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讀書,津津有味地讀上個把小時,樂在其中;合上書,回頭一想,書中到底講了哪些內(nèi)容,恍恍惚惚明白個大意,具體述說作者前面講的某一句話,根本就記不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這到底正常不正常? 我們可以做一個驗證,讀《紅樓夢》第一回,有的人可能早就讀過好幾篇,也無妨。 讀完后,合上書本,我們從頭背,看看能記住多少? 怎么樣,我們一般人第一次讀的話根本記不住多少內(nèi)容。這就是短時記憶對人的限制。 那么,短時記憶有什么特點呢? 第一,儲存時間短。一般來說,從外界進入感官的信息只能在大腦中保持1分鐘之內(nèi)。我們讀了1個小時左右的書,距離前面讀過的內(nèi)容,在時間上遠遠超過1分鐘,所以,我們大都忘記了。 第二,記憶容量有限。據(jù)研究,短時記憶的容量在7±2。也就是說,一般人一下子只能記住5到9個記憶單元。所以,讀1個小時左右的書,記住不了多少內(nèi)容,也是正常的。 總而言之,從信息存儲的時間和存儲容量上看,短時記憶對我們的限制是很大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自卑,我們還有辦法把短時記憶轉(zhuǎn)換成長時記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