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相-心相》之禪悟 2018年5月,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刪除部分 ![]() 宇宙中的理是萬物之理,也是個人心中之理。這些分別之理都體現(xiàn)著一個“天理”。由體驗分別之理而達到體驗“天理”,這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在這一境界中,鳶飛魚躍,萬物自得。 禪悟,謂洞達禪理。語出清朝袁枚的《隨園詩話》卷十六:“《夜吟》云:'有燈相對好吟詩,準擬今宵睡更遲;不道興長油已沒,從今打點未乾時?!鄲燮淠┚?,頗近禪悟,故錄之?!鼻宄o琇在《觚剩續(xù)編·妙霓》中說:“迨乎塵勞欲息,禪悟已深,預示冥期,遂游浄域?!? 禪悟,悟的是天理,悟的是人生。人如素紙,人生如畫,從清新到濃烈,從藍天白云到暴風驟雨,我們揮灑純真,潑墨成觴。青山綠水易繪,濃煙如霧難描。 從象牙塔到熔爐,從唐詩宋詞到金戈鐵馬。從真誠到炎涼世態(tài)?!盁o情與有情,同圓種智?!狈鹫f。風還是那個風,不增不減,無掛礙,長趨直入暢游天地。我還是那個我,不生不滅,放棄自我的執(zhí)著,無分別地注視婆娑。不再追逐風,你飄逝童年。不再嬉戲雨,你跨入成年。不再幻想浪漫,你已經(jīng)老去。我們習慣留戀童年悲憾成年,何不拾取童心描繪夕陽更紅?人生,要明白圣賢的真理。孔子曰“智者樂水”;老子曰“上善若水”。禪語曰“善心如水”。詩人曰“柔情似水”。人當學水。人在世上不順多,當學水之能潛、能涌、能流、能奔、能升、能降、能變、能涵、能養(yǎng)、能動、能靜。適境而生,適境而居,善待一切,不妄求環(huán)境適應自己,而善使自己適應環(huán)境。人生,一半是現(xiàn)實,一半是夢想;愛情,一半是激情,一半是執(zhí)著;幸福,一半是金錢,一半是滿足;工作,一半是命運,一半是能力;成就,一半是努力,一半是天賦;友誼,一半是牽掛,一半是提醒;家庭,一半是依戀,一半是責任。人生,寬容是一種修養(yǎng),是一種品質(zhì),更是一種美德。寬容不是膽小無能,而是一種海納百川的大度,寬容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江海寬容,匯聚溪流而浩瀚無邊;高山寬容,積聚塵土而巍峨連綿;藍天寬容,彩霞燦爛而美麗動人。 小和尚問方丈:什么樣的人是佛?方丈答:“說話不急不慢;吃飯不咸不淡;遇事不怒不怨;待人不分貴賤;得失很少分辨?!毙『蜕胁恍牛骸熬瓦@么簡單?”方丈說:“就這么簡單?!毙『蜕畜@呼“那不都成佛了?”方丈說:“至今我尚未遇見?!?/p> |
|
來自: 夢云39174913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