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忠洋泰山公殿(東岳殿)

 高山仙人掌 2022-12-29 發(fā)布于上海

忠洋泰山公殿(東岳殿)

忠洋泰山公

xko1209c21:00

一、中原文化信仰—泰山公

忠洋肇基于北宋,最早開基為陳公。

南宋韋姓始遷入,后來繁衍人丁興。

唐末陳家為望族,居住光州今豫東。

五代十國亂紛紛,北往南遷最盛行。

一路南下到福州,輾轉(zhuǎn)來到白溪洋。

陳姓二代有陳麗,曾任后周使官長。

遷至漳口歷數(shù)代,北宋中期到忠洋。

從此開荒農(nóng)耕牧,安家繁衍守一方。

開基必有守護(hù)神,古人信仰從不空。

中原文化泰山神,陳家?guī)碜匀恢小?/span>

于是村尾建宮殿,歷代信仰泰山公。

屈指算來越千年,村民敬奉如初衷。


二、重陽節(jié)——泰山公生日

忠洋人信泰山公,遠(yuǎn)勝其他眾神明。

家家當(dāng)做保護(hù)神,抽簽保佑說很靈。

年年盛禮泰山公,沿襲生日重陽節(jié)。

萬人空巷迎抬神,家家戶戶都熱烈。

情景如何,但見:

晨蒸糯米舂糍粑,滿街飄來盡米香。

午煮牛肉炒炊粉,一碗不夠可一缸。

晚餐加菜喝老酒,共賞彎月分餅忙。

迎神游神得三日,大街小巷游一場。

家家祈福在門前,換取泰山公燃香。

鞭炮不停人不斷,熱鬧非凡到異常。


日日傍晚都巡游,街道繞完到劇場。

村戲開演三晝夜,泰山公坐正中央。

盡邀四鄰八方親,天下好友邀共賞。

住家看戲賞菊月,美酒佳肴日日享。

江南民俗重陽節(jié),唯有忠洋最熱烈。

氣氛遠(yuǎn)勝過春節(jié),幾百年來盡承接。

有詞曰:

【仿憶秦娥/重陽習(xí)俗】

重陽節(jié),傳統(tǒng)氣氛好濃烈。

好濃烈,賞菊飲酒,村戲三夜。

糯米糍粑不能缺,家人團(tuán)聚共賞月。

共賞月,月餅圓圓,想吃就切。


親友來過后,常記此時候。

相約每一年,都要來感受。

又有詞曰:

【仿行香子】

秋高氣爽,宜人風(fēng)光,看菊開已近重陽。

呼朋喚友,聚在忠洋,登高山寨,走石階,賞菊黃。

極目遠(yuǎn)望,風(fēng)煙茫茫,天峰九洋似天堂。

我欲乘風(fēng),云游四方,帶一壺酒,一枝花,一行裝。


三、泰山公傳說xko1210c18:06

1、泥馬偷吃長宦麥

津津樂道泰山公,多么靈驗且聽聽。

村民可謂數(shù)家珍,繪聲繪色一宗宗。

殿里原有一泥馬,那是泰山公坐騎。

回憶年少曾見過,通身毛發(fā)盡褐赤。

旁邊還有一馬夫,就在馬頭前站立。

原來馬拴殿門后,如今不見在那里。

聽說七十年代末,修建公路被拆除。

后來沒有再去塑,四十多年馬跡無。


相傳過去這匹馬,肚餓夜里會偷溜。

沿著干道往下跑,青草吃飽又回頭。

幾次跑到長宦村,吃草之后又吃麥。

白天村民一看到,感覺事情很奇怪。

夜里蹲守在麥田,懷疑應(yīng)是來耕牛。

深更半夜見來者,一匹褐馬正悠悠。

進(jìn)入麥田大朵頤,吃過半坵方回頭。

村人背后偷偷跟,想查清楚事來由。


跟到泰山公殿前,忽然不見馬蹤跡。

進(jìn)殿一看無他物,唯有泥馬蹄還濕。

至此大家才知道,原來是它在作怪。

既是神明一坐騎,無法賠償其損害。

后來村人用鐵釘,馬蹄釘死在地上。

泥馬挨了教訓(xùn)后,從此偷麥不敢想。


2、托夢砒霜除肚蟲

過去壽山降龍村,有一婦女得怪病。

吃盡所有中草藥,還是老鬧肚子痛。

不疼時候不要緊,一疼翻滾直要命。

踏遍青山問醫(yī)道,藥方一疊不中用。

只好求神拜菩薩,聽說泰山公很靈。

于是帶好干糧飯,一定要拜這神明。

停停歇歇走幾天,借宿親戚在途中。

爬山越嶺六十里,才見忠洋泰山公。


跪拜念念有詞久,道出所患啥病情。

若是神明能保佑,教給藥方托夢中。

此后還愿定重謝,決不辜負(fù)好神明。

那夜婦女入夢后,神告她是肚長蟲。

里面一共長兩條,教她回家服砒霜。

一次砒霜吃四兩,立馬恢復(fù)到正常。


婦女醒來在思量,砒霜劇毒可藥方?

半信半疑回家去,思前思后很迷茫。

吃了就怕己毒死,不吃病痛治不好。

既然神明這般教,個中道理該不少。

何況神明佑蒼天,天下生命貴如寶。

萬一真靈不吃藥,豈不悔恨直到老?

猶豫再三又再三,最后勉強(qiáng)吃二兩。

卻沒想到這一吃,病好幾年都無恙。


可惜沒有根除盡,后來舊病復(fù)發(fā)中。

二次再來問神明,滿面愁容極虔誠。

神明托夢告訴她,沒有辦法再治蟲。

上次砒霜吃二兩,藥量不夠嫌太輕。

只能毒死一條蟲,還剩一條在搗亂。

所以疼痛會復(fù)發(fā),這次實在太難辦。

現(xiàn)在砒霜不能吃,再吃就會毒死人。

因為這蟲已嘗過,不再上當(dāng)有戒心。


婦女悔恨淚漣漣,怪己不聽神明言。

此后肚子時常痛,無可奈何到終年。


3、保佑順利打虎成

大概上個世紀(jì)初,忠洋叉溪有老虎。

韋氏萬鑯去放牛,大小六頭常常數(shù)。

一日趕到鐘潭頭,集中坳里開闊處。

自己上山去砍柴,砍完一擔(dān)挑家去。

飯后又到山上來,一數(shù)牛卻變七頭。

心想這事好奇怪,莫非一只人家牛?

再看一遍覺怪異,一只顏色有條紋。

這下心里一大驚,這是一只老虎身。

老虎土名"大吃子",大口吃肉有利齒。

那時山高林更密,虎傷牛羊不怪異。

老人趕緊回叉溪,召集眾人拿鳥銃。

先拜銃神陳六公,保佑這虎能打中。


轉(zhuǎn)跪遙拜東岳殿,若成全靠泰山公。

若能打中謝虎皮,千萬保佑會成功。

眾人拿銃連忙走,帶上獵狗膽更雄。

個個信心百倍足,一定泰山公顯靈。


上次遙拜泰山公,打到野豬很輕松。

這次打虎乃除害,神明心知重與輕。

不會出現(xiàn)銃不響,大家放心打大蟲。

大伙趕到鐘潭頭,發(fā)現(xiàn)老虎低頭中。


分頭悄悄包抄去,花紋"牛仔"先認(rèn)清。

選好地點(diǎn)埋伏好,隊伍形成V字形。

以免開槍誤傷人,各自各位職責(zé)明。

第一第二鳥銃手,應(yīng)打前夾求貫通。

此處射入到心臟,一銃斃命才可能。

第三第四鳥銃手,到時補(bǔ)銃看實情。


大家都是老銃手,多年配合心靈通。

每打龐然大物時,講究協(xié)作不搶功。

第一第二失手時,后面開銃作補(bǔ)充。

還要預(yù)防打中后,未及要害會狂沖。


大伙安全第一條,生命放在第一層。

沉著冷靜乃關(guān)鍵,臨危不亂心不驚。


臨陣銃手慢呼吸,等待發(fā)令看手形。

圍住牛群瞄準(zhǔn)虎,早已多時都在盯。

但見老者一揮手,行動時刻已分明。

屏住呼吸扣扳機(jī),齊射老虎要害中。


剎那但聞鳥銃響,硝煙彌漫裊裊升。

虎中數(shù)銃一下倒,不聞太多怒吼聲。

獵狗一群先撲去,毫無畏懼是大蟲。

眾人一起就跟進(jìn),已見老虎倒地中。

四腳不動頭歪斜,一堆血塊正殷紅。

老虎已死眾人歡,綁起抬走號吹鳴。


一路大家很高興,除去大蟲已成功。

今后干活到山上,再無顧慮一重重。

盡說這次虎打成,如此順利靠神明。

要是神靈不保佑,老虎溜走撲個空。


或者老虎還沒跑,打中傷人也可能。

老虎如牛身強(qiáng)壯,力氣巨大動如風(fēng)。

狠勁不比野豬差,半死不活還很兇。

一躍而起就傷人,迎頭咬人曾發(fā)生。

這次大伙齊開銃,一下打死多輕松。

許愿一定得兌現(xiàn),不可食言對神靈。


花紋巨虎幾百斤,四個壯男才抬動。

一路抬到叉溪家,祭祀銃神禮隆重。

堂前擺張八仙桌,老虎抬放在桌上。

燒香獻(xiàn)禮半時辰,角號齊奏鞭炮響。

答謝銃神來保佑,口中謝詞念一通。

禮畢全虎又抬走,祭拜忠洋泰山公。


但見壯漢用力抬,一個小時到忠洋。

個個全身汗淋淋,心里高興氣昂揚(yáng)。

忠洋聞訊啥情形?萬人空巷擠路旁。

聽說打到一大虎,虎啥形狀誰端詳?

今天殿里搞祭祀,先睹為快此風(fēng)光。

老虎抬到漈瀾門,兩旁村民喝彩忙。

看那家伙牛犢粗,豎向斑紋條條長。

此物真的太龐大,山上見人必死傷。

還好泰山公顯靈,今天被除在山岡。

鑼鼓缽镲齊奏響,鞭炮沖天煙茫茫。

抬到東岳殿里去,放在長長案桌上。

隆重儀式就開始,道士著裝就上場。

泰山公前燒起香,答謝文疏相當(dāng)長。

祭祀整整半時辰,禮畢還得繼續(xù)忙。

老虎抬到場外去,剝下虎皮整一張。

按諾獻(xiàn)給泰山公,虎肉依規(guī)分塊裝。

銃手分腿分精肉,老者分頭喜洋洋。

獵隊人人分一塊,不忘獵狗拼力幫。

大卸八塊就一陣,輕車熟路何須慌。

剩下已經(jīng)沒多少,眼前大伙分點(diǎn)嘗。


虎皮放在何處好,七嘴八舌費(fèi)思量。

披在神像形不佳,拜者一見會恐慌。

釘在墻壁也不好,看了心里會怯場。

掛在殿前亦不妥,道士指點(diǎn)策為上。

虎皮帶血晾稍干,殿上忌諱見血光。

待到血盡不流淌,敬獻(xiàn)神靈上殿堂。

披在泰山公座椅,威風(fēng)凜凜頓添生。

到了五六十年代,虎皮依舊在殿中。

可惜后來人心變,神明神物也敢偷。

一夜神像與虎皮,被人偷走恨悠悠。

人心不古世風(fēng)下,褻瀆神靈事天大。

惡有惡報時未到,一遭報應(yīng)方悔怕。



4、神搬天兵消匪患 

      又擋疫情保平安

忠洋水流西,自古屬寶地。

村民勤耕作,人丁興旺起。

辦起大學(xué)堂,教育更重視。

對外人開明,處事講道理。

往來客商多,興起做生意。

經(jīng)商得謀利,不損人利己。

誠信為第一,童叟皆無欺。

無數(shù)生意人,都在村聚集。

方圓百里內(nèi),丁廣財雄村。

清末韋順概,當(dāng)時大名紳。

腰纏超萬貫,做事很低調(diào)。

生意到福州,從來開銀票。

遠(yuǎn)近太出名,無人不知嘵。

那時在臨鄉(xiāng),匪患有不少。

聽有大財主,便生劫財意。

一日到黛溪,謀劃圍攻計。

夜深上忠洋,好好撈銀兩。

走到紫橋頭,抬頭望山上。

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

只見村邊山,火把漫山照。

處處皆通明,人聲挺熱鬧。

旌旗揮舞中,備戰(zhàn)早做好。


流匪自不敵,原路返回走。

一路在嘀咕,消息咋泄露?

后來遇匪賊,類似難得手。

經(jīng)歷這一事,人敬神威久。

其實在當(dāng)夜,村民盡入睡。

根本不知道,半夜來流匪。

更別提什么,應(yīng)戰(zhàn)早準(zhǔn)備。

后來才聽說,漫山人鼎沸。

盡說泰山公,知道來匪情。

夜深來不及,急忙調(diào)天兵。

布置高山寨,直至漈瀾門。

把守好關(guān)口,嚇退眾賊人。


有了泰山公,保佑村無盜。

極少有匪賊,入村來襲擾。

哪怕來匪盜,也能發(fā)現(xiàn)早。

不讓匪燒掠,平安解決好。


而且很靈驗,不讓病災(zāi)到。

歷次生瘟疫,忠洋能安保。

也在解放前,一個時期中。

縣內(nèi)鼠疫多,遍地在橫行。

遠(yuǎn)近各村莊,多不能幸免。

黛溪官嶺村,多少人病染。

身亡者上百,唯獨(dú)忠洋村。

毫發(fā)都不損,未失一丁人。


千年忠義鄉(xiāng),繁衍人丁旺。

一代又一代,舊貌換新樣。

到了康雍時,入冊三百戶。

全縣第二村,人多財殷富。


5、火籠蓋飛救殿火

村里有老者,家中很清貧。

看管東岳殿,大家都放心。

老人非常勤,早早就開門。

衛(wèi)生掃一遍,干凈迎接人。

還愿還全豬,多是在清晨。

日暮才離殿,上鎖后離身。

白天待殿里,手腳也不閑。

時時幫幫手,習(xí)慣成自然。

順便賣些香,收些香火錢。

貼補(bǔ)家里用,一做好多年。

話說有一日,正逢三九天。

天黑回家后,上床手腳寒。

感覺實在冷,便去拿火籠。

那時在農(nóng)村,寒冬瑟瑟風(fēng)。

取暖無他物,唯靠火籠烘。

大家有習(xí)慣,防火意識濃。


晚上睡覺前,火籠放集中。

置在靠椅上,多在樓尾廳。

如帶床上烘,一暖就入睡。

籠翻釀火災(zāi),那樣多后悔。


卻說這老者,起身就下樓。

提起火籠來,一看蓋子丟。

這可如何好,必須找回來。

心想一整天,都在殿里待。

沒有去別處,要丟不應(yīng)該。

有丟丟殿里,十九不用猜。

于是穿上衣,馬上就去找。

剛出家門前,心里覺不妙。

發(fā)現(xiàn)在殿里,隱約有火光。

加快跑下去,開門一看慌。

果然在里頭,香紙已著火。

火勢比較大,再晚生災(zāi)禍。

拿起掃把來,把火給撲滅。

好在太及時,火災(zāi)給杜絕。

等他忙一陣,滅火后找蓋。

就是找不到,當(dāng)時也無奈。

回家去一看,火籠上有蓋。

好好蓋籠上,沒丟依舊在。

這事一傳十,十便百傳開。

盡說泰山公,靈驗傳救災(zāi)。

從此鄉(xiāng)村人,倍加敬奉神。

初一與十五,香火更氤氳。


6、民兵訓(xùn)練槍不響

上個世紀(jì)里,七十年代中。

戰(zhàn)爭似乎近,全民都是兵。

民兵搞訓(xùn)練,年年不放松。

一村編一連,忠洋編一營。

人人有一槍,人人自保管。

可以帶回家,配發(fā)有實彈。

只要鑼敲響,背槍就集中。

不得有延誤,都到大廳坪。

其中有一次,圍堵天湖山。

臺灣來特務(wù),這事大如天。

有人在山頭,看見降落傘。

應(yīng)該有特務(wù),圍剿馬上辦。

各村都參加,上山幾千人。

最后圍剿空,回來午時辰。

繼續(xù)去訓(xùn)練,中途下起雨。

大家就近躲,紛紛入殿去。

民兵在殿里,趁著有興趣。

繼續(xù)在玩槍,旁邊人齊聚。

那挺機(jī)關(guān)槍,擦得閃亮亮。

有人提議說,朝著墻方向。

實彈射幾槍,威力怎么樣。

可是真的射,扣機(jī)槍不響。


待到雨停后,一出殿門前。

不用扣扳機(jī),子彈全打完。

突突連突突,震耳是槍聲。

自動槍就響,打光馬上停。

眾人覺奇怪,盡說是神靈。

不讓殿內(nèi)打,殿外才可行。

后來再不敢,殿內(nèi)去玩槍。

就怕又重演,擔(dān)心把人傷。

你說泰山公,靈驗不靈驗?

心誠則必靈,眼前就體現(xiàn)。



四、泰山公與四大元帥

——xko1211c

1、泰山公身世xko1211c

忠洋水尾處,有座赭紅殿。

上書“東岳殿”,金字猶閃閃。

供奉泰山公,都說很靈驗。

起初很簡單,壘石依山建。

類似拓主殿,規(guī)模一二間。

擴(kuò)建于元朝,已經(jīng)七百年。

傳說泰山公,泰山之化身。

泰山五岳首,必有泰山神。


古代道教里,東岳大帝也。

泰山神身世,最早無異議。

可是后來人,各自作闡釋。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一代又一代,累積多歧義。

眾說紛紛來,莫衷于一是。


有說金虹氏,有說是盤古。

有說是太昊,有說黃飛虎。

不管哪一說,歸結(jié)其化身。

天地之使者,天下保護(hù)神。


更多人相信,盤古頭化成。

早在秦漢時,民間就流行。

盤古開天地,之后人便死。

身體分為五,五岳便立起。

頭化為東岳,腹化為中岳,

左臂為南岳,右臂為北岳,

足化為西岳,《述異記》載有。

泰山五岳首,由來歷史久。


泰山居?xùn)|方,太陽升起地。

萬物始發(fā)祥,也是由此起。

盡說泰山神,掌握人魄魂。

能夠通天地,定奪生死門。

可主貴與賤,能定官與民。

帝王受于天,主宰者此神。

縱觀古代帝,尊崇漸加大。

不斷封王號,保佑其天下。

唐封天齊王,宋晉仁圣帝。

元代再加封,唐宋號疊起。

自從明代始,封號求簡純。

此后就恢復(fù),東岳泰山神。

足見泰山神,受敬于國人。

如果信天命,必信泰山神。


2、四大元帥

道教四大元帥,就是護(hù)法神將。

四大天門守官,這個說法一樣。


四大元帥供到廟,版本可就有不少。

“溫康馬趙”最流行,這里簡單作介紹。


溫帥名瓊字子玉,后漢東甌郡里人。

北方真武大帝將,東岳第一太保身。

坐像臉色似藍(lán)靛,紅發(fā)如朱乃標(biāo)志。

身穿長袍多紫紅,右握長劍高擎起。


康元帥名叫廣席,父為康衢母金氏。

東岳太保之其一,憫生不忍踩蟲蟻。

造型濃眉虬髯長,各地塑形稍差異。

通常左執(zhí)金斧頭,右執(zhí)一把瓜錘子。


馬元帥名叫靈耀,“華光元帥”是封號。

民間多稱馬王爺,三只眼睛能透照。

造型眉間一豎眼,一射能照萬里光。

通常一手執(zhí)火箭,一手拿著是金槍。


趙元帥即武財神,《搜神記》稱趙公明。

祛病禳災(zāi)主公道,買賣獲利財聚成。

神像臉如黑鐵漆,頭戴鐵冠須四張。

竹節(jié)鋼鞭手內(nèi)擎,一手元寶托掌上。


3、泰山公與四大元帥

原先殿里一尊像,很重實木雕刻成。

當(dāng)時沒有四大將,這尊就是泰山公。

文革期間破"四舊",村人都怕像被毀。

一位老者藏家中,此后說像都隱諱。

直到改革開放后,宗教政策放寬時。

神像搬回到殿里,八十年代中后期。

九十年代曾一段,偷盜文物卻成風(fēng)。

殿里神像被偷走,就連墓葬被掘空。


被盜一次又重塑,再盜又得再重塑。

前后被盜共三次,重塑三次都被盜。

重修殿宇已十年,最后新塑無參照。

一切只是憑印象,塑成今天這模樣。

不見泰山公主像,只有四大守護(hù)將。


村里人說這四位,都是忠洋“泰山公”。

以訛傳訛誤傳久,至今尚未糾正中。

何況四大元帥像,沒有參照舊造型。

四張臉上無區(qū)別,扮相就如戲武生。

基本兵器不般配,別提顏色和神情。

其中一位豎大刀,三位皆是手空空。


既然四位皆元帥,他們身份應(yīng)一樣。

大小尺寸也相當(dāng),主壇不該其端上。

可是現(xiàn)狀非如此,前一后三這般放。

最早主壇溫元帥,三個并排后龕上。

好像前面是主神,后面三個是跟班。

又說溫帥性太烈,怎么烈法茫茫然。

于是又換康元帥,端坐正廳上主壇。

便把溫帥移后邊,馬趙并列后排三。


現(xiàn)在主壇康元帥,不倫不類不知誰。

左手不見持金斧,右手不見拿瓜錘。

卻在身旁豎大刀,一看明顯是關(guān)公。

供神本該供到位,不可臆想無據(jù)中。

但愿不久能糾正,塑好主神泰山公。

四大元帥為護(hù)將,也要重塑按造型。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