們且戰(zhàn)且退,但由于寡不敵眾,部隊被打到只剩下20多人,政委余澤鴻在絕望之中燒毀文件后,自殺殉職。 遭此劫難,中共川滇黔邊區(qū)特委再次召開會議,會議決定繼續(xù)由劉干臣擔任司令員,將剩余的20余人分成兩個部分。部隊進入到休整階段,等待時機復出。 1935年12月,劉干臣率領部隊和李品山突然遭遇,部隊頑強抵抗,但最終寡不敵眾,戰(zhàn)士們大部分犧牲了,劉干臣也是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自殺殉職。 根據(jù)資料記載,敵人殘暴地割下了他的頭顱,掛在了縣城示眾。期間有人搶奪他的遺體去邀功,還有人還割掉了他的右手,其場面悲壯至極。 在劉干臣陣亡后,劉復初則帶著另外一支游擊隊繼續(xù)戰(zhàn)斗。1936年2月,游擊隊繼續(xù)在川南地區(qū)活動,期間有不少被打散的部隊聚攏起來,再經過當?shù)厝罕姷闹С郑筷犛职l(fā)展到了300多人。 ![]() 此時游擊縱隊似乎又恢復了一些元氣,而且這支部隊每一個人都仍舊牢記自己的使命,隨時準備為主力而獻身。 1936年2月,紅二、六軍團長征來到了川南附近,期間,也遭到了敵人的瘋狂圍堵,紅二、六軍團也學毛主席進行運動戰(zhàn),將敵人拖得疲憊不堪,然后快速的渡過了金沙江。 就在這一時刻,游擊縱隊再一次悍不畏死地站了出來,他們不顧代價的主動向川軍教導師出擊,期間遭遇了敵人的反擊,雙方激戰(zhàn)一個多小時。游擊隊斃敵百余人,俘虜敵人數(shù)十人,還繳獲了100多條槍,表現(xiàn)得極為完美。 而且,因為游擊縱隊表現(xiàn)出彩,薛岳兵團的一個營發(fā)動起義,直接和游擊縱隊合并,組成了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qū)抗日先遣隊,軍隊再度擴張到千余人。 只是新改編的部隊很快遭到了挫折,后來因為國民黨起義部隊與我軍不和,最終雙方分道揚鑣,而離開共產黨支持的國民黨起義部隊很快失敗,軍隊首領壯烈犧牲。 不過,游擊隊很快又得到了川軍教導師的一個連的起義歸順,他們攜帶迫擊炮三門,槍支100多支,加入了游擊縱隊。此舉也大大加強了游擊縱隊的戰(zhàn)斗力,部隊也擴張到了600多人。 ![]() 在此期間,游擊隊曾經大戰(zhàn)神威,一舉殲滅了敵人一個營,繳獲了軍用物資無數(shù)。之后又和滇軍的一個團大戰(zhàn),打垮了敵人,引得敵方震動。 然而,這卻是游擊縱隊最后的輝煌了,1936年秋天,川滇黔三省敵人集中重兵對游擊隊進行了三個月的大規(guī)模圍剿。在這天羅地網般的圍攻下,游擊縱隊寡不敵眾,甚至連逃都沒地逃,于1936年年底全軍覆沒。 根據(jù)后來的資料統(tǒng)計:這支偉大的游擊隊配合了中央紅軍,以及紅二、六軍團長征:在一年多的時間里,轉戰(zhàn)數(shù)個區(qū)域,抗擊了三省10萬敵軍的進攻,先后開辟了20多個縣的游擊區(qū),播下了革命的種子。 他們不怕犧牲,與百姓打成一片,他們將游擊戰(zhàn)爭發(fā)揮到極致,他們到死都沒有想過退后一步。這是一支偉大的部隊,這也是一支勇于犧牲的部隊,他們代表著共產黨人的意志,代表著紅軍的偉大精神。 ![]() 也正因為有這樣的過往,所以當解放軍聽到游擊縱隊的名號時,他們才會肅然起敬。不過話又說回來,當年游擊縱隊不是全軍覆沒了嗎?怎么這些農民還自稱是他們呢? 根據(jù)后來的調查發(fā)現(xiàn),當年雖然大部分戰(zhàn)士犧牲了,但還有少部分的戰(zhàn)士分散隱蔽了起來,他們在各地繼續(xù)游擊斗爭。雖然他們過得很潦倒,但當解放軍到來的時候,他們還是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選擇歸隊。 在之后的戰(zhàn)斗中,這些活下來的老紅軍,積極的為解放軍指引方向,發(fā)動群眾,也是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而他們也無愧于是一名優(yōu)秀的川南游擊隊戰(zhàn)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